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什麼叫文化遺產

什麼叫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又可稱文化資產、文化財產或文化財產,是指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儲存價值,並經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指定或登入之物品。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文化遺產日。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加強文化遺

天津皇會的文化遺產價值

  作為人神之間、人與大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特殊對話、溝通行為,皇會為我們今天研究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探求媽祖文化與海洋文化,與人類的文明和進步,與城市的歷史、文化、民俗、信仰,乃至音樂、舞蹈、工藝美術等,提供了翔實的佐證。皇會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具有很高的遺產價值。

  其一,皇會所詮釋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超凡的文化創造力的體現。天津不僅是個移民城市,人口構成五方雜處, 比閭而居者率多流寓之人 ,而且還是一個既沿海,又有運河的港口城市, 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 。媽祖文化信仰在元代隨著漕運的興起而傳播到這裡,並在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茁壯成長,成為這一多元文化城市中最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相對天津人來說,媽祖是一位外來的神明,但傳入津門後很快與本土文化相融合,成為當年廣大民眾的普遍信仰。媽祖文化在天津紮根,內在的感情因素大致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因為千百年以前,天津曾是退海之地,歷史的遺存從情感上使天津人對海洋情有獨鍾;二是移民城市所特有的環境,需要他們在共同的生活中構建一種共同的信仰;三是媽祖身上所體現出的崇高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正好符合廣大民眾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模式。因此傳入天津的媽祖文化,形成具有中國北方特色的民間信仰文化圈,並創立了天津獨有的皇會民俗。

  其二,皇會所蘊涵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彰顯。

  首先,皇會充分體現幸福平安與和諧圓滿。皇會是基於民眾需要而形成的。是那些從事海上作業和貿易的人們,長期面對洶湧無情的大海,本能地急需尋求一種安全、佑護和寄託,同時,將他們對生命的珍視,對家庭團聚、對幸福的願景等等全部情感都依附於對皇會活動的參與。而中國歷史上長期占主導地位的農耕自然經濟社會結構,也形成了廣大民眾安土重遷、追求穩定的民族文化心理,這些便塑造了他們熱愛生活,企冀安定,嚮往祥和圓滿的文化價值取向。這種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嚮往,維繫著人們對家園的感情,經過長期感化的結果,即是皇會的傳承、傳播最深厚最有力的保證。此外,人們還充分利用皇會,把她當作情感的黏合劑,藉以修好世間的人事關係,創造家庭和諧,鞏固親族團結,凝聚群體。因而,皇會的歌舞昇平是如此美妙動人。其次,皇會全面推崇孝悌、仁愛和勸善思想。將媽祖文化中尊老愛幼、愛國愛家等諸多傳統美德推崇到了極致,無論從宣傳的媽祖傳說故事,還是皇會各道老會、聖會的表演內容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思想。特別是皇會民俗中就有將天后的神像用黃轎抬至象徵她孃家的天津閩粵會館,這一被天津人稱為 老孃娘回孃家 的風俗,一次次宣傳了孝順美德。且皇會的每一個表演內容幾乎都是以一個美好的民間典故為依託,把自己看待生活的哲理和願望編演成一個個寓意美好的故事,使人們在表演和觀賞的同時得到共鳴和理解。正是因為皇會所具有的這種內涵豐富深刻的寓意賦予了她不衰的藝術魅力。

  其三,皇會所標誌的媽祖文化,是對中華民族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促進。

  皇會在宣傳媽祖悲天憫人的精神鼓舞和深情厚誼的人文關懷的同時,也構成了和諧的文化交流與文化共享的重要紐帶。從古時的外地民眾不遠萬里,前來赴會, 白髮紅顏,瀰漫於途 , 凡可泊船之處,幾乎無隙 ,到今天規模宏大的 中國 天津媽祖文化旅遊節 ,依然吸引眾多的民眾,更有海外華人、各國及各地遊人、商人云集此地,造成一種現代人文景觀。這些無不體現出民族認同的博大感召力、凝聚力與向心力。

  其四,皇會所展現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畫卷。皇會把雕刻、繪畫、音樂、舞蹈、文學等各種藝術融於一體,反映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積澱,體現了民間美學思想和審美情趣。無論威嚴的儀仗,還是雍容的輦轎、考究的道具以及各種人物豔麗華貴的裝束,無不使人感到美的直觀享受。在天津歷史上,每次皇會大都展示了標誌著當時最高水平的物質條件,這也說明早期的天津人十分重視美學中的形式美,很懂得只有透過它才能恰當地反映出藝術水準和表達內心境界。而皇會的舉辦,正好為民間的工藝匠人和表演藝人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和舞臺。他們馳騁想象,借會抒懷,將個人感受與群體文化融為一體,表現了在文化創造中的才幹。在皇會期間,一切美術、音樂、舞蹈、演藝、工藝各種審美表現在這時都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因此說皇會是美麗的,豐滿的。

