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什麼是意識形態什麼是文化入侵

什麼是意識形態什麼是文化入侵

  1、意識形態。屬哲學範疇,可以理解為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它是一種對事物的感觀思想,它是觀念、觀點、概念、思想、價值觀等要素的總和。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而是源於社會存在。人的意識形態受思維能力、環境、資訊、價值取向等因素影響。不同的意識形態,對同一種事物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2、文化入侵。即為一個國家或民族對它國或另一民族透過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達到的征服行為。

  但是,文化侵略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由於文化涵蓋的面極廣,有充分歷史佐證、確鑿成立的文化侵略,其範疇限於“教育”和“宗教”。在文化的其他領域,並非全部是文化入侵。

如何評價頭號玩家的西方文化入侵

  從創意的角度來講,影片極具創新,在現實與科幻之間切換自如,令人感嘆導演的功力,影片講述了在2045年,人們對現實生活的厭惡與逃避,沉迷於VR遊戲綠洲之中生活,把遊戲當成了生活,整個影片可以說是一場科幻視覺盛宴,令人看後大呼過癮,主角描寫太多,主角光環太強,配角醬油。可是主角設定又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最後來一幫人。很多人說這裡有很多彩蛋《守望先鋒》《街頭霸王》等角色,但是這簡直就是強加的彩蛋。彩蛋總是設定在不經意間,這種強行加入,最為致命。反派給人一種看似很強大,其實很渣渣的設定,基本上只要動點腦子就知道,反派必輸,而且是100級一刀秒1級玩家一樣,可能導演也發現了?然後強加了一個99級不合理存在的神器,不交代來源,讓人看得莫名其妙,又是劇情需要,強行加入的道具,憑空就出現的。

客家人的二次葬文化背景淺析

  一、客家民系祖先崇拜的深層表達

  二次葬在客家區域內廣為盛行,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二次葬是客家民系祖先崇拜在葬俗上最為實在的深層表達。祖先崇拜源自對先人懷念,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進入封建禮制社會之後,祖先崇拜的形式不斷地得到豐富和發展,而客家民間的祖先崇拜形式上更為多樣,“除了常見的祖先崇拜和祖先墳墓崇拜外,還見有祖傳譜牒崇拜和祖先偶像崇拜”,①客家人對祖先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見一斑。

  對祖先的祭祀是祖先崇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喪葬禮儀在中國所有禮儀中產生年代最為久遠。人們相信人死只是肉體的消失,而靈魂依然存在,甚至有或造福於人、或給人帶來災禍的本領。因而,喪葬禮儀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已將祖先神靈化的生者而言,葬禮則成為祈求祖先庇佑福廕子孫後代的形式。像漢民族其他民系一樣,客家民系也十分崇拜祖先,認為對祖先的祭祀是飲水思源,是做人的本分,所以客家人將“敬祖宗”列為族規條例的首要內容。在客家喪葬禮俗上則是喪葬儀規繁瑣熱鬧,甚至講排場論攀比。客家人透過二次葬等葬禮形式,一方面告慰先靈,雖然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家族的生命卻是無限的,先輩的生命正在透過子孫輩的繁衍而得以繼續;另一方面,藉此時機將舉族的生者聚攏在一種無邊的親情之中,透過一次次重溫親情聚合宗族力量,加強宗族的凝聚力,彰顯宗族尊宗敬祖的傳統美德。祖先崇拜現實的終極關懷莫過於此。

