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仁義禮智信的含義

仁義禮智信孝是什麼含義

  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仁,是指仁人、愛人、仁愛。自孔子倡導“仁”學以來,“仁”成為中華民族的“共德”和“恆德”。孔子把“仁”作為個人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把“愛人”作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歸仁”作為最高的社會道德理想。

  義,是指大義、正義、公平、公正、公道。中華傳統文化把“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標和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崇高的道德表現。

  禮,是指明禮、禮貌、禮讓、禮節、禮儀、禮制。“禮”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突出精神,是社會交往之道。

  智,是指知者、明智、智慧、機智。“智”通“知”。中國古代思想家賦予“智”以豐富的道德和內涵。

  信,是指誠信、信任。“信”是立身之道、興業之道、治世之道。誠信求和。

  孝,是指孝心、孝敬、孝道。主要是對父母、長輩之“孝”,強調長幼有序。孔子首創私學,把“孝”放在教學首位,說“孝”是道德的根本。

仁義禮智信的含義

  1、仁義禮智信,漢語詞彙,是儒家提倡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出自《孟子·告子上》,為歷代儒客推崇。

  2、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

  3、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見得思義,不因果濫取不義之財物。

  4、禮:禮者,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證也,人事之儀則也。進退周旋得其體,乃是正人身之法也。

  5、智:智者,知也,無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發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為智也。

  6、信:信者,信字從人言,言非曰,乃有定之文也,以今之概念定義可解為“學說”、“思想”。信與知對立,知宜者唯宜以行,不知宜者從他人言而信,進而守禮以近仁。

仁義禮智信的含義是什麼

  1、“仁”:以人為本,人性關懷。

  “仁”的基本含義就是孔子所說的“愛人”,孟子所說的“惻隱之心”、“不忍之心”,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人對於同類生命的基本同情和關懷。

  提倡“仁”的道德,就是要以人為本,把人當作人來對待,就是在確認自己是人的同時也承認他人是人,而人與人在天命之性和生命價值上是平等的。

  2、“義”:公平正義,堅守原則。

  “義”本來含義是適宜。作為倫理學範疇的“義”,是指一個社會里公認為適宜的、應該的道德行為準則。“義”的原則往往也會以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所以也是一定社會的法律前提。

  3、“禮”:恭敬尊重,禮儀文明。

  古代所謂“禮”是一系列程式化、儀文化規則,內容十分龐雜,既包括國家的典章制度,也包括宗教儀式、社會習俗、禮儀規範。

  在封建時代,禮的許多具體內容,實際上強化著上下尊卑的封建等級觀念,但是禮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促進人對人的恭敬與尊重,協調人際關係和睦,倡導言談舉止的文明禮貌,這些功能和作用,當代社會也仍然需要。

  4、“智”:崇尚知識,追求真理。

  “智”通常又寫作“知”,既作動詞指認知,又作名詞指知識、智慧。儒家把“智”列為“五常”之一,認為追求知識,增長聰明智慧,也是人生一個重要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對於知識和智慧的尊重。

  儒家相信,人有認識事物的能力,而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認識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人類所認識的事物,而沒有不可以被人所認識的事物。掌握知識並善於思考的人,就可能成為“智者”。“智者”不僅知識豐富,而且聰明智慧。

  5、“信”:忠於職責,誠實守信。

  所謂“信”,即誠信,意思是對自己的承諾過的事情負責任。儒家把誠信作為人的基本道德,孔子說與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治理國家要“敬事而信”。君子應當言行一致,誠實篤信。


儒家思想精華:仁義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   “禮”,是指禮儀、禮 ...

仁義分別為什麼意思

  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1、仁以愛人為核心,義以尊賢為核心,禮就是對仁和義的具體規定。   2、智者,知道日常的東西,把平時生活中的東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

三字經所倡導的仁義

  “仁義禮智信”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   儒家“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與五行說“金木水火土”,古人創作的“梅花篆字”梅報五福的“平安、健康、幸福、快樂、長壽”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

關於仁義這幾個小故事

  1、古時侯,有個叫尾生的男子和心上人在橋下約會,等到河水上漲,女子還沒有來,尾生為了不失信,抱住橋柱而被河水淹死。或許在今天看來,尾生的行為未免迂腐,不會變通以適應不同的環境。但正是這種“愚蠢”,正是這種天真的“守諾”,讓我們認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誠信,讓見利忘義的人汗顏。   2、時至今日,誠信已經再一次 ...

仁義天地君親師是什麼意思

  前面五個字是為人的行為準則:仁即為仁慈、義即為義氣、禮即為禮貌、智即為才智、信即為誠信。   後面五個字是必須敬重之物:天即為上天、地即為大地、君即為君主、親即為父母、師即為老師。 ...

仁義此五常不容紊的解譯

  此句出自三字經。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句意為:仁愛,公正,禮貌,明智,守信,叫做五常,也就是做人的五條準則。這五條準則要努力去實行,不許出現紊亂。   仁,指愛心等善良品德。   義,做應當做的事。   禮,指人事禮節。   智,同知,指有才識而明道理。   信,指誠實,信用。   常,天 ...

仁義指什麼

  信就是值誠信守法,一諾千金。信,心裡有什麼話就直說,古人云,言為心聲,人的言論應當是誠實的、真實的、不虛偽的。一個說話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的人,肯定不是重“信”的。孔子將"信"作為“仁”的重要體現,是賢者必備的品德。“仁義禮智信”稱之為“五常”,(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