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飲食習慣
主食以大米、小麥,兼雜糧。建國前,鎮境以小麥、大麥、胡豆、豌豆、玉米、紅薯為主糧,大米少量。八十年代開始雜糧除用於調劑口味外已很少食用。現在的飲食習慣稍有改變,即保留秦地吃麵條、饅頭,又兼有楚川吃大米、甜食的習慣。每天飲食次數因地而異,一日三餐或兩餐。烹調以燉、蒸、煎炸紅燒為主,一般要求酥爛脆。味略鹹 ,濃而不膩,爛而不糊,不重花色。菜餚中家常菜常見的有肉類的炒肉絲、炒肉片、炒肉丁、炒豬肝、炒肚片、紅燒肉、燉豬腿等。禽類主要有紅燒雞塊、紅燒鴨、清蒸雞、鴨、鵪鶉等。一般以暈素搭配烹製花色繁多、口味特佳。套菜多為婚喪大事、年節家宴、壽辰、滿月等重大活動中使用,分三個環節:先擺四暈四素共八個冷盤,中加多種菜湯料,酒過三巡,上蒸炒得大菜,分八道十二道有的用十道。其中以蒸、炒菜與湯菜相間,豬牛羊雞魚海菜特色菜皆有,每道菜一次一盤或一碗,相隔十分鐘上一道,吃飯時有四菜一湯。(本真的特色菜是酸辣肚片、爆炒血肝、清蒸甲魚、金蠍戲龍等)
二、 衣著起居
建國前,農民多穿土布,急症居民多穿“洋布”對襟上衣,褲腳寬大,富戶有穿綢、緞、暱、絨、皮棉夾紗的,春秋穿長衫。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居民穿著已和時代同步。住房,建房時習慣面南建屋,建房者多請“陰陽先生”勘測地形、地勢稱之“看風水”,建房重視建屋脊,有“養兒要取妻,蓋房要瓦脊”之俗語等等風俗,遺傳到現在的習俗還有建房要擇吉日興工,豎柱、上樑、樑上披紅。到現在也由於鄉鎮土地緊張,建房不看風水,見縫插針,有地就蓋。隨著鄉鎮經濟的發展,鄉、鎮交通沿線混凝土樓房大增,部分外觀內飾日趨新穎別緻,陽臺養花、養魚逐漸增加,講究環景美化。
三、 生育和壽辰
五里鎮境內自古稱生小孩為“坐月子”。在預產期前,由孃家或親友送一盤餃子給孕婦吃,謂“催生”。分娩後,女婿在次日向孃家報喜,生男送公雞生女送母雞,習俗講究頗多。建國後許多習俗多有簡化變更,國家實行新接生法,提倡計劃生育,一些舊俗雖易,然賀喜之風猶存,送禮酬客頗費。
成人、小孩過生日,都講究改善生活,即使幼兒也要給孩子煮雞蛋,俗語:“小娃過生一個蛋,大人過生一碗麵”。成人多重視三十三、三十六或四十五,稱為“門檻子”或“暗九”逢此生辰要熱烈慶賀一番。舊時講究更多,隨著社會發展很多習俗已不為人重視。
四、婚嫁習俗
普通婚俗。舊時和很多其他地方一樣,婚姻本人不能自主,男子十五歲左右由父母央媒求親,在請“算命先生”“合八字”,若無相沖即可定親,否則作罷。相沖的名目很多,生肖、五行甚至歲數也有講究。雙方同意定親,男方送的信物稱為“彩禮”。“彩禮”多少由雙方父母,定通常都會退回一部分稱為“回根”。五里鎮境婚俗習慣很多,過門、迎妝、嫁娶、拜堂、鬧新房、回門都有很多不同的內容和習俗,不能一一道盡,歡迎四海來賓來本真親自領略。
五、喪葬
鎮境喪葬自古十分講究,依據家庭情況不同,一般分為富者豐而貧者簡。一般在老人在世時會先由兒女做好棺材稱為“壽料”做成時稱“收香”親友祝賀,喜其棺成而祝其不用。老人垂危前要先做好紙人紙轎,用黃表紙貼門神,為死者理髮、洗澡、穿衣服,臉蒙皮紙稱為“蓋臉紙”。手提餅謂之“打狗餅”。還有諸如“過轎面”、“倒頭紙”等等各有各的含義。喪期無定,一般三日上山。
六、喜慶習俗
喜慶習俗有:做滿月,是小孩出生慶賀喜酒的習俗,不一定非滿一月才可;祝壽是人到六十歲生日那天的慶祝叫壽,要置辦酒席,壽者坐太師椅,接受眾人祝賀,禮畢吃壽麵,舊時程式極多,到現在有的逐漸簡化為吃酒席即可。
鎮境舊時還有許多習俗,在有的地方還在沿襲,隨著本鎮經濟的發展與和外界的交流愈多很多習俗不再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