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的是一個職務等級有三個軍銜跨度, 軍職以上實行一職三銜。
“一職三銜”是鄧小平1980年3月12日提出的,1984年5月31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透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作出規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
指的是一個職務等級有三個軍銜跨度, 軍職以上實行一職三銜。
“一職三銜”是鄧小平1980年3月12日提出的,1984年5月31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透過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作出規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度”。
1、珠海市第一中等職業學校地址,心華路268號公交車站,一職校途經公交車:16路,33路,55路;
2、珠海市理工職業學校市三職中地址,九洲大道西3024號公交車站,銀石雅園途經公交車:1路,14路,25路,30路, 40路,60路,201快線,202路,206路,603路,605路,609路。
河南荊紫關地處豫、陝、鄂三省交界處,境貫丹江,道扼隘口。丹江發源於商洛山,注入漢水,匯入長江,因而使之成為歷史上可與運河、蜀棧並稱的我國南北三大通道之一。豐富的丹江水力資源,使得荊襄滬杭鉅商大賈,直掛雲帆,溯江而來。
麥收時節走進荊紫關,恬靜平和,街頭半邊攤晾著麥粒,門前牆角戳著麥束,陽光下瀰漫著麥草清香。鎮外田裡收割機上是忙碌的麥客,河邊聚集著衣著豔麗的洗衣婦女,鄉人坐在屋簷下守著小鋪生意,百貨琳琅很有些當代氣息,農具鐵器卻恍然舊日耕織風景,一溜草鞋掛在牆上,純粹是為了迎合外來遊客的興趣。
白浪街是荊紫關鎮的門戶,屬豫、鄂、陝三省的交界點,西與陝西省商南縣汪字店鄉接壤,南與湖北省鄖縣白浪相連,因境內有白浪河故名。三省界碑原為一塊頂角朝天的三稜石,上面分刻河南、湖北、陝西之省名字,故被譽為“一腳踏三省”之地。三省商店各居領地,鼎立街頭,山民們進入購物,可走遍三省店鋪。白浪街,揹負青山,景色秀麗,多年來三省人民在此繁衍生息,操著不同的口音和睦相處,婚喪嫁娶,各操鄉俗。
細品荊紫關,依然能感受到其曾經的繁華:凝重的關門,飛揚的殿宇,花雕重彩的船業會館平浪宮、江浙會館萬壽宮、湖廣會館禹王宮……雖然今天已經漆色斑駁,煙塵浸染,仍可看出當年的風光無限。
這裡起於明盛於清的商埠文化,由一條丹江而起,河上往來貨物,上達陝南商洛通西安,下至湖北入漢江,直抵漢口送江南;南北東西的糧茶竹木、銅鐵金銀,抑或布匹器皿直至雞零狗碎,隨船伕、掮客、東家、管家、官人、衙役……分散聚合;河街一條,上演著舟楫交錯,把秤推籌,杯盤叮噹,萬種風情。
尋找荊紫關當年的繁華,看街上的建築是一,最切身的體驗是吃飯。一上桌,主人就告知有“八大件”,為荊紫關特色,及下筷入口,方知真不是鄂豫陝任何一省口味。雞鴨魚肉,多有甜味,不似河南陝西,也不像湖北,倒有江南蘇滬風情;名稱陌生的一些調味品和菜蔬,集合了秦嶺、伏牛山的豐富物產;那大盤大碗明白實在的北方風格,恐源自船家幫派的揮灑爽快。
既是荊紫關,“關”就意味著要塞,歷史上金戈鐵馬,征戰頻繁。成語“朝秦暮楚”就源自荊紫關。秦楚兩國征戰,荊紫關早上還是秦轄,晚上就成了楚地。荊紫關在秦楚交兵、楚漢相爭之後,歷代都是兵家屯駐要地,踞此禦敵。歷數足跡踏過荊紫關的歷史名人,秦王嬴政、漢王劉邦、後漢劉秀、明末李自成……直到太平天國、民國軍閥混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荊紫關都是戰略要地。
直到近代,先是戰爭蕭條了商貿,後有公路鐵路的興起替代了河運,丹江畔的這個繁華碼頭終於變得偏僻,乏人問津,“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鼎盛與衰落何止幾個30年,荊紫關被遺忘。
光陰荏苒,經商的外鄉人離去,小鎮居民復歸農耕,經年累月,蹉跎人生,倒成就了明清古蹟的儲存,荊紫關的老房子、舊街巷,就這樣保留至今。如今重新整修的清代一條街,白牆黑脊,繁雕重飾,本來已經翻修成水泥的路面去年又挖開了,恢復原來的石板路。荊紫關起落輪迴,迎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