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仡佬族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仡佬族風俗習慣有哪些 仡佬族當地都過哪些節日

  仡佬族是少數民族之一,這個民族的人口,在少數民族當中屬於比較多的,歷史也十分的悠久。那麼關於仡佬族的風俗習慣,你又瞭解多少,仡佬族當地都過哪些節日,當地有哪些的傳統呢?不妨一起和小編來看看關於仡佬族的風俗介紹吧!

  仡佬族風俗習慣和傳統文化:

  大年: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蟲蟲螞蟻,追亮火蟲,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大年重在燈。

  三月三:山王菩薩生日,有些仡佬族為了還願而祭祀山王。

  清明節:跟祖墳掛青。

  端陽節: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半: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嘗新,祭祀祖先。

  八月節: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於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隊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一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豬、老雞、大鵝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孃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重陽節:一般八月十五,打餈粑,走親戚(送餈粑)。

  小年:一般臘月三十,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晚上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小年重在火

  過年:最早仡佬人根據農作物生長規律以十月為年節,嘉靖《貴州圖經》載,仡佬“每歲以秋收畢日為歲首”。清《安順府志》載,仡佬“以十月為歲首”。清代以來,仡佬族人漸仿漢人以臘月三十至正月初一為過年,原先十月為歲首的習俗漸漸廢止。

  年節時期向後推移,並吸取一些漢族過年禮儀,但仡佬年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少留存下來。各地仡佬族過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體舉行和各家分別進行兩種,但以各家各戶分別進行的多。

  除夕,各戶以豐盛菜餚、酒飯陳列於堂屋神龕前的方桌上,燃香燭紙獻清祖宗後,全家男女老幼歡聚一堂吃團圓飯。

  仡佬節:仡佬族一年之中要過兩個年節,一個是春節,另一個是仡佬年,仡佬年在農曆三月初三過。春節的時間和習俗大致與漢族相同,但有“喂樹”的特殊內容。“喂樹”又被稱為“祭樹”或“拜樹”,起源於仡佬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古樹(大樹)崇拜。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仡佬族,在農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備好米酒、豬肉、鮮魚、糯米飯等供品,帶著紅紙鞭炮,以親友關係相約上山拜樹。見樹後先鳴鞭炮,然後選擇高大粗壯的古樹燒紙焚香跪拜。拜畢給樹“喂”祭品:一人執刀在樹皮上砍3個口子,另一個“喂”些肉飯酒於刀口中,最後用紅紙把刀口封住,給樹除草培土。“喂”飯時針對不同的樹,要對答不同的詞。如對果樹,要說:“餵你飯,結串串;餵你肉,結坨坨”,表示預祝果實累累。“喂”樹之後,人們歡聚宴飲。有些地區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捧著牛心和新米飯祭拜寨旁的神樹“菩薩樹”,祈祝豐年

  吃蟲節:而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蟲節”。這一天,家家飯桌上都擺著幾盤別的風味的菜--油炸蝗蟲、醃酸螞蚱、甜炒蝶蛹、燒炒蚜米泥鰍等。

  還有一些地區把“祭樹”稱為“祭山”,因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熱愛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體物件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樹,它是頑強的生命力的體現。祭祀以村寨為單位,只許成年男子參加。除貢品外,巫師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吃新節:仡佬族每年農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將要收割時,仡佬族便選擇一個日子進行吃新(也叫嘗新),祭祀祖先,感謝祖先的恩德,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祭祀當日,各家主婦到田間摘新糧,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區還殺雞殺豬,甚至殺牛祭天、殺祭地。吃新日這天摘誰家的新糧都不為基諾族的吃新節是在八九月間穀子成熟時舉行。節日早晨,各家到田地裡摘新糧、蔬菜來做,並殺雞祭祀。蒸飯時注意觀看甑子裡冒出的蒸汽的方向:從東方冒出預示子孫興旺;從南方冒出預示豐收;從西方冒出象徵狩獵順利;從北方冒出則是不祥的徵兆。飯菜煮熟後,由家長主持祭祀寨神、鐵匠神、火塘神等諸神。傳說基諾人原來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們的狗帶回一粒谷種,他們將它種下,但是所獲不多,後來一位白髮老人傳給他們種穀子的知識,於是他們收穫了滿倉新米,從此他們才有了過新米節的傳統。

