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什麼是殯葬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浸水擰乾三遭,稱“三把”。一把抹頭臉,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腳腿。淨身亦稱“洗喪”。

  換衣:給亡者換上乾淨衣褲鞋襪。若是青壯年夭折上有父母者,手臂上應戴黑紗;老年人的褲帶用白棉線合股系扎,合股線的支數以其年齡而定,老年人換衣稱“穿壽衣”。

  開弔;將亡者抬上靈床,置於靈堂的白布帳幔之後。供桌上置燭臺香盆和死者遺像。直系親屬的女眷一邊哭一邊訴說死者生平,內容多為敘述死者一生中所經魔磨難,聲調哀婉動人,悽切悲慟,稱“哭靈”。親友前來祭奠,進門前先放一掛爆竹,喪家亦燃放爆竹以示應答。弔客上香,通常以三炷為限,或鞠躬致禮,或跪拜叩頭,皆由死者親屬中的男性直系晚輩在靈堂左側跪拜答謝,稱“孝子謝”。停靈時間以單數為限,三日、五日或七日不等。開弔期間,有的延請僧、道做法事以超度亡魂;夜間還聘邀專門的民間藝人來唱“喪鼓”,其鼓詞多為民間神話故事。弔客所送“祭儀”多為布料,須寫好挽籤懸掛於靈堂兩側,稱為“掛祭帳”。

  出殯:即送亡者前往墓地,抬死者上路之始,稱為“起靈”, 起靈時,孝子需將焚化紙錢的瓦罐擲碎在靈堂供桌之前,稱為“甩盆”。抬靈床多為八名精壯漢子,死者親屬須排除在外。出殯亦稱:“送葬”,有的請道士執桃木劍在前“開路”,孝子則披麻戴孝躬行於靈床(或靈柩)前引導,眾至親好友一路將其送至墓地。送葬佇列行進途中,有親友在道旁設香案“路祭”的,孝子須下跪答禮。

  設靈與圓墳:亡者落葬後,家中應設靈位於廳堂左側,稱“設靈”;三日後親人去墳前祭掃,稱為“圓墳”。以死者去世之日算起,親人在每一個第七日應在靈位前點燭燃香,舉行祭奠儀式,到第五個“七日”為止,稱為“做五七”。三年孝滿,遂將靈位焚化,謂之“除靈”。

什麼是殯葬

  殯葬是人類自然的淘汰,是對死者遺體進行處理的文明形式,是社會發燕尾服的產物,也是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殯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詞。"殯"一作停柩解,如《禮記》:"夏后氏葬於東階之上"、"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周人殯於兩階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三月之殯"。"葬"作藏解,如《禮記》:"國子高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於衣,槨周於棺,土周於槨。"現在的殯葬指的是處理死者遺體的方法和對死者哀悼形式,包括髮訃告、向遺體告別、開追悼會、致悼詞、送花圈輓聯、出殯送葬、安葬、安放骨灰盒等一系列的喪葬事項。

  在一面多萬年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祖國遼闊富饒的土地上,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生活活動的擴大,原始人群逐漸被一種固定的生活集體所代替,出現了氏族公社的社會組織。在公社內部沒有人剝削人作人壓迫人的現象,沒有貧富不均,每個成員地位是平等的。反映在喪葬問題上極為簡單,如一個成員去世後,後人不忍見死者遺體腐壞,用柴草蓋上,埋在野外,既不挖墳墓,也沒有禮儀。隨著社會進步人們採用了土葬。

