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可以說是楚地的《羅摩衍那》,《羅摩衍那》形象地反映了宮廷內部爭奪王位的陰謀和羅摩等英雄人物抗暴的鬥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楚辭》可以說是楚地的《羅摩衍那》,《羅摩衍那》形象地反映了宮廷內部爭奪王位的陰謀和羅摩等英雄人物抗暴的鬥爭。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是屈原創作的一種新詩體,以其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和風土物產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對後世詩歌產生深遠影響。
荊江是長江自中國湖北省枝城市到湖南省城陵磯段的別稱。長約430公里,因屬於古代的荊江而得名。有上荊江和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城—藕池口),河道比較穩定;下荊江(藕池口—城陵磯),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迴腸”之稱。荊江北岸是江漢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勢低窪,由於荊江河道彎曲,洪水宣洩不暢,故極易潰堤成災,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說。為了抗禦洪水,歷代在荊江北岸修築有大堤。荊江大堤始建於東晉永和元年(345年),由荊州刺史桓溫陳遵主持修築,當時名金堤。五代後梁開平年間(907~911年)在東晉金堤的下游修築江陵寸金堤;北宋時荊州太守鄭獬主持築沙市堤;南宋又修黃潭堤,並加築寸金堤。經兩宋的擴建和培修,荊江大堤已初具雛形。50年代始對荊江進行整治,加固荊江大堤,使其抗禦洪水的能力有所增強。荊江沿途景觀有明朝古建築萬壽寶塔,清乾隆、咸豐年間所置鎮水鐵牛多尊、1952年修建的荊江分洪工程紀念碑亭等。長江出三峽,在宜昌進入中游後,穿過夾江對峙的虎牙山、荊門山河谷,突然變得開闊起來,兩岸不再是“猿聲啼不住”了,而是進入“楚地闊天邊,蒼茫萬頃連”的大平原。由於長江進入平原後流經古荊州地區,所以,這段河道通稱荊江。荊江從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礬,全長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下荊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長240公里的堤岸其實只有80公里的直線距離,江水在這裡繞了16個大彎,所以,這裡有了“九曲迴腸”的說法。荊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北岸是江漢平原,地勢都很低,特別是北岸的江漢平原。
荊楚大地自古就是音樂舞蹈之鄉,民間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十分活躍。曾著《楚辭章句》的東流校書郎王逸曾說:“其俗信鬼而好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南朝宗懍也曾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言‘臘鼓鳴,春草生’,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作金剛力予以逐疫。”在當時的社會歷史條件下,民間歌舞是祭祀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功能在於祈福消災,逐兇抑惡。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相繼注入了自娛自樂的社會功能,故由此而作為一種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在荊楚大地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民間歌舞的具體表現形式,呈多元化結構各自表現出了其載歌載舞的共有藝術特色,即在演唱時,藝人敲打音響器具,伴以俚曲小調,邊歌邊舞,如三棒鼓、碟子曲等。有的是藉助於一定的道具和器械,表現一定的生活內容,如踩高蹺和跑旱船(又名採蓮船)等。有的直接生髮于田間勞動的自娛小唱,如車水鑼鼓和插秧草、薅草歌、打硪號子等......其形式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多采,由此構成了荊楚大地上獨特的文化景觀。
到了近代,許多民間演唱形式已經具備了其自身的藝術特色和地方風情,如漁、道情、說鼓子、打蓮湘等,其鄉土氣息濃郁,令人賞心悅目,成為各地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傳統保留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