search

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還是陽曆+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算還是陽曆計算

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算還是陽曆計算

  導語: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因為該節氣是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小編有些朋友好奇,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還是陽曆?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算還是陽曆計算?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十四節氣是按陰曆還是陽曆

  是按陽曆。“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對地球產生的影響,所以屬陽曆範疇。世界範圍內凡是使用二十四節氣的都按陽曆計算。

  它是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二十四節氣既是歷代官府頒佈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

  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9年7月,由中國氣象局華風氣象傳媒集團與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聯合主辦的“中國天氣·二十四節氣研究院”正式成立。

  節氣的來源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執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

  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戰國後期成書的《呂氏春秋》“十二月紀”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個節氣名稱。這八個節氣,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李的節氣。這八個節氣標示出季節的轉換,清楚地劃分出一年的四季。後來到了《淮南子》一書的時候,就有了和現代完全一樣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

  二十四個節氣介紹

  全年即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月的頭一個節氣稱為“節氣”,它們是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稱為“中氣”,它們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全年即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其中,每月的頭一個節氣稱為“節氣”,它們是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稱為“中氣”,它們是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了。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了。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霜降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寓意

  霜降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霜降的寓意

  霜降節氣釋義: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反映氣溫變化的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意味著即將進入冬天。

  霜降節氣的含義是天氣漸冷、會有初霜出現的意思,但是這並不表示霜降的到來就是降霜,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每年的公曆10月23日或24日,太陽執行到黃經210度時為霜降節氣,隨著霜降的到來,北方第地區已經呈現出深秋的景象,天氣也一天比一天的冷。

  隨著霜降的到來,氣溫會降到零攝氏度或者以下,不耐寒的作物已經收穫或者即將停止生長,草木開始落黃,秋收冬種也已經完成了,辛勤一年的人們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這個時節透過食物,來補身體會有很好的效果。

  霜降是什麼意思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

  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霜降時節,養生保健尤為重要,民間有諺語“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足見這個節氣對人們的影響。

  霜是水氣凝成的,水氣怎樣凝成霜呢?南宋詩人呂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寫道:“驛內侵斜月,溪橋度晚霜。”陸游在《霜月》中寫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說明寒霜出現於秋天晴朗的月夜。秋晚沒有云彩,地面上如同揭了被,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以下,靠地面不多的水汽就會凝結在溪邊、橋間、樹葉和泥土上,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說“濃霜猛太陽”就是這個道理。有《霜降》詩云:“時逢秋暮露成霜,幾份凝結幾份陽。荷敗千池蕭瑟岸,棉白萬頃採收忙。”

  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人對於霜降吃柿子的說法是: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有些地方對於這個習俗的解釋是:霜降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個冬天嘴唇都會裂開。住在農村的人們到了這個時候,則會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樹,摘幾個光鮮香甜的柿子吃。

  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關於霜降說: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霜降”表示天氣逐漸變冷,露水凝結成霜。我國古代將霜降分為三候:一候豺乃祭獸;二候草木黃落;三候蜇蟲鹹俯。豺狼開始捕獲獵物,祭獸,以獸而祭天報本也,方鋪而祭秋金之義;大地上的樹葉枯黃掉落;蜇蟲也全在洞中不動不食,垂下頭來進入冬眠狀態中。

秋分節氣的相關知識 關於二十四節氣秋分的相關資料

  秋分節氣的相關知識 關於二十四節氣秋分的相關資料

  秋分是哪一天

  秋分是農曆第十六個節氣,時間大概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一般才開始入秋。

  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秋分之後,北極附近極夜範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範圍漸大。

  秋分的分是什麼意思:平分

  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季降溫快的特點使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據考證,我國很早就以“秋分”作為耕種的標誌了。漢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寫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後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穫的大好時節。農民朋友們要及時搶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凍和連陰雨的危害;還要適時早播冬作物,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秋分的特殊現象

