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五臺山五郎廟的位置

五臺山五郎廟的位置

  五臺山五郎廟,位於山西省臺懷中心區以北,距臺懷寺廟群500米,距大白塔約兩公里。

  該寺曾為喇嘛廟,現在是一座比丘尼寺院,始建於清光緒年間,是章嘉活佛五寺之一。寺內有殿堂僧房80餘間,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殿,殿內原供奉宗喀巴大師和長壽佛。大雄寶殿右側的南配殿內,供有一尊很特殊的聖像,即楊五郎塑像。塑像身披鎧甲,氣宇軒昂。

五臺山五爺廟供奉的是誰

  1、五爺廟裡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

  2、五爺廟也叫萬佛閣。它面積不大,佔地只有兩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四座,它們是五爺廟、萬佛閣也叫萬佛殿、文殊殿和古戲臺。就因為有了五爺廟,這裡成了五臺山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廟之一。後來,當地的老百姓也習慣把萬佛閣叫做五爺廟了。

  3、五爺廟的後面是文殊殿,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的道場,幾乎每座廟宇裡都有專門供奉文殊菩薩的文殊殿,但在這裡文殊殿卻沒有五爺廟的香火旺盛。這也看得出當地人更喜歡本土化俗神的崇拜,可是文殊菩薩在當地人目心中的正統地位,也不會有絲毫的減弱。

  4、在五爺廟中坐東向西兩簷三頂的建築是萬佛閣,也叫萬佛殿。它分上下兩層,在五臺山眾多的建築中別具風格。

五臺山五爺廟怎麼拜跪

  五爺廟在五臺山名氣最大,香火最旺。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久之形成了祈雨、唱戲、趕集等一系列活動。據說五爺廟許願很靈,因而這裡是五臺山香火最旺的地方。

  需要自行準備許願所用的香。許願每人最多可許三個願望,多了就不靈了,可以為家人、為事業、財運官運等許個大願。先燒香後拜佛後才可跪在殿前許願,許願時是不可發出聲音的願望未實現之前是不可以透漏給任何人的,只有自己心裡清楚,說了就不靈了,在心裡默默祈禱前要把姓名地址報給五爺,如弟子來自哪哪哪(地名)的誰誰誰(姓名)前來拜敬五爺,願五爺保佑弟子達成願望。

  五爺廟,又稱五龍王殿,創建於清代。五爺廟裡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這裡是整個五臺山香火比較旺盛的寺廟之一,每逢初一、十五朝拜的善男信女便絡繹不絕。到五臺山五爺廟求平安、事業、學業是眾多學子們的不錯的選擇。


五臺山許願禁忌

  燒香。人與佛的溝通方式是透過香火,只有點燃香火後佛才能聽到人的祈福,所以在拜佛之前先燒香,香火越旺則靈氣越大,在燒香的時候要把香舉過頭頂朝四方各拜三次然後再把香放入香爐,然後跪在佛前默默的許願,把姓名和地址,有什麼願望在心裡默唸彙報給五爺。   願望數量。這裡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最多可以彙報三個願望,如 ...

五臺山供奉的是誰

  1、五爺廟裡殿內供奉的五爺是廣濟龍王文殊菩薩的尊稱,也是五臺山五頂文殊菩薩的化身。   2、五爺廟也叫萬佛閣。它面積不大,佔地只有兩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四座,它們是五爺廟、萬佛閣也叫萬佛殿、文殊殿和古戲臺。就因為有了五爺廟,這裡成了五臺山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廟之一。後來,當地的老百姓也習慣把萬佛閣叫做五爺廟 ...

五臺山在哪裡

  五爺廟位於山西省五臺縣臺懷鎮中心,距離南門25公里,距離西門20公里,距離北門10公里,距離北臺頂30公里,距離東臺頂25公里。距離中臺頂30公里。   五爺廟在五臺山臺懷鎮的萬佛閣院內,萬佛閣創建於明朝萬曆44年,即公元1616年,清朝重修,現有的殿宇建築主要為清代的遺留。建築的面積大約2000平方米, ...

五臺山許願禁忌 簡介

  在我國除了一些傳統的文化,還有一些習俗文化,宗教的文化,比如一些有信仰文化的人,他們在特定的時間裡有祭祀的活動,那麼五臺山五爺廟許願禁忌是什麼呢?五爺廟簡介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宗教文化一起來看看吧!   五臺山五爺廟許願禁忌   首先,許願每人最多可許三個願望,多了就不靈了,可以為家人、為事業、財 ...

五臺山為什麼又叫

  1、五臺山不叫五爺廟。   2、五爺廟原名萬佛閣,位於五臺山。   3、五臺山有座五郎廟,裡面供奉有楊家將五郎楊延德。五爺廟原名萬佛閣,裡面的龍王殿供奉五爺(龍王的第五子)。民間傳說,五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有求必應。   4、狻猊是傳說中龍生九子之一,為文殊菩薩坐騎。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   5、五郎 ...

求問楊怎樣在五臺山出家的

  北宋名將楊業父子在金沙灘與遼兵作戰中,由於潘仁美有意陷害,楊家大敗,七郎八虎死了四個,被俘兩個,楊五郎突圍到一片樹林裡,前去無路,後有追兵,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想起好友睿見送給他的那個包裹,急忙開啟後發現原來是一頂和尚帽和一件黑色的袈裟,他當機立斷,頭戴和尚帽,身穿黑袈裟,從樹林裡面大搖大擺的走出來,遼兵見 ...

幾歲到五臺山出家

  楊延德,名楊春,字延德,金刀老令公楊業的第五子,故稱“楊五郎”。北宋殿前大將,為楊家軍副帥,年約二十二,武功在七子之上,卻不喜歡戰爭,天生慈悲心腸,一心向佛,浸淫於學武中,大有宗師風範。金沙灘一戰中只剩下自己單獨應戰,最後寡不敵眾,削髮假裝僧人逃過追兵,但其後往五臺山為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