  敬雀節:“雀鳥”為仡佬族民族圖騰,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傳統的“敬雀節”節日,進行祭祀儀式、表演傳統民間技藝等。為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堯上在這一天舉辦2010年“堯上仡佬族敬雀節”。“敬雀節”是仡佬先民世代流傳下來敬奉雀神的崇拜綜合性民俗活動,為仡佬族百姓祈禱子孫發達、家業興旺、五穀豐登的一種祭祀活動。據堯上鄧氏家譜記載,敬雀節至少有300多年曆史,“敬雀節”以“敬雀”為核心,包括了敬雀儲存的生態環境居民建築和動態民俗文化的內容。

  敬雀節上,仡佬族同胞向遊客展示魅力獨具的活動內容:舉行敬雀節祭祀、唱攔路歌、敬攔路酒,表演長號嗩吶、仡佬毛龍、仡佬婚俗、山歌對唱、印象堯上等。開展鬥牛、拉牛、抵槓、掰手腕、抵牙巴勁、捉放活雞等獨具鄉村特色的民族民間競技活動。

仡佬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民間活動是什麼

  全世界有很多不同的民族,在中國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那麼在仡佬族中,他們的傳統節日有哪些呢?仡佬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民間活動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仡佬族的傳統節日

  仡佬族節日一:春節

  春節是仡佬族一年中最大的節日,從正月初一到十五,要舉行各種娛樂活動,比較別緻的有“打花龍”和“打篾雞蛋”。花龍用細篾編成小球,內裝碎碗片和一、二枚銅錢,使其相撞成聲。打的時候,人們聚集在花龍坡上,兩人一組對壘,男女老幼都可參加。

  篾雞蛋比花龍稍大,也是用竹篾編成圓球,裡面塞有稻草。現在,節日裡除這類傳統的文娛活動外,各項球類運動和各種歌舞節目逐漸增多,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農曆十月初一過“牛王節”,屆時做兩塊大糯米餈粑掛在牛角上,牽牛到水邊,讓牛看其影子,然後用糯米粑喂牛。

  仡佬族節日二:祭山節

  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甦,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為單位各自組織。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長房世襲主持;多姓雜處的寨子,則輪流主持,每年由數戶共同當值,用拈鬮方式確定當值者,主持人面對神樹,恭恭敬敬地祭,呼請名山神來享受祭物,並祈禱山神保佑全寨清潔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男子會犁牛打耙、女子會紡紗織布、多生子女。神樹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視為神聖之地,備受愛護,人們不得放牛馬去踐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意進山砍柴割草,客觀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仡佬族節日三:仡佬年

  農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的春節。屆時要準備雞、酒、肉、飯等敬奉山神或秧苗土地。認為敬了這些神就會清吉平安。供品用過以後,就在山上或寨門前聚食。當地仡佬族人民叫做過年,俗稱仡佬年。每年這天吃過早飯後,仡家的男女老少,都要身著嶄新的民族服裝,攜帶著仡佬族特有的五管蘆笙等民族樂器和篾雞蛋(用竹篾編成並用棉花等填充的實心小球)等民族體育器械,以及酒肉飯菜,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埋葬有老祖先墳塋的草坪上。人到齊後,由本族中的首領點放鞭炮和鳴放火銃,表示過年開始。

