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顏淵》裡說:“民無信不立”,意指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要垮掉,並由此引申,指出人如果沒有信用,就沒有立足之地,十分深刻地說明了誠信的重要性,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此後歷朝歷代,都不乏誠信之人。今天的古代故事就整理了幾則古代誠信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曾參殺豬
曾參,春秋末期魯國有名的思想家、儒學家,是孔子門生中七十二賢之一。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孩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孩子去,便對他說:“你在家好好玩,等媽媽回來,將家裡的豬殺了煮肉給你吃。”孩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
這話本是哄孩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妻子看到曾參把豬殺了,就說,“我是為了讓孩子安心地在家裡等著,才說等趕集回來把豬殺了燒肉給他吃的,你怎麼當真呢。”
曾參說:“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世事,只得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作為生活的榜樣。今天你欺騙了孩子,玷汙了他的心靈,明天孩子就會欺騙你、欺騙別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明天孩子就會不再信任你,你看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
二、晏殊立信
晏殊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十分湊巧的是,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讚賞。
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複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並未迷失自己,每日辦完公事,他總是回到家裡,安心閉門讀書。後來皇帝瞭解到這個情況,十分讚許,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讚他勤奮,能夠閉門苦讀。
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遊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聽了十分高興,稱讚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樸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1、人無信不立釋義:不講信用的人寸步難行。
2、出自於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第四折劇情梗概:亦稱為“刀會”,先寫關羽單刀赴會,面對浩浩長江,撫今追昔,回顧赤壁之戰的悲壯情景,抒發其英雄情懷;既而寫酒筵上關羽憑藉其威武神勇和正義之劍懾服了魯肅,從而使魯肅的三條“妙計”全然落空,蜀漢之利益得以保全,關羽安然返回。這折寫關羽在單刀會上的鬥爭,是全劇高潮。這才開始正面描寫關羽與魯肅之間的戲劇衝突,直接表現關羽的大智大勇的英雄氣概。
3、可是,在關羽和魯肅面對面的衝突即將揭開之前,劇作家卻再次延緩情節,再次不惜篇幅展示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讓關羽在赴會途中,面對滔滔江水,觸景生情,坦露襟懷。
1、人無信不立,這句話非的意思是不講信用的人寸步難行。
2、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
3、中國人歷來信奉誠實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古人就用“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等成語來比喻承諾的分量和貴重。“誠”與“信”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論語》中曾子說,每天要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也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4、孔子則明確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通觀《論語》,“信”貫穿全篇,也是孔子及其弟-子非常珍視的重要道德品質。至於“誠”,孟子則將其提到很高的地位。
1、孔子則明確指出: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通觀《論語》,信貫穿全篇,也是孔子及其弟-子非常珍視的重要道德品質。至於誠,孟子則將其提到很高的地位。
2、誠與信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論語》中曾子說,每天要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是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子夏也說: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意思是人不可以不講信用,為人必須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於人,才能生存在這個世界。出於先秦孔子的《論語·為政》:“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杌,其何以行之哉。”
譯文: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可以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車轅與軛相連線的木銷子,小車沒有車轅與 ...
人無信不立的名言如下:
1、人豈虛生此世;事無不合於時。
2、人情閱盡浮雲厚,世事經過蜀道平。
3、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難防螳捕蟬。
4、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5、從繩則正,從諫則聖;佐饔得嘗,佐鬥得傷。
6、九思尤貴事言謹;一介深知取與難。
7、與世不言人所短;臨文期集古 ...
意思是做人要講信用才能成為有用的人,講信用別人才會信服你,才會幫助你,你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如果你不講信用,別人就會漸漸遠離你,你就不能成就大事業。這裡涉及到大利益與小利益關係,不講信用的人可能會得到一時的利益,但卻失去了人心,講信用的人可能會損失一時的利益,但卻得到了人心。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古來成就大 ...
人無信不立,這句話非的意思是不講信用的人寸步難行。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中國人歷來信奉誠實守信,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古人就用“一言九鼎”、“一諾千金”等成語來比喻承諾的分量和貴重。“誠”與“信”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石。《論語》中曾子說,每天要三省吾身,其 ...
人無信則不立意思:人沒有誠信就不能生存,做事業沒有誠信就不能興旺。出處:《論語》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另外,還有民無信不立,意思是一個國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會垮掉。 ...
人無信不立的後一句是:國無信則衰
上半句來自孔子,原文是“民無信不立”;下半句是後人加上去的。
“民無信不立”這句話出自《論語 · 顏淵》,是孔子所言。
原文: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必須的!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