  2、 我國喪葬習俗的演變形成

  中國原始社會時期,逐漸產生了宗教迷信靈魂不死的觀念,過去沒有親人死後埋葬的習慣。自產生髮靈魂不死的觀念以後,就有了埋葬親人的習俗。唐杜氏《通典》說太古時代凶禮中規定?quot;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棺槨"。在半坡遺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頭朝西,表示靈魂寄託西方的意思。這種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觀念,在我國母系氏族就產生了。到了奴隸社會時期,厚葬之風和迷信活動更加盛行,奴隸主階級為利用宗教迷信維持其統治,大力提倡對凶禮的習俗,甚至把奴隸也作為祭品殺掉,作為殉葬品埋掉。商周時期制定了"貴賤有儀,上下有等"的葬制,無子、諸侯、大夫、士及一般奴隸主死了,在殮、殯祭上從時間、儀式棺槨到殉葬品都有等級區分,而奴隸則只?quot;舉而委之"或當殉葬品活活埋掉,如古侯家莊西北岡發現的大墓,墓 室面積三百多平方米,深達12米,墓室中埋有執戈的奴隸和狗。棺室雕花飾紋,擺滿了珍貴服飾器物。槨項排放著商王的兵器和儀仗執器奴隸、男女侍從奴隸,還有兒童和供玩的狗猴等動物。象這樣的大墓一般要殺生殉、殺祭三四百人,這種奢華、浪費、殘酷的殺葬陪葬實在令人髮指。

殯葬園林文態建設

  殯葬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園區的園林建設不能只講生態而忽視文化,在重視生態環境的同時應與文態建設相結合,使園區建設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園林文態建設”的提出,給殯葬園區園林建設指明方向並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 一、殯葬園林文態建設的含義園林文態與園林生態相對應,是指人文關係所創造的園林空間的表達方式,是園林蘊含的文化內涵。園林是以有植物並可以提供遊憩為特徵,主要由積澱瞭如歷史、文化等諸多資訊內容的不同風景單元及其有機組合為主要構成形式的所謂理想的生活境域。園林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綜合了歷史、哲學、建築、藝術、文學等多種學科的成就,凝結了人類文明和智慧。中國園林“發於商周成於漢,躍於宋而峰於明清”,從它產生之時就蘊含了人類文化的結晶,而近代、現代園林更是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

  殯葬園林豐富的文化內涵可以從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1. 殯葬園林是歷史文化的載體

  中國傳統園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的發展印證了一個時代的歷史變遷和文化興衰。不同歷史時代其文化迥異,反映在園林中,不同歷史時期的園林由於受到當時文化思潮和審美情趣的影響,表現了不同的園林風格和造景手法。作為一種載體,它客觀而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曆代王朝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經濟的興衰和工程技術的水平,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自然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演變,蘊含了儒、釋、道等哲學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詩、山水畫等傳統藝術的影響。中國古代神話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和黃帝所居的“懸圃”都描繪成景色優美的花園,這正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它抒發了中華民族對自然和美好生活環境的嚮往與熱愛。

  中國古典園林極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氣勢宏偉,山水縈迴,花木繁茂,建築華麗厚重”的皇家園林,“小巧玲瓏,幽靜隱逸,舊時達官貴人可居、可憩、可遊”的第宅園林,“隱於深山幽谷之中,香菸繚繞,晨鐘暮鼓,誦經陣陣,塔鈴聲聲”的寺觀園林,無一不折射出歷史的光芒。殯葬園林作為中國園林的組成部分,同樣能折射出一定的殯葬歷史文化。

  2. 殯葬園林是地域文化的體現中華民族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差異,不但形成了各地區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園林植物,也造就了不同的人文精神,因而園林也具有了豐富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國南北園林、中外園林的不同風格就是這種地域文化差異的體現。風格是在自然基礎上的文態環境創造,是後天人為的,離不開自然的生態環境。如北方山水以剛勁雄厚的自然風格居多,南方則以青山綠水、秀美柔和的自然風格為主。殯葬園林地域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社會歷史和現實的外化,由視覺形象反映出來並給人以視覺心理感受。

  傳統園林民族風格即我們民族文化、時代精神、地方特色以及造園家個性在園林作品中的表現,只有具有民族色彩意義的才能具有國際意義,也才能得到昌盛。民族的文化特性決定著園林民族風格,園林風格的形成主要受制於審美理想、審美機制及表現方法,這些都受到民族思想觀念的支配。中國園林既是“倫理園”,又是“自然園”,殯葬園林應該把握住中國傳統的殯葬文化,反映出孝道、厚養薄葬等主題,更應該符合當代殯葬改革的精神。

  人類生存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區域,所形成的殯葬園林文化必然有所不同,以區域性差別的標準來劃分殯葬園林文化總體,就有不同的殯葬園林文化型別。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使不同區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殯葬園林認識觀,當人類文化之力有了較大的增強之後,在一般的、原有的殯葬園林自然觀裡又逐漸加入了填補自然觀空缺的宗教文化意識觀念,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殯葬園林文化的思想意識觀念。