  接著人們便自由組合,開始進行各種文娛活動。當人們盡情玩樂到下午兩點左右,人們才集中在老祖先墳前祭祖。祭祀時長輩在前,小輩在後,由首領將帶來的10只活雞(公雞5只,母雞5只,每年輪流由10戶人家帶來)死,以血滴入酒中灑地祭奠祖先。祭奠時要用民族語言歌頌祖先“開荒闢草”的功績,祈求祖先保佑子孫多福多壽。祭祖完畢,接著人們又按長幼次序轉移到草坪上,面對山林,敬奉山神和“秧苗土地”。用民族語言祈求山神和“秧苗土地”庇佑仡佬族人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祭祀完畢後,便開始吃年飯。吃年飯時,根據人數分成若干桌,不論年紀大小,只要輩份相同的便坐在一桌。每桌十人,按輩份在草坪上圍蹲成圓圈,輩份高的坐在前排,輩份矮的坐在後排,有幾輩人就擺幾排。每桌用木盆舀一盆雞湯和一盆菜放在圓圈正中,每人互敬一杯酒後即開始吃年飯。吃完年飯後才各自回家。

  仡佬族節日四:吃新節

  農作物初熟,是仡佬族吃新季節,吃新節的時間,和地都不一樣。吃新節前,男女盛裝到村寨附近田埂上摘稻穀、毛稗,次日將谷、稗舂為米粒,集體宰牛1頭。

  第三日清晨以新米粒蒸飯,連同煮熟的牛肉一併祭祖,愐懷先祖開荒闢草之功。祭畢,大家一起分享祀物。所餘牛肉各戶均分帶回,於第四回將其與新米飯一起置於反扣的簸箕上用手抓供各自祖先後,再全家食用。有的地方用六吊穀穗掛在灶角的吊板兩邊,板上墊著糯穀草,草上放直徑約為一尺半大糯米粑及小粑若干,又用粑捏成的倉放板左,犁、耙、牛等放板右,大粑上擺碗、筷、酒杯,按輩分燒香紙跪拜,由家長念請各位祖宗來吃新米飯,保佑全家平安。有的地方的吃新活動是三天。

  頭天下午,各家祭食;次日下午全寨集中下田採谷,大家分工動手將新谷焙乾舂為米,磨豆腐,宰牛,於寨內壩子中祭穀神後集體食用;第三日下午用剩餘食物再會餐一次。吃新節所用穀物,大多數是從自己耕種的田地裡採來的。

  仡佬族節日五:牛王節

  農曆十月一日,是仡佬族的傳統節日“牛王節”。居住在貴州仁懷、遵義一帶的仡佬族,又稱之為“敬牛王菩薩”或“祭牛王”。每到這一天,當地仡佬族人民便要殺雞備酒,點香燃燭燒紙線,在牛廄門前敬牛王菩薩,祈願它保佑耕牛身軀健壯,無病無災。據仡佬族才人說,這一天是為牛做壽,酬謝耕牛對仡佬人民所作的貢獻。養牛人的家,到了這一天都要停止使役,讓牛在家休息,並把牛廄收拾得乾乾淨淨,墊上厚厚的軟草,用最好的牧草和飼料喂牛。

  同時,還要用上等糯米打兩個餈粑,分別掛在牛的兩隻角上,再把牛牽到水邊,讓它從水中照見自己的影子。然後取下餈粑,給牛吃掉,說這是替牛祝壽。

  有的地方,還要放一串鞭炮,給牛披紅掛綵,表示祝賀。沒有養牛的人家,也要備辦酒、肉、香、燭、紙線,到自家的田或土邊祭祀牛王菩薩,祈求它保佑自己早日買上耕牛,或租借別人的耕牛使用時順順當當,乖乖地聽他使喚,耕起地來又快又好。

  仡佬族節日六:八月節

  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於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隊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槍、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一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

  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豬、老雞、大鵝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孃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仡佬族節日七:吃蟲節

  而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蟲節”。這一天,家家飯桌上都擺著幾盤別的風味的菜--油炸蝗蟲、醃酸螞蚱、甜炒蝶蛹、燒炒蚜米泥鰍等。

  還有一些地區把“祭樹”稱為“祭山”,因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熱愛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體物件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樹,它是頑強的生命力的體現。祭祀以村寨為單位,只許成年男子參加。除貢祭品外,巫師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仡佬族節日八:敬雀節