  對祖先的崇拜就必然導致對血緣關係的無比看重,而二次葬就是對血緣關係的儲存形式。首先,二次葬是客家人對祖先依賴性強的表現。中原傳統文化認為,安葬祖先骨殖的墳塋是不可挖的,挖之則被認為是上對不起祖宗,下對不起子孫的缺德事,且要遭受災難,甚至是滅頂之災。在將血脈傳承列於至關重要位置的禮制社會里,類似斷子絕孫、大逆不道之事很少有人敢嘗試。然而,客家民系在被迫南遷之時卻敢於打破傳統文化觀念,冒天下之大不違,不惜掘開祖先墳墓、拾起祖先遺骸隨身攜帶,這表明客家人對祖先的依賴性已遠遠超過對掘祖墳的恐懼感。其次,二次葬是慎終追遠在血脈傳承上的要求。“慎終追遠”原是《論語》中所記載曾子的一句話,其原話是:“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是慎重,“終”是指壽終,即指父母的死亡;“追”指懷念,祭祀;“遠”指遠祖。全句話就是“認真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追懷、祭祀歷代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忠實厚重。”客家二次葬從其形成、發展等方面都無限地表明瞭客家人對祖先的無尚崇敬以及對中原故土的深深眷戀,這種崇敬和眷戀其實就是“慎終追遠”的具體體現。再次,二次葬也是客家人提倡孝行的一種行為方式。在華傳教40餘年的美國傳教士晏馬太早在1878年在他的《祖先崇拜》一文中指出“祖先崇拜只是孝心的一種體現”。②孔子主張的“以孝治天下”孝悌說極大地豐富了封建宗法制度,從而強化了家族血緣紐帶關係。孝悌觀體現在客家喪葬觀念上是稟承“人死靈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觀念。無論是對長輩的“慎終追遠”還是對己的孝行,客家二次葬無疑是祖先崇拜的尤為獨特的表現形式。

  二、客家民系艱難心路歷程的深層表露

  二次葬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據考古發現,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土了幾座二次葬的墳塋。此葬俗在一些少數民族流傳至今,如東北鄂溫克、赫哲族等,南方的瑤族、畲族、壯族等。但是,在漢民族禮制思想的統治下,挖祖墳、拾骸骨,一而再、甚至再而三的喪葬習俗顯然與所宣揚的孝道是格格不入、大逆不道的。因此,二次葬“在殷周以後,在中原地區即已絕跡”。③但標榜中原貴胄出身而的客家人為何仍能保持著遠古的葬俗,筆者以為這顯然與客家民系艱難的心路歷程所造就的危機意識緊密相連。

  首先,客家民系艱難而獨特的遷徙歷史形成了客家人無時不在的危機感。客家民系是一個遷徙的民系,他們自東晉末年起由中原腹地不斷南逃,直至到達當時漢人極少的嶺南山區,遷徙歷史長達上千年。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遷徙是被迫的。漢民族是極重“根”的民族,而遷徙生涯是漂泊的、無根的,為尋求遷徙途中精神的支柱,客家人透過祭祀文化來與傳統的根緊密聯絡在一起。同時,中原傳統文化要求人們“事死如事生”,以及“丟什麼都不能丟祖先”。所以,在先民第一次背井離鄉的時候,由家族中的長子或其他男子掘開祖先的墳墓、拾起殘留的骸骨、裝在準備隨身攜帶的陶罐裡,擔挑肩背而行,因為他們清晰地認識到此一去不知何日是歸期,為了能與祖先永遠在一起,為了便於日後的祭祀,更是為了讓祖先在遷移的過程中能給他們生存的鼓勵與力量、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柱,他們掘祖先墓的勇氣戰勝了禮制思想不能掘墓的傳統思想,以另一種形式詮釋著“……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的孝道。此外,在漫長而毫無結果的艱苦跋涉中,客家先民披荊斬棘、風餐露宿,儘管團結奮鬥、自強不息,仍不可避免地會有老弱病殘者往往倒斃於遷徙途中。對於無家可歸的南遷之民來說,遷徙的特點導致生者無安定之所,死者亦無葬身之地,於是第一次埋葬草率而匆忙,這在他們看來是對祖先的極度不尊重。所以,等到安定下來之後再尋找途中親人的骸骨,帶到新居地進行隆重的二次葬。逃亡戰亂的生活陰影像揮之不去的烏雲縈繞在客家人的心頭,他們時刻不敢放鬆警惕,既要提防遷移途中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所出現的豺狼猛豹,又要想著戰亂中如何更好地保全家族的生命和利益,危機感因此而生。

