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五花八門中國成人禮

五花八門中國成人禮

  漢族的成年禮在很大程度上止於追求道貌岸然的效果,讓人一望便知某人已經是個“君子”。隨著時代的更迭和社會風氣的澆薄,成人禮日益變得無足輕重,名不副實。到了清代,滿族統治者也許是對這種虛文假醋實在看不過去,乾脆一紙令下,終結了漢族綿延了幾千年的成人禮,以致後來人只能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成年。現在,中國的成人儀式主要集中在一些少數民族。

  冠禮和笄禮

  古代的成年禮本意是為了禁止與未成年的異性通婚。冠禮是成年禮的一種高階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說是對成年人婚姻資格的一種道德審查。

  冠禮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禮儀。《禮記》雲:“夫禮,始於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對於冠禮非行不可,《禮記》的解釋是:“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故冠而後服備,服備而後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這麼說,不懂禮義的就不是人了,不行冠禮,則一生難以“成人”。

  冠禮從氏族社會盛行的成丁禮演變而來,一直延續至明代。具體的儀式是由受禮者在宗廟中將頭髮盤起來,戴上禮帽。由於要穿戴的服飾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頭、衣衫、革帶、鞋靴等,於是分為3道重要程式,分3次將不同材料製成、代表不同含義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後,還要由父親或其他長輩、賓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個“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備日後擇偶成婚的資格。

  與男子的冠禮相對,女子的成年禮叫笄禮,也叫加笄,在15歲時舉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長替她把頭髮盤結起來,加上一根簪子;改變髮式表示從此結束少女時代,可以嫁人了。

  漆齒和文身

  漆齒是傣族、布朗族等成人禮的組成部分。漆齒,實為染齒,不染者不能公開參加社交活動。染齒前,需先吃些酸性水果,或用酸汁塗抹一遍牙齒,再點一束松明,讓松脂滴在瓦塊或木片上,再將黑煙燻齒,連染數日,直至將雪白的牙齒染成墨黑之色。與此不同,布農族的孩子長到十五、六歲時,要拔掉兩顆門牙。

  文身和繡腳是傣族、布朗族男子的成人禮,指在身上、腿上刺紋。民間有諺語說:“蛙腿尚有花紋,男人之腿怎可沒有花紋。”男性以文身為榮,身上不刺紋者,人格低下,不如水中青蛙,會被姑娘們視為懦夫,很難得到女性愛慕,只能孤獨終生。文身一般在十四五歲時舉行。刺紋時,受刺者需服用一些帶有麻醉性質的藥物,文身師用墨在肌膚上繪出圖案輪廓,以針蘸上顏料扎入皮膚,讓顏料殘留於皮膚內,形成永不消退的紋痕。

西安舉行“上巳節”慶典 千名女子共行成人禮

   24日適逢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唐詩“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中描繪的上巳節風情在西安重現。作為此次慶典的壓軸大戲,一場別開生面的“全球女子成人禮大典”,令海內外千名年輕女子“零距離”體驗中國傳統文化。

  上巳節在中國古代又被稱為“女兒節”, 唐代時,上巳節已成為全年三大節日之一。古人講究在上巳節這天春遊踏青,臨水宴飲,佩蘭祓禊,祈福吉祥。此外,每年的上巳節都會舉行女子成人禮,這一習俗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與地區至今仍有延續。

  當日15時許,在舉行成人禮大典的大唐芙蓉園,伴隨著東倉鼓樂之聲,千名年輕女子身著華麗漢服,翩翩入場,依照古時習俗經過盥洗、束髮、三拜之禮等儀式之後,獲得成人的權利與義務,並由此開啟人生的新旅程。

  就讀於西安外國語大學的哈薩克姑娘馬吉娜告訴記者,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一年半以前她獨自來到西安學習,此次能夠參加女子成人禮大典,更讓她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深刻直觀的認識。