  3. 殯葬園林是精神文化的寄託中國園林講究“寄情山水”,將人的精神活動融入園林中,透過對景觀的想像、延伸和昇華,達到對人生哲理的領悟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從而產生園林的意境美。

  園林是一種文化現象,中國園林藝術是祖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為它與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的佛家思想、道家思想、儒家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並以景象這一獨特的形式體現、抒發這些樸素的哲學觀點和傳統思想。

  園林文化是人類在一定的物質生活條件滿足之後的精神生活的高層次的追求,這種追求(或需求),不僅推動了園林的發展,而且提高了人們的素質。園林的功能,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殯葬園林在完善物質功能的前提下,要著重提高園林的精神功能,以透過這種潛在的精神力量推進殯葬改革。

  二、殯葬園林文態建設的途徑園林是物化的精神或精神的物化,園林文化是一種境界文化資訊,它透過生境的營造、環境的改造、意境的創造架起物質轉化為精神的橋樑。人們到殯葬園區,不是為了獲得某種物質,而是為了獲得一種精神的資訊、物質的文化。只有包含了深厚文化底蘊的園林才能享有經久不衰的魅力,園林文態建設,就是在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園林的文化內涵,營造園林文化氣息,使之更具內在的韻味。

  傳統文化是一個包含著過去、現在和未來整個時間維度上的開放系統。在當今的殯葬園林建設中,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雙重內容:其一是以現存的、定型的殯葬園林文化為核心,對園林景觀進行再現和挖掘,旨在溝通人們在園林中的意境感受,陶冶情趣,傳播歷史文化。其二是使“傳統”帶著新的現代的“民族文化心理結構”,在新園林中得以實現。殯葬園區的園林綠化是“形”,而殯葬園林文化是“神”,殯葬園區的園林綠化除了美化環境、改善生態外,更應體現出殯葬特點,透過形神兼備的設計,使其人文特點、行業特點透過綠化的外部表現體現出來。

  殯葬園林文化可以藉助植物本身的“比德”來傳遞。例如殯葬園區以教師為主的安葬區,可以配以人性化的桃、李等植物進行合理配置。任何一種行為都要以一定的思想觀念為指導,而任何一種建設行為都在貫徹著一種思想文化觀念。殯葬園林建設必須著眼於現在,放眼於未來,要在“現代”上做文章,力求新意,既有傳統的內涵,又富於時代感。

  殯葬園林文態建設途徑很多,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殯葬園林建設要突出“殯葬文化品位”人們總是懷念過去、研究過去並延續著融入人類文化感情的歷史文脈而繼承文化,殯葬園林除了注重傳統的文化品位外,還要與歷史遺蹟和古樹名木等人文景觀的保護和開發結合起來,將古樹名木、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等納入殯葬園林的系統規劃之中,突出園林的歷史文化背景,從中汲取靈感,提煉主題,寓傳統文化於殯葬園林。

  現代園林文化的基點是“創造”,關鍵是“品位”,我們要在把握園林文化性質的前提下,創造出適應時代特點和人民需要的高水平的精品園林文化。任何空間藝術的問題,其本質都是文化問題,佈局、建築、道路、綠化等都是某一種文化在空間上的投影,都具有相應的文化意義,我們只有認清殯葬園林空間表現出的文化特性,才能把握其文化脈絡。園林不是園和林的混合體,而是以植物為主體的藝術境界,其中植物造景藝術是園林文化的核心,山水建築是構成園林文化的重要因素,園林建築小品也蘊含著一定的文化意韻。中國園林的植物配置要特別注重植物的物質特性及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賦予的文化意蘊。植物的物質特性包括其色、香、形,以及自然聲息和光線作用於花草樹木而產生的藝術效果,花草樹木有斑斕之色彩,馨香之氣息,多姿之形態,風拂樹葉雨打芭蕉之聲,陽光月光下的樹木婆娑之影,這一切訴諸感官,給人予視覺、嗅覺、聽覺和觸覺之美。