  “雀鳥”為仡佬族民族圖騰,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傳統的“敬雀節”節日,進行祭祀儀式、表演傳統民間技藝等。為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堯上在這一天舉辦2010年“堯上仡佬族敬雀節”。“敬雀節”是仡佬先民世代流傳下來敬奉雀神的崇拜綜合性民俗活動,為仡佬族百姓祈禱子孫發達、家業興旺、五穀豐登的一種祭祀活動。據堯上鄧氏家譜記載,敬雀節至少有300多年曆史,“敬雀節”以“敬雀”為核心,包括了敬雀儲存的生態環境居民建築和動態民俗文化的內容。

  敬雀節上,仡佬族同胞向遊客展示魅力獨具的活動內容:舉行敬雀節祭祀、唱攔路歌、敬攔路酒,表演長號嗩吶、仡佬毛龍、仡佬婚俗、山歌對唱、印象堯上等。開展鬥牛、拉牛、抵槓、掰手腕、抵牙巴勁、捉放活雞等獨具鄉村特色的民族民間競技活動。

  仡佬族節日九:搶春水

  遵義縣和務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仡佬人,有“搶春水”的習俗。

  春季農曆“立春”的頭一天,家家戶戶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水挑足,並準備好鞭炮。“立春”這天,不洗衣服,認為洗衣服會把春水搞髒,也不掃地,不挑水。“搶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擔任。如家中有幾個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長指派其中既誠實、能幹,又機智、勇敢的人擔任;如果家中沒有未婚男女,就要向親戚或鄰居借一個並在頭一天晚上請到家中居住。

  雞叫頭遍,“搶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裝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邊,不出聲,也不能響動,否則認為會驚動“春水”。然後用碗輕輕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閏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後就開口大叫一聲“搶春水了!”接著點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響,誰家的鞭炮先響,就說明那家搶著“頭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們紛紛到水井或泉水邊提水,在回家的路上還要高喊著“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燒水,把“春水”燒開。然後燒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後,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仡佬族節日十:六合宴

  所謂“六合”,是指“團結、忍讓、寬容、誠和、善處、禮敬”,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徵的精神依賴。

  那麼,為紀念仡佬的先民開荒劈草、倡“和合”、興“七規”(仁、義、禮、忠、孝、敬、讓),每年喜慶或者年末時,人們就會拿出自家最好的飯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鬥菜,共敘一年的辛勤耕耘、共慶一年的豐收喜悅,這就是仡佬族傳承至今的“六合宴”。

仡佬族的旅遊景點有哪些

  現代社會高速效率的生活節奏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到生活的壓力,而面對壓力,旅遊時我們放鬆自己的方式之一。旅遊不僅能夠讓我們享受到美麗的風光,也能增長我們的見聞,何樂而不為呢。如果你喜歡少數民族的風情,那你千萬不能錯過下面飽含仡佬族文化的旅遊聖地了。

  仙女洞

  仙女洞位於仙女洞自然保護區內的芭蕉山東北坡,距縣城約60公里,下臨梅江,為石灰岩溶洞。上、中、下三洞高低錯落,景色各異。下洞瀕臨江岸,洞口寬敞,有一高10餘米的鐘乳石柱,狀似仙女亭亭玉立。中洞海拔700米,距下洞高約220米,洞口高3米,寬6米。上洞海拔1050米,洞口時有云霧繚繞,相傳洞中藏有兵書寶劍。

  毛田天主教堂

  毛田天主教堂位於硯山鎮之毛田大堡,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修建,於1989年撥專款進行維修。此地是貴州省天主教之發源地。

  洋崗河

  洋崗河位於務川自治縣城東郊,距縣城7公里,是涪洋河和洋溪河匯合之地,東流匯洪渡河而去。該河東臨峽谷,崖門壁立,危峰對峙,雲天一線,勢欲閉合。河流崖腳出口人稱觀魚洞,或如老龜或如假山的巨石橫亙於前,亂而有致。