  民俗專家韓養民表示,在古人看來,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自然規律,不僅是自然的變化,而且是人類應遵的時令。上巳節就像是中國最古老的情人節,在春天萬物復甦之時,青年男女集體外出郊遊,並進行相親、交友等活動。

  據瞭解,上巳節慶典活動旨在使民眾透過觀賞、體驗、遊戲,對傳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抖空竹、投壺、舉金鎖、古代仕女書畫展、水陸歌舞大巡遊等活動也在節慶期間陸續上演。

度戒,瑤寨中的成人禮

  

  受戒者在師父的陪同下,一起登上五臺。師父指導弟子做好跳五臺前的準備動作。

  受戒者要經過跳五臺的考驗,由師父帶領先繞五臺三圈。

  跳完五臺,由師父賜發名,表示弟子已重新做人。

  夜晚,在受戒者家裡,師父為受戒者跳起“扁鼓舞”。

  瑤族在雲南分佈甚廣,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狀態。各地瑤族因居住地區或服飾的不同,又有“藍靛瑤”、“紅頭瑤”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在雲南師宗縣高良鄉居住的這部分瑤族稱為藍靛瑤,此名稱據說是因穿藍靛染布而得名。在瑤族傳統習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

  關於度戒,一般普通的說法是成人禮。在瑤族地區,凡年齡滿十三四歲的男孩,都要經過一次受戒儀式,舉行過儀式的男孩表示已經成人了。度戒有許多宗教儀式(具有原始宗教色彩的道教儀式)。度戒時,師父傳給弟子許多戒律,實際上也就是道教的戒律。

  這天,我們剛好在縣裡採訪,聽說高良鄉瑤族村寨要舉行度戒活動,於是就直奔瑤寨而去。一進寨子,馬上感覺氣氛不同。瑤族婦女們頭戴別緻的大銀盤,身著盛裝,真像過節一樣。經瞭解後,得知寨子裡共有十幾個男孩要參加這次度戒。寨子裡的一位老人告訴我們,一般情況下,只是兩三人,這樣多的男孩一同舉行度戒儀式是很難碰到的。看來,我們的運氣還真不錯。我們來到度戒地點,見到將要度戒的十幾個男孩集中在一起,用棉被蒙著頭,不能見陽光,要等儀式完後,才能見陽光。

  受戒儀式前前後後要舉行好幾天,一般依照受戒者家的經濟條件來定。時間短的叫“小辦”,時間長的稱“大辦”。但其中有一條,不論時間長短,度戒中的規矩是不能違背的。這次十幾位受戒者合起來辦的度戒,聽說是七天七夜的“大辦”。在這幾天中,受戒者必須嚴禁會客、社交、唱歌等,只能低頭修身養性,吃清淡無油的飯和水。度戒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聘請師父,有“度師”和“度道”之分,師傅自然有“師公”和“道公” 之分。師宗縣藍靛瑤中的度師為武戒,師公要負責“五臺” 受戒儀式。度道為文戒,道公身穿紅色法衣,負責唸經求神等儀式。受戒祭師一般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他們是寨中一切主要事務的決策者,也是寨中最有學問的人。在受戒儀式中,他們要對弟子進行族史、族規、社會道德等多方面的教育。

  寨子裡響起了鞭炮聲,整個寨子都熱鬧起來。師父們帶著助手前往弟子家主持儀式。即將受戒的十多個男孩分坐兩排,前排的用被子蒙著頭,後排的帶著草帽,不讓人看見他們的臉。在歌手的歌聲和樂聲中,開始了一項項受戒儀式。從天明到黑夜都在不停地進行著。