  中國園林植物不同凡響之處還在於其文化象徵意義。“借景生情”或“託物言志”,將人的思想感情寓於園林景觀和花草樹木中,結合詞曲詩賦,產生高於自然景觀之外的人生感悟和園林意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許多植物被認作高尚品質和高潔情操的象徵,擬人化了的花草樹木皆有情,其文化意蘊深化了植物美。如編籬種菊取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意,象徵著簡樸淡泊的生活之道。

  中國古典園林的植物配置兼顧了植物的神形之美,是植物自然美和象徵寓意美的藝術組合。另外運用雕塑、園林小品等藝術表現形式可突出主題,讓遊人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領悟設計者所要表達的文化思想。

  2. 殯葬園林建設要突破時空界限。園林是多維空間,而殯葬園林建設更要突破時空界限,將傳統的造園理論、造景手法運用於現代園林之中,使人們在殯葬活動或透過對園林的欣賞時聯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或故人之情。從規劃角度來說,殯葬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是提供一個與殯葬活動相適宜的環境,提高殯葬園區的(商業,文化,生態)價值。

  景觀設計本質上是在土地上建立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即在充分認識自然功能的基礎上,透過改造、管理、保護、修復,使自然更宜人。真正的現代化是自然和文化的天人合一,用最少的投入,最簡單的維護,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原有特色,達到設計與當地風土人情、文化氛圍相融合的境界。在進行景觀設計時,首先要考慮與周圍的景觀相融合,分析場地自然形成的過程,如生物、生態條件、土壤條件、周圍的山水格局、現狀的植被情況等諸多問題;其次要進行系統的自然背景分析,然後再做整體設計分析。

  景觀設計必須尊重地方文化,因為文化是地方的一個文脈,它是長期與自然適應、人與人之間適應而形成的一整套賦予這塊土地的含義。以生態學理論規劃造景,要貫徹以人為本的人文原則,處處從殯葬活動者的角度出發,設計並創造出順應殯葬活動者情趣、便於殯葬活動的空間。除考慮殯葬功能外,還要考慮到其園林功能,設計出自然化、藝術化的園林環境,創造出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活動內容、服務設施完備的殯葬園林。充分認識和確定人的主體地位和人與自然的雙向互動關係,強調把關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體體現在殯葬園林空間的創造中,以適應不同階層、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市民的多樣化需求。突出個性創造的特色即一處環境的規劃與其他環境有不同的本質和外部特徵,這種特徵能為人們生理、心理所認知和感受,具有特定的地方、時代特色,並且與人們生活緊密結合。

  文化性空間每一個時代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特性,現代高科技文化完全可以體現在殯葬園區的空間文化形態上,殯葬園林設計者應透過殯葬園林環境表達現代高科技文化內容,以獨特的空間格局、建築形象、園林材料等為載體,傳遞獨特的殯葬文化。文化性空間把觀賞者內心世界同景觀的文化內涵相互交融,使觀者真正融於景觀之中。景觀在形成自己主題文化內容的同時,更兼環境特色,突出強烈的文化氛圍。在殯葬園林景觀中,要有反映殯葬文化的空間,以體現出殯葬園林特色。

  植物種植設計在景觀意境以及傳統文化意韻的資訊傳遞中有著獨特的作用,透過樹影、聲響、葉色等傳遞風、月、雲等自然的資訊,植物材料在滿足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可以營造獨特的文化、意境空間,例如殯葬園區選用個性較強的常綠針葉樹透過種植點的經營進行意境創造,產生靜態或半靜態空間。

  殯葬園林環境的設計既要尊重傳統,繼承文脈,又要反映時代的特徵,有所創新和發展。一是生態性要求景觀在功能上維護或不破壞生態平衡,在形式上應和原有的自然景觀及人文景觀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殯葬園區作為特殊的感情交流場所,其景觀應充滿人情味並體現地方特色。具有時尚內容的空間環境,往往給觀者耳目一新的感受,觀者在觀賞、品味景觀的同時可以體會時代的發展。因此在景觀處理、設計手法、空間處理、構築物材料、植物景觀的應用等方面都具有時尚性或超時尚性。