  其五,皇會所弘揚的媽祖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教育的重要載體。皇會以它的寓教於樂、雅俗共賞,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成為全民參與的盛會。特別是在當今處在社會轉型和變革時期,大力扶植和弘揚皇會 這種包蘊著生活中的歷史演變、風土人情、願望信仰、道德倫理、文學藝術等諸種文化因素為一體的,體現了人們豐富的生活情趣、樂觀的精神面貌、卓越的藝術才能和對美的執著追求的民間盛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任編輯:恩祈)

單霽翔:亟須保護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遺產

  在我國的少數民族中,有22個民族的人口在10萬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於這些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核心區範圍較小,存續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身能力較弱,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狀況更加令人堪憂。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些民族的傳統生產生活方式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傳統建築、傳統生產生活用品等整體性消失速度日益加快,如果不及時搶救和保護,一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將逐漸消亡。因此,開展較少民族文化遺產的搶救和保護行動已成為當務之急。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是各個國家和民族寶貴的資源和財富。人口較少民族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青山綠水之間,其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都與其居住的自然地理條件、生存環境密切相關。由於他們對耕種面積和資源的需求有限,對自然的索取度較低,因此良好的自然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人們根據生存和發展的需要順應自然建造村寨,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既包含文化景觀、村寨佈局、民居建築、生活資料等物質文化遺產,也包含生產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價值體現在歷史文化價值、民族傳統價值、建築藝術價值等多方面。

  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人口較少民族面臨著比其他民族更嚴峻的兩難選擇:一方面渴求經濟上高速發展,儘快實現現代化;另一方面又希望長久保留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擔憂民族傳統文化的急速消失。

  如何採取有力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對人口較少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是國家有關方面需要認真研究的一個緊迫課題。

  一、建議設立“人口較少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案。加大搶救保護經費支援的力度。

  二、建議優先立項支援人口較少民族的博物館建設。按照“逐步實現每個民族擁有1個以上的民族、民俗博物館”的目標,優先支援22個人口較少民族,建設收藏、研究、展示本民族文化遺產博物館。

  三、認真總結在民族地區建設生態博物館的成功經驗,統籌規劃22個人口較少民族生態博物館的建設,使這些民族地區的文化景觀、自然景觀,不可移動文物、可移動文物,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整體保護、原地保護和居民自己保護。


剪紙技藝走進深圳大運會 展示文化遺產的魅力

  8月12日—23日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深圳舉辦行,大運會期間,廣靈剪紙應邀進入大運文化園,向世界展示山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   廣靈剪紙以其生動的造型,纖細的線條,豔麗的色彩,細膩的刀法,傳神的表現力,獨樹一幟,自成一派,2009年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今年5月份大運文化園向 ...

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

  武當山風景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 在丹江口市境內,屬大巴山東段。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於中國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內,背倚蒼茫千里的神農架原始森林,面臨碧波萬頃的丹江水庫(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取水源頭),是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文化遺產地,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道教名山和武當拳發源地。高峰林立,主峰天 ...

“宣紙製作技藝”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報道,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申報的“宣紙製作技藝”,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   中國宣紙集團公司2006年以中國宣紙集團公司為主體申報的“宣紙傳統制作技藝”,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且是國內最大 ...

海淀區今年又新增曹氏風箏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

  東方文化網訊:據悉,海淀區今年又新增曹氏風箏等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增的4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曹雪芹傳說、手工藝品曹氏風箏、宏音齋笙管制作技藝和葛氏捏筋拍打療法。至此,海淀區已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7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27項,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51項。加之此前已入選國家非物 ...

潮劇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

     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潮調、潮州白字、潮曲,主要流行於潮汕地區,是用潮州話演唱的一個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潮劇在國內主要流佈在廣東東部、福建閩南漳州地區的雲霄縣、東山縣、詔安縣及平和縣等,廣泛流行於香港、東南亞、上海、以及西方許多國家和地方就有潮劇。潮劇經常在廟會上演出,表示於對“老爺”的尊敬,老百 ...

潮劇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潮劇傳統吉祥戲《五福連》之《京城會》   潮劇,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以優美動聽的唱腔音樂及獨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極富地方特色的戲曲而享譽海內外。潮劇是潮州文化的重要傳承載體,同時也是聯絡世界各地潮州人之間情誼的重要紐帶,因此,她是具有明顯代表性的地方劇種。 ...

鄭州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盤點結果:252個

  經過兩個月的普查,鄭州市發掘出25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其中一些專案有望衝擊國家級目錄。   近日,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釋出了普查結果,普查中專家發現,許多有價值的專案因為人為原因影響了申報的成功。   這些新發掘的專案中,經過專家們的指點,包括“許由的傳說”、“溱洧婚俗”、“列子的傳說”、“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