  “跳五臺”可算是儀式中較為引人注目的。在村邊的一塊場地中央搭好一座約兩米高的木臺,叫做“五臺”。受戒的弟子們同樣帶著草帽,身穿紅袍,由師父帶領走向五臺。在鑼鼓聲中,繞五臺三圈,繞畢盤腿坐好。師傅叫到誰,誰就起來,在師父的指引下,沿木梯爬上高臺。蹲在五臺上的受戒者,雙手十指交錯,小心翼翼地向後移動到桌邊,然後翻落於藤網之中,由網中的棉被將受戒者包住。師父掀開棉被,見受戒者十指仍然穩扣,坐像端端正正,表示度戒成功。十幾位弟子輪番上臺,每位都順利透過。受戒弟子的父母和鄉親們都為他們的成功而歡喜。


度戒:瑤寨的成人

  “跳五臺”前需繞臺三圈各地瑤族因居住地區或服飾的不同,有“藍靛瑤”“紅頭瑤”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在雲南師宗縣高良鄉居住的瑤族稱為藍靛瑤,此名稱據說是因穿藍靛染布而得名。在瑤族傳統習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度戒,其實就是成人禮。在瑤族地區,凡年滿十三四歲的男孩,都要經過度戒儀式,舉行過儀式的男 ...

彝族少女神秘成人 換上長裙自由找情人

  在大小涼山地區, 彝族少女成年時要舉行一種神秘的“換裙”儀式,彝語叫“沙拉洛”,意為脫去童年的裙子,換上成年的裙子。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趕場、看賽馬、耍朋友、談戀愛了…   舉行“換裙”儀式後少女可自由戀愛   彝族少女在“沙拉洛”之前,穿的是紅白兩色的童裙,梳的是獨辮,耳朵掛的 ...

紋身 消失中的黎族女孩成人

  紋身,黎語叫“打登”,亦叫“模歐”。海南漢語叫“繡面”或“書面”。西文則叫“打都”,是黎家人的一種傳統習俗。   黎族人民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偉績,並告誡後人:女子繡面、紋身是祖先定下的規矩,女人如不繡面、紋身,死後祖先不相認。繡面、紋身多於十二歲左右起紋,黎族人稱為“開面”。   儘管在很多人看來,皮膚 ...

成人”應教給青年“三份愛”

  《新京報》報道,232名清華附中朝陽學校高三學生,6月16日在國旗下鄭重許下他們的成年宣言。據報道,北京市今後將研究建立長效機制,每年舉辦一次全市性的成人儀式活動,把高中生成人儀式納入學校德育工作。   對於青年人來說,“成年”是人生的一道重要的門檻,跨過這個門檻,就意味著不再是個孩子,需要掂量一下作為“ ...

瑤寨的成人

     “跳五臺”前需繞臺三圈   歐燕生   各地瑤族因居住地區或服飾的不同,有“藍靛瑤”“紅頭瑤”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在雲南師宗縣高良鄉居住的瑤族稱為藍靛瑤,此名稱據說是因穿藍靛染布而得名。   在瑤族傳統習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度戒,其實就是成人禮。在瑤族地區,凡年滿十三四歲的男孩,都 ...

基諾族的成人

  基諾族很重視成人禮,女孩子到了十五歲那天,她的圍裙就換成夾層的,髮式也要改變成一條獨辮,這樣才可以背筒帕(掛包)。男孩子滿十六歲的那天,必須把帽子換成包頭,父母還送他一個繡著彩色圖案的筒帕。從此,他們才正式成為村社成員,享有戀愛的權利。   舉行過成年禮的青年,必須參加一種社會性的青年組織,組織裡有一定的 ...

瑤寨成人:度戒

  成人禮   夜晚,在受戒者家裡,師父為受戒者跳起“扁鼓舞”。   瑤族在雲南分佈甚廣,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狀態。各地瑤族因居住地區或服飾的不同,又有“藍靛瑤”、“紅頭瑤”等很多種不同的稱呼。在雲南師宗縣高良鄉居住的這部分瑤族稱為藍靛瑤,此名稱據說是因穿藍靛染布而得名。在瑤族傳統習俗中,“度戒”具有重要的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