  例如殯葬園區的廣場,處理景觀構成諸要素時,採用極強的時尚性觀念,小品採用具有時尚特點的張拉膜亭,並形成不同層次變化的組合;採用的嵌草鋪裝上點綴造型新穎組合座凳,美國BOSS音箱(形成背景音樂),修剪的流線龍柏組合、蜀檜垂直造型等亦極具時尚性;把地坪看作一張綠色的畫紙,在其上用植物材料作立體畫,由色彩斑駁的花灌木組合成立體景觀,其體態、線條的設計所構成的空間體積可表現出隨意和浪漫,其藝術魅力是用大自然提供的植物材料來創作的空間藝術,芳草如茵的底面,色彩斑斕的花叢,伴隨著作響的音樂噴泉等等;在邊緣設計上,不宜用硬質欄杆或植物樹籬分隔,在邊緣區域性散植灌木花叢,以示空間的分隔,標誌著園區的平易親切。

  殯葬園林具有社會美,它透過建築群、交通網、園林綠地系統等的建設和設定,重新組合了自然空間,形成多種多樣的環境,園區環境中自然的、社會的物質文化空間,除了以多姿多彩的動態和靜態的形式美展示它們的丰姿之外,還浸潤著歷史的、現實的、民族的、地區的極其豐厚的文化內涵。殯葬園區環境美的文化,其特徵既取決於城市文化的總特徵,又具有獨特性,現代殯葬園區環境美是自然美、社會美、技術美、藝術美等多因素、多層次的有機融合,具有綜合性和整體性,因而現代殯葬園區美文化必然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環境藝術的高度融合,是中國殯葬文化形象的再現。殯葬園林文化具有濃厚的群眾性,因此要面向群眾,以一種文明、高層次的管理來實現它的功能,要把握文化定位和自身特色,殯葬園區是社會的產物,在建造過程中受歷史、地域、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確立各自的文化定位,形成不同的風格和特色,這種文化定位、風格和特色是每個殯葬園區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而要始終把握其文化定位和自身特色。

  3. 殯葬園林要體現出現代化現代科學的進步,新材料、新結構、新技術、新工藝的發展,為造園的革新提供了新的因素,將現代科技和材料融入園林,可展現時代的技術水平和特色。

  目前世界上傳統材料已有幾十萬種,而新材料的品種正以每年約5%的速度增長,園林設計者應竭盡所能提高園林的科技含量,引用或開發諸多新技術、新材料武裝園林。現代的殯葬園林為人們提供的不應該僅僅是殯葬和觀景的功能,而應該運用新技術創造讓人們能參與活動的新內容。園林不僅可以採用粉牆黛瓦建設,同樣也可以運用玻璃和不鏽鋼等現代材料來表現。園林的路燈可採用節能、抗老化、防爆的聚酸酯球形燈,光線柔和,造型別致。園路表面可採用強化水泥模擬地坪路面等造園的新興材料。運用現代的結構手段同樣能創造出像古典園林傳統木構體系那樣靈活多變、滲透流動的空間,各種新裝飾材料的質感和色彩也有助於現代園林輕快明朗的性格。

  新技藝和新材料在園林建築的造型、結構、裝修等方面也創造了許多的表達手段,如用鋼筋混凝土也可作懸挑結構,取得視線開闊,造型簡潔的景緻,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代替一定量的天然景石構造出假山和山石小品,如園林遊廊,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代替以往木結構,在形、神、勢方面仍能保持著傳統遊的特色,負起在景觀上組景、借景和劃分空間的良好作用。在現代造園中,利用科學裝置成就也能創造出奇特景觀,如人工海濤、人造雲霧等,為現代園林增加了富有吸引力的活動專案。

  現代光、聲技術的發展也大大豐富了新穎園林景緻,如各種聲控噴泉和水幕所成的美妙聲調旋律;利用電子技術把靜止的內蘊美的藝術創作變為新穎、活躍、充滿動態的“動感雕塑”是把振動原理、閃光照明、回饋控制系統三種技術結合起來創造成的,它能在遊客的參與下作出反應,創造出種種不同的視覺形象,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光影變幻和奇妙的投影光束,把人們帶入神話般的境界。在水池汀步中設踏泉,當遊客腳踏時即會噴水,饒有情趣。