  其次,客家民系惡劣的生存環境逼就了客家人的危機意識。儘管客家人歷經千辛萬苦由北而南輾轉反覆而到福建、江西、廣東等社會相對穩定平安之地,但等他們到達時,富饒之處早有先到者佔領,他們只有躲到山多田少、土地貧瘠的偏僻山區。正是由於客家地區總體上山地多,平原地少,可耕種地更少,人多地貧的人地矛盾因而很快突顯出來;也正是人地矛盾的不斷升級加劇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如客家人與當地土著人、客家人內部不同家族間,對於土地、水源、山林等有限自然生存資源的爭奪便在所難免,有時還愈演愈烈。這方面的記載在客家地區的文獻中連篇累牘。但基於中原祖訓的教導,客家人在對爭奪資源的方式上,並不一味地採用武力,他們認為風水也是一種有力而且相對“文明”的鬥爭方式,以謀求生存與發展的更好空間。惡劣的生存環境使得客家人生活步履維艱,困境中的客家人需要一種強有力的心理支撐,二次葬即是這種支撐。他們透過對風水的改變來試圖達到自己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如科舉功名等)等的改變。而對風水的改變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改變祖墳的地址,即二次葬對風水具有重大的影響。因而,崇尚喪葬禮儀的客家人無疑對二次葬,無論是在選址還是在擇時乃至在方式上都進行了極至的發揮。在這種連生存空間都要不斷地努力而艱難地去創造與維繫的社會環境下,客家人不可能享受安逸的生活,危機意識也就無時不在、無處不在,並且代代延承。

  三、客家民系風水觀念的直觀表現

  風水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經過歷代的發展完備,到宋代逐漸形成兩大流派和體系: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氣派。江西派和福建派均流行於我國南方地區,但比較而言,福建派僅傳於浙中,用之者鮮,而由楊筠松所創立的江西派以陰宅理論為主,廣泛流傳於江西、廣東、福建等省區,這正是客家人聚居之處。

  客家地區風水何以如此盛行?何曉昕先生指出:“東南多山多水,風土溫潤,有‘山澤多藏背,土風清且嘉’之美稱,其巍峨的山脈,起伏的丘陵為風水新理論的誕生提供了實驗地……”。而客家聚居地正是處於這種藏風聚氣的有利的風水地勢中,這種絕佳的地理環境為風水師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和發揮場所,進一步推動了風水理論的發展。此外客家先祖南遷之時正是中原風水盛行之時,待客家人到達南方定居之後,便將中原這種對待天地人三才思想的風水理論在實踐生活中加以發揮。因而,風水文化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內容,它滲透並影響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客家建築後廣為種植的風水林是客家人風水最大原則“山環水抱必有氣”的一種具體體現,又如粵東圍龍屋前的池塘即是風水中朱雀形象。而二次葬正是作為祖先、自然環境與生者三者之間有效的連線體,其習俗得以延承和發揮。陽宅尚且受到如此重視,受以陰宅理論為主的江西派風水觀影響至深的客家人,他們對陰宅的相看更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而客家二次葬則是對風水觀念的最直接的表現形式之一。客家民系注重風水在二次葬葬俗上表現在兩方面。

  一、當家庭中出現什麼不吉祥的事情,總是要請“風水先生”來看看,眾多的祖墳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重要的考察物件,風水先生也總能從中挑剔出某個或某些祖墳存在的風水問題,然後建議主人遷葬。正如民國《上杭縣誌·禮俗志》卷二十所載:“……為禍福所感動,歸咎於先墳,有一遷再遷屢遷者。”

  二、對二次葬的地點、時間、儀式等很講究。地點的選擇尤其重要,他們認為否能為祖宗墳塋覓得風水寶地,對子孫後代的興旺發達關係甚大。

  客家人所強調的風水寶地要義有三:

