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居住生活在衚衕裡。有衚衕,才稱得上是老北京人地道的“京味兒”生活。衚衕幽深,您瞧!三叔二大爺聚集在街口的小酒鋪兒裡來上二兩,外帶天南海北的一通“神侃”;老奶奶與老姐兒幾個在大椿樹下嘮著家長裡短的閒嗑,手裡還不忘忙活兒納著“千層底”的布鞋底子。這些留存在記憶裡的生活場景,或深或淺地被回憶被喚起。
今夏北京城受高溫烘烤的日子較多,用時髦的話說那是因為“桑拿天”鬧騰的,著著實實熱得人夠嗆。可話又說回來了,眼下家家戶戶有了電風扇、電冰箱、壁掛或櫃機空調,提高了衚衕四合院里人們生活的質量。這不,如今“三伏天”開著空調,涮火鍋子的日子一點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
我小的時候,少說五六十年前,一入夏,熱在三伏,過日子誰也躲不過去。熱天裡,衚衕口老槐樹的樹枝子樹葉子,是紋絲不動。那煩人的“知了”,是可著勁兒地鳴叫,真有幾分“火上澆油”的味道。一到此時,扇子就成為人們爭先恐後“把持”的稀罕物件。那時,人們普遍使用的扇子是一種被叫做蒲扇的居多。
說到扇子,能一一列數出來還有竹皮兒扇、麥秸扇、摺扇,再往下說還有團扇、宮扇、羽毛扇。大家還記得吧,那京戲《空城計》裡的諸葛亮,邁著臺步手持羽毛扇呼風喚雨稱得上是神機妙算。戲劇是戲劇,可老百姓居家過日子,要說實惠還得是大蒲扇,一個“大”字就透著特別招人待見。這大蒲扇,是取自栽種在南方的一種叫蒲葵樹的樹葉,葉子的特點就是寬大厚實。
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一首戲說扇子的民謠,可以說是婦孺皆知:“扇子有風,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此言一出,透著幾分愜意、調侃和逍遙的色彩。
現實生活中。您瞧!西屋蹬三輪車的李大爺,收車回來,手持布甩子(老物件,用舊布條綁紮),撣去一身的塵土,稀里嘩啦地在臉盆架子前洗涮一番。隨手就抄起大蒲扇,歇息腿腳吸吸溜溜地喝著燙嘴的茉莉花兒茶水。就連低頭吃那大海碗裡的麻醬涼麵時,也是一隻手離不開大蒲扇。再仔細觀察那把大蒲扇,早已經被李奶奶用舊背心布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蒲扇都變成舊黃色了還捨不得扔掉。那時居家過日子,時興勤儉縫縫補補。許多人手中的蒲扇,隨著左揮右扇一陣陣風兒揮之即來,是過夏天不可缺少的。有時人們雙手有活計忙活兒不過來時,索性就把蒲扇插在腦後粗布汗褟兒圓口領子裡,省得用時四下撒摸(尋找)不耽誤事兒。
這蒲扇在不同人群裡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衚衕口買西瓜的商販手裡,一把破舊的蒲扇,一邊揮動著扇風遮涼兒,一邊轟趕著飛舞的蚊蠅;夏日裡走街串巷叫賣冰棒的大媽,手持一把新蒲扇不但扇風解涼,而且還可以遮擋伏天日頭的照射;就連腿腳不便的老人,也是手裡拿著大蒲扇,當找到一個背陰兒地歇息腿腳時,大蒲扇又成了坐下的墊子。我小時候,玩兒“打仗”時則拿蒲扇來當槍使喚,淘氣的時候還把它當做竹馬來騎。所以,仔細琢磨這個“扇”字,按筆畫說上部一個“戶”字,下部一個“羽”字。這一解釋是戶離不開羽,可見扇子在家家戶戶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說到人們使用扇子,當時在老北京城裡就有製作和修理扇子的行當,這些手藝人在走街串巷地吆喝著、經營著。
先說賣扇子的。賣那些蒲扇、竹皮兒扇,麥秸扇的,大多是跟隨著賣笤帚、炊帚、蓋簾兒、笸籮(秫秸或竹皮材料,類似盆狀)的一同兜售買賣。一個獨輪推車(也有挑擔的),兩側橢圓荊條筐子裡裝滿了貨物(老北京人稱雜貨)。那些挑擔賣蒲扇的,有時則將幾十把蒲扇裝在一個大大的包袱皮兒(布包)背在後背。
剛剛買來的新蒲扇,由於綁紮擠壓的原因,七扭八歪的不是很平整。人們買回去,還要浸在水裡涮洗一番。然後將沾上清水的蒲扇再找個平整的箱子、面板或石板壓一壓。細心的人還會綁紮或是做上一個記號,以免使用蒲扇的人太多混淆了,閒生出不必要的麻煩口角來。
說到修理扇子,主要是指摺扇。這些手藝人,大多肩背小木箱。這個做工精細的木箱分為上下兩層,底層有一對能開啟的木門。不同的扇子配件和工具分別碼放在上下兩層。最為有趣的是箱子的背繩或是揹帶上,特意連線著許多的小銅鈴鐺,隨著修理師傅在衚衕街巷的行走晃動或是風吹,銅鈴隨即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吸引來大人小孩兒的新奇目光。
遇有需要修理的活計時,他們會來到您的院落中或是選擇街門的石礅高臺處,坐下。那時,修理扇子可是一件精細活兒,常言道:慢工出細活。修理摺扇的範圍可以是更換一支扇骨(翅),也可以是更換整個扇面。就是扇軸子壞了,也同樣可以做到“手到病除”,包您滿意。
摺扇是一種比較講究的物件,僅說扇骨,從材料上說就有檀香木、黃檀、紫檀之分,也有少量象牙的,其上被點綴著流蘇掛件的小飾物,更多的是竹木製品,還有一種蠟燭黃的竹木扇骨最為珍貴。從做工來說,有燙花、雕刻、鏤空的區別。如果遇見修理扇子的“高手”,還可以為您被蟲蛀、水漬的扇面巧妙地“補缺”上山水花草等。這些修理摺扇的手藝人吃的這碗飯,用四個字描述,就是“投其所好”。
我有一個表叔曾是在京城裡做紙張生意的買賣人,有一個嗜好——收藏,早年專門請手藝工匠製作摺扇。一幅寬大素淨的白紙扇面(大多在文具紙行裡買),或請人題寫詩詞書法或畫上花鳥魚蟲,梅蘭竹菊等。可心之作擺放在廳堂書房自擁風雅。如前所述的扇子民謠,就抄襲了另一個版本:“扇子扇清風,時刻在手中。誰要借我扇,您且慢言行。”不過,每年一到時候,幾個同好此道的朋友,會聚在一起,相互品玩兒摺扇。
如今在京城的收藏界裡,收藏摺扇已經形成市場,說到古摺扇,則是物以稀為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