  三、殯葬園林文態建設的前景

  沒有正確的思想觀念,就不可能有正確的行為。觀念就是一種文化,只有“深刻理解園林的文化屬性,充分掌握園林的文化內涵,突出強調園林文化的意義和作用”,才能進一步明確“園林綠化是人類渴望自然環境,親和自然環境的生物屬性的文化體,這種文化現象是圍繞環境開展的”,我們只有追求園林的完美空間形式,賦予園林建設與管理以濃厚的精神文化色彩和科學技術成分,才能創造出新時代的園林文化。中國已經加入了WTO組織,中國這個文明古國正逐步走向世界,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中國園林肩負著向世界傳播文化的重要使命。

  中國園林要走向世界,必須牢牢把握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吸取養分並賦予時代的精神,將現代最新科技成果應用於園林建設中,提高園林的科技含量,在生態建設的基礎上深化園林文化內涵,提高園林文化品味,使中國園林這顆東方明珠在世界園林寶庫中更加璀璨奪目。殯葬園林作為現代園林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園林文態建設,是時代賦予我們殯葬工作者的責任


殯葬改革與農民利益

  [內容提要] 殯葬改革是一種政府行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全國雖然還沒有一刀切地進行,但從部分走在前列的省市情況來看,城鄉差別完全取消的現象已經普遍存在。如何保證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條件下的民眾,在殯葬改革過程中不會完全被剝奪葬法的選擇權和在經濟上因政策而受到損失,這是殯葬改革者必須思考和應對的問題。 ...

涇縣茂林殯葬習俗

  皖南涇縣茂林一帶,老古話說“生個人容易,死個人難”,此話一點不假。從壽終正寢到入土為安再到服孝掛錢,禮數多多。據說循禮隨俗,子孫興旺。倘若逾矩,恐不利家人。   當然,對非正常死亡的後事處理,除特殊情形者,一般從簡。不提。   六十個“花甲子”以上者病逝,稱“登仙”或“打百年”。七老八十高齡者去世治喪,稱 ...

荊楚民間殯葬習俗

  荊楚民間舊時殯葬習俗,從亡者停止呼吸時始,即有一套完整的程式,它們依次為:   【燒“落氣紙”】即死者直系親屬,在已經確認死者亡故之際,便置一瓦盆於靈床前,在盆中焚燒冥鈔或紙錢,意為讓亡魂“持幣上路”。   【淨身】由死者直系親屬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給死者擦淨軀體,通常以“三袱子”為限,即抹拭時將布帕 ...

2021年12月殯葬黃道吉日 2021年12月哪天適合殯葬

  殯葬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內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那麼2021年12月殯葬黃道吉日有哪些?2021年12月哪天適合殯葬呢?2021年12月殯葬吉日共有7天,下面就一起跟小編來看看2021年12月的殯葬吉日:   2021年12月1日 星期三   農曆:二零二一年十月月廿七 屬牛   歲次:辛丑年 己亥月 癸未日 ...

202x年1月殯葬黃道吉日 202x年1月哪天適合殯葬

  殯葬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內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那麼2022年1月殯葬黃道吉日有哪些?2022年1月哪天適合殯葬呢?2022年1月殯葬吉日共有9天,下面就一起跟小編來看看2022年1月的殯葬吉日:   2022年1月5日 星期三   農曆:二零二一年臘月月初三 屬牛   歲次:辛丑年 庚子月 戊午日歲煞北   ...

202x年3月殯葬黃道吉日 202x年3月哪天適合殯葬

  殯葬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內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那麼2022年3月殯葬黃道吉日有哪些?2022年3月哪天適合殯葬呢?2022年3月殯葬吉日共有8天,下面就一起跟小編來看看2022年3月的殯葬吉日:   2022年3月1日 星期二   農曆:二零二二年正月月廿九 屬虎   歲次:壬寅年 壬寅月 癸丑日歲煞東   ...

殯葬風水講究

  1、殯葬風水地形   風水中既有龍穴寶地,也有窮山惡水。好的墳地周圍應該擁有出色的山水環境。   例如墳地後方以及左右兩邊都有較高的山勢,而正前方則有一條活水流動,如此一來就可以形成依山傍水的良好風水格局。   相反如果水為死水,山為亂石崗的話,那麼對於墳地風水的破壞將會是致命的。   2、殯葬風水光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