  一是要有龍勢。即山脈綿延起伏、層巒疊嶂、羅列有序、奔騰有勢等;來龍之勢的大小主導著富貴的等級及人丁的興旺。

  二是要有局。即對景羅列各峰,灣環回託,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應為基地所用;局主導功名官祿。

  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對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衝基地,而是水口迴環帶水;水主財路。因此,為尋得風水寶地,他們寧願等上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若一時間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間巖穴或田頭地坎,以待日後安葬。這種暫時寄存“金盎”,俗稱“寄巖子”。在州志、府志、家譜等中這類記載比比皆是。據明代嘉靖年間《惠州府志》記載:“長樂、和平滋不忍棄親於土之說,有停柩期年、三年而後葬者,或葬不數年,惑於風水,啟土易棺,火化而改葬者。”再如興寧,“納骨於瓦瓶,名曰金瓶,遷葬而之它……亦惑於地師,數數易。……”到了清代,這種風氣更是盛極一時。《嘉應州志》記載:“葬數年必啟視,洗骨,貯以瓦罐。至數百年遠祖,猶為洗視,或屢經起遷,遺骸、殘蝕止於數片,仍轉徙不已。甚且聽信堪輿,營謀吉穴。”清人張新泰《粵遊小志》載:嘉應州一帶:“粵俗惑於風水……乃有既葬後,或十年或十餘年復出諸土,破棺撿骨,謂之洗金。”由上述引文可以看出,風水原因是客家二次葬不可忽略的原因。在如臺灣客家人的二次葬甚至被稱為“撿風水”,在梅縣丙村二次葬也被稱為“做風水”。由此可見,風水觀念對客家葬俗,尤其是二次葬的影響之深。


情人節節日文化

  約會   情人節的晚餐約會通常代表了情侶關係的發展關鍵。   美國:男性在這一天向他的女性朋友說“情人節快樂”已經沒有特別的感情關係,而逐漸演變為有如公開場合的打招呼的形式。但男性較少在公開場合對另一位男性如此打招呼。   英國:從17世紀開始,情人節變得普遍。   日本:女性送巧克力給她喜歡的男性,而男 ...

世界各地七夕文化

  日本——與愛情無關   日本的“七夕節”源自中國,延續了“乞巧”的風俗與習慣,現已成為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原本是陰曆七月初七,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廢除了農曆,所以現在日本的七夕節,是每年陽曆7月7日。   日本七夕節主要不是用來祈禱得到愛情,而是祈求姑娘們能擁有一身好手藝。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 ...

湯圓文化起源

    湯圓起源傳說   一說春秋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 ...

春節的由來及文化習俗

  一、春節簡介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

生肖豬的有什麼文化意義

  在人們的心目中,豬恐怕是最老實的家畜,它不象狗那樣精靈,懂得主子的心思,跟隨主人前後,極盡討好之能事。而豬長著一副圓乎乎,胖敦敦的憨厚相,吃了就睡,餓了就吃,顯得老實本分。豬的懶惰在動物是出了名的,豬之所以在所有家畜中是長得最快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活動少。除進食的過程中活動活動外,豬難得有做什麼大運動量 ...

兔有什麼象徵文化

  “兔”在中國是一個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與人類的生命、人們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連。   “兔”,是動物兔的象形字。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說:“兔,獸名,像距後其尾形。”其甲骨文、篆文描畫的正是“兔”的長耳短尾的形象。   由“兔”字派生出的漢字並不多,但都很有特點。   例如,“逸”是一個會意 ...

生肖猴的文化“望猴生義”

  “猴”本來就是“候”也同“侯”   “候”的原義為“伺望,觀察”,是猴性機靈聰明的一種表現。古人說,猴,候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於候者也。也就是說,猿猴生性聰明警覺,善於識別獵手的誘餌,發現食物並不輕易去取,觀望探察甚久,感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   “侯”,是對美猴的稱讚,引申為一種美。《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