  1、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因為,太陽直射點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當你來到赤道線時,就會發現任何物體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2、南北極過著共同的白晝

  秋分這天,太陽直射赤道,南北極同時都可以看見太陽,分享著同一個白晝。

  3、高度和影子一樣長

  在北緯45度線上,用不著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築物的高度,因為他們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

  因為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樣長,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長度,也就知道了建築物的高度了。

  秋分吃什麼傳統食物

  秋菜

  “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雞蛋

  “秋分到,蛋兒俏”。每年的秋分節氣,民間也有“豎蛋”的習俗,很多地方都要在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遊戲或比賽。“豎蛋”後當然少不了吃蛋,雞蛋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少量歐米伽3脂肪酸,大量卵磷脂、葉黃素等保健成分。秋分吃蛋,益處多多。

  湯圓

  秋分這一天,有些地方民間有吃湯圓的習俗,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製成,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有助於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昇陽健脾。農民朋友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芋餅

  老北京還有秋分吃芋餅的習慣,因為芋頭這種高熱量食品溫軟易消化,適宜秋天食用。芋艿的營養價值很高,塊莖中的澱粉含量達70%,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芋艿還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蔔素、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皂角甙等多營養成分。

  關於秋分諺語童謠

  1、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2、秋分棉花白茫茫。

  3、稻黃一月,麥黃一夜。

  4、秋分收花生,晚了落果葉落空。

  5、僵固瓣,眼睫毛,全部摘淨效益高。

  6、一要質,二要量,田間選種不上當。

  7、麻黃種麥,麥黃種麻。

  8、該收不收,必定得丟。

  9、一年辛勤盼個秋,棉花拾淨才說收。

  10、梨行卸了梨,柿子紅了皮。


大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節氣大寒是什麼意思

  大寒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大寒是什麼意思   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雖然在冬至節氣是北半球太陽高度最低的時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卻是在冬至節氣以後的小寒、大寒節氣,尤其是大寒節氣。   我國南方一些地方的風俗,特別是在農村,每到大寒至立春這段時間,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節慶,如尾牙祭、祭灶和歲除 ...

冬至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節氣冬至的含義意思解釋

  冬至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含義意思解釋   至,俗稱“冬節”,在古代是很隆重的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冬至也最受重視。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了。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 ...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節氣小滿的含義和由來

  小滿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二十四節氣小滿的含義和由來   古籍解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小滿時,麥穗飽滿,尚未成熟,萬物生長稍得盈滿,尚未全滿。   農諺解釋   小滿節氣期間江南地區往往也是江河湖滿,如果不滿,必是遇上乾旱少雨年。這方面的諺語很多,如安徽、江西、湖 ...

關於驚蟄的句古詩有哪些 描寫節氣驚蟄的古詩

  關於驚蟄的四句古詩有哪些 描寫二十四節氣驚蟄的古詩   1、《聞蛙》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2、《初年樂城館中臥疾懷歸作》   異縣天隅僻,孤帆海畔過。   往來鄉信斷,留滯客情多。   臘月聞雷震,東風感歲和。   蟄蟲驚戶穴,巢鵲眄庭柯。   徒對芳尊酒,其如 ...

清明是節氣之一嗎 清明到底是節日還是節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嗎 清明到底是節日還是節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每年清明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對應時間為陽曆4月04日——6日。   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日。   作為節氣,清明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 ...

清明節氣的來歷和風俗 節氣清明有什麼寓意

  清明節氣的來歷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

形容冬至節氣的詩句有哪些 節氣冬至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冬至節氣的詩句 二十四節氣冬至的詩句   1.銅儀   (唐)韋莊   銅儀一夜變葭灰,暖律還吹嶺上梅。   已喜漢宮今再睹,更驚堯歷又重開。   窗中遠岫青如黛,門外長江綠似苔。   誰念閉關張仲蔚,滿庭春雨長蒿萊。   2.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唐)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