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劇四大行當分別是生、旦、淨、醜。京劇舞臺上的角色根據其性別、性格、年齡、職業及社會地位的不同,劃分為生、旦、淨、醜四種類型,在京劇專門名詞裡稱作“行當”。
2、生行特點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3、旦行特點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4、淨行特點是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淨、副淨和武淨,俗稱“花臉”。
5、醜行特點是多演伶俐幽默或陰險狡猾的角色,又稱“三花臉”。
1、京劇四大行當分別是生、旦、淨、醜。京劇舞臺上的角色根據其性別、性格、年齡、職業及社會地位的不同,劃分為生、旦、淨、醜四種類型,在京劇專門名詞裡稱作“行當”。
2、生行特點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
3、旦行特點是扮演女性的角色,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4、淨行特點是一般扮演男性角色,分正淨、副淨和武淨,俗稱“花臉”。
5、醜行特點是多演伶俐幽默或陰險狡猾的角色,又稱“三花臉”。
生旦淨醜,是戲曲中重要的角色。每個角色都分行得非常細緻。最早的時候是分為十行,到後來才歸位了生旦淨醜四行。生旦淨醜也作為成語來使用。本期京劇文化,就來為你介紹京劇的四大行當,一起來了解吧!
生
祝枝山說:“生即男子。”說得簡單,卻合情合理。先生、後生、儒生以及張生、李生等等,其中“生”的本來含義不都是對男性的稱謂嗎?有人可能覺得這太簡單、普通了,硬要去考證其中的奧秘,結果就生髮出一些牽強附會的說法。
旦
人們常想弄明白為什麼舞臺上的女性要稱“旦”?戲劇史家周貽白認為,“旦”字系由“姐”字演變而來。順序是先有“姐”,由“姐”訛為“妲”(宋雜劇中有《老孤遣妲》、《雙賣妲》、《襤哮店休妲》,“妲”皆“姐”之訛),再由“妲”簡筆為“旦”(金元院本中有《旦判孤》、《酸孤旦》,原來的《老孤遣妲》成了《老孤遣旦》)(見周貽白《中國戲曲論集》)。“姐”歷來是對女性的稱謂,既然“旦”即“姐”之訛,那麼“旦角”專演女性也就很好理解了。
淨
元人柯丹丘認為“淨”即“靚”之訛。他解釋說:“傅粉墨獻笑供謅者,粉白黛綠,古謂之靚裝,今俗訛為淨。”“淨”用臉譜,確是粉白黛綠,符合“靚”的含義,柯丹丘的說法是可行的。
醜
醜,其實不用解釋,無非是相對於“俊”來說的。人們不是常說“醜扮”、“俊扮”嗎?“丑角”扮演的人物雖不全是壞人,但大都須在鼻樑上抹一塊白粉,其形象畢竟是醜的。
【結束語】相信生旦淨醜很多人都有聽過,只是可能接觸的並不是太多,那麼剛好有機會瀏覽到這篇文章,就多多少少懂一些吧!
1、舞臺上的角色劃分成為生、旦、淨、醜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在京劇裡的專門名詞叫做“行當”。
2、生:除了花臉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老生(又分重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長靠武生、短打武生並應工猴兒戲)、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窮生、武小生) 、紅生 、娃娃生。
3、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統稱,分青衣(正旦)、花旦、閨門旦、刀馬旦、武旦、彩旦。
4、淨:俗稱花臉,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上有些特異的男性人物,化妝用臉譜,音色洪亮,風格粗獷。“淨”又分為以唱功為主的大花臉,分正淨(重唱功,稱銅錘、黑頭)、架子花(重工架)、武二花、摔打花、油花(一稱毛淨)。
5、醜:扮演喜劇角色,因在鼻樑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分文丑(分方巾醜、袍帶醜、老醜、榮衣醜,併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稱開口跳)等。各個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在唱唸做打的技藝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