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將五蘊放空,可以度過一切苦難。五蘊:佛家語,指色、受、想、行、識。眾生由此五者積集而成身,故稱五蘊。五蘊都沒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自《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船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決定,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
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意思是將五蘊放空,可以度過一切苦難。五蘊:佛家語,指色、受、想、行、識。眾生由此五者積集而成身,故稱五蘊。五蘊都沒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出自《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船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狀態時,照見五蘊諸法皆空而不是自己所能主宰決定,因而度脫一切痛苦與災難。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
五蘊理論。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佛教認為世間一切有情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互相關係
五蘊中的色蘊,分為內色與外色,就是根與境(塵)。塵是所知道的境,根是我們的識所依靠來知道外境的。心與境接觸的那個心理稱為觸。觸當時能知外境的是識,心、境接觸之後,就會連續的生起受、想、行。過後苦、樂、舍三種受即生起。同時心構畫種種的形相。給它們種種名稱,此即是所謂的想。安立名言後,加上煩惱,就生起善、惡之心,甚至發動身、口、意去造業,這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之間的關係。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一直連續不斷的活動。
佛教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