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是由於某一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最後是信念導致了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後果,這稱之為ABC理論,這一理論糾正了我們慣常的思維定勢。
通常我們會認為情緒和行為後果的反應直接由激發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論則認為A只是C的間接原因,B即個體對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才是C直接的原因。
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不是由於某一事件直接所引起,而是由於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的認知和評價所引起的信念,最後是信念導致了在特定情景下的情緒和行為後果,這稱之為ABC理論,這一理論糾正了我們慣常的思維定勢。
通常我們會認為情緒和行為後果的反應直接由激發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ABC理論則認為A只是C的間接原因,B即個體對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才是C直接的原因。
傳說女媧創造蒼生,順序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並於第七天造出人來,故此初七為人的生日。人日:指陰曆正月初七,古代相傳農曆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綵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綵為花、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髮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後,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酒喝多了,肯定會醉的,如果不醉人,那就不叫酒了。俗話說的“喜酒不醉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據考,此俗語來自兩個說法。
一曰,春秋戰國時尚無桌椅板凳,招待客人,都是席地而坐,把酒對飲。因盤腿坐在地席上,重心較低,酒喝多了,也沒有頭重腳輕的感覺,頂多歪身就寢,不會摔跟頭,沒啥危險。此曰:“席地而酒,多不墜人”。本意是“席酒不墜”(墜:下沉、沉重),時間一長,卻傳成“喜酒不醉”,居然動了兩個字。所好的是,語音尚未改變太大,後逐漸被人接受並演變成為歡慶之宴的勸酒語言。
二說南唐時期,飲酒成風,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叫做“醉不加罪”,說是喝醉酒的人,犯點小錯,是不受懲罰的。連李煜的《浣溪沙》中也有“酒惡時拈花蕊嗅”的描寫,可見酒喝多了,沾花惹草不算啥事。“新婚三天無大小”,就是放縱人們喝酒歡慶。有一回,後主封妃,文武百官三日共賀。有個武將酒後失態,居然扯了一下后妃的裙子,后妃哭泣著要求後主懲治,後主明知有“醉不加罪”的規矩,本不想理睬,可后妃撒嬌,堅持一定查辦,後主心想:治人容易服眾難啊,必須得找個理由。苦思冥想後,他決定以俗語破規矩。果然,武將一開始就以“酒喝多了”為由,要求赦免。但後主說:“人逢喜不累,酒逢喜不醉。分明是你心懷叵測,欲辱我主,借酒鬧事,來人,將他砍首!”……
從此,“酒逢喜不醉”演變成“喜酒不醉人”,並以聖上口喻的方式,流傳到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