  該河因“天鵝抱蛋”和“石-”的傳說曾叫倒洋江。如今的洋崗河猶如一條碧綢,從山的深處飄來,剛剛展平,又被大橋(險峰橋)裁為兩段,成了人們消暑擊浪、戲水觀魚的必遊之地。

  銀獅洞

  銀獅洞位於黃都鎮絲綿,是一大型溶洞,該洞神秘又神奇,天然洞分上下2層,且旱水二洞層次分明而又相互貫通,渾然一體,鬼斧神工,妙趣無窮。越往深處,景緻越異,珍珠牆、乳水瀑、響水洞、長壽翁、鐘乳石林、石山堡…奇景異趣,接連不斷。

  白灘峽谷

  白灘峽谷距縣城區40公里。該峽谷風光旖旎,碧波掩映。兩岸山戀疊嶂,河谷幽深,奇峰峻秀,美不勝收。集山、水、洞、瀑布、石林為一體。乘船行走於其間,真是船在水中走,人在畫裡遊,讓人心況神怡。該景區極具旅遊開發價值。


海口旅遊景點大全 海口旅遊景點哪些

  海口旅遊景點大全 海口旅遊景點有哪些   萬綠園   萬綠園位於海口市濱海大道北側的填海區,東連海口市體育館,南隔濱海大道,北對瓊州海峽,是海口市最大的、開放性的、熱帶海濱生態林式風景園。萬綠園是海口最大的集植物旅遊觀光、晨練運動於一體的大型公園,每天萬綠園裡人來人往。在萬綠園裡早晨練、晚散步,是許多海口 ...

龍巖旅遊景點哪些

  1、龍巖市古田旅遊區   古田旅遊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福建省西南部,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規劃面積7.6平方公里,擁有古田會議會址群、古田會議紀念館、毛主席紀念園等核心景區,是“全國十大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2、福建土樓(永定)旅遊景區   福建土樓·永定客家土樓以其 ...

勐海旅遊景點哪些

  勐海旅遊景點有勐景來旅遊景區、景真八角亭位、打洛獨樹成林、勐邦天鵝湖勐邦水庫、打洛小鎮、西定布朗族生態博物館、打洛風光、望天樹空中走廓、中緬邊境公園、打洛森林公園等。   勐景來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昆洛公路距打洛鎮2公里處,景來寨臨南為中緬界河打洛江,寨中立有225界碑,佔地5、6平方公里,其 ...

太原的旅遊景點哪些

  1、壽寧寺。壽寧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太微觀,始建於元延佑年間,清康熙年間重修。寺南向,山門前存一對高大的青石石獅,為全縣石獅之最。寺院佔地2500平方米,在本縣現存寺廟中規模較大。整院為二重院建築。   2、聖母殿。山西太原晉祠的聖母殿為祠內主要建築,坐西向東,位於中軸線終端。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 ...

湖州的旅遊景點哪些

  1、莫干山:為天目山之餘脈,位於浙江省北部德清縣境內,是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2、南潯:位於浙江湖州市,地處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北面是太湖,東與江蘇省交界,距蘇州市僅51公里,著名的名勝古蹟有嘉業藏書樓、劉鏞的莊園小蓮莊、張靜江故居。   3、湖州 ...

墨爾本的著名旅遊景點哪些

  1、墨爾本國會大廈:是位於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的重要歷史建築。國會大廈位於墨爾本市中心東部的東墨爾本區,春天街。大樓興建於1855年,從1856年到1900年是維多利亞的殖民地議會駐地,1901年到1927年是澳大利亞聯邦國會駐地,1927年至今恢復為維多利亞州議會駐地,因此也稱作維多利亞議會大廈 ...

青島必去的旅遊景點哪些

  青島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國務院首批審定公佈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中國重要的海岸山嶽風景勝地、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青島海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區南部沿海一線,西起團島,東至大麥島,是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也是中國唯一享有“世界最美海灣”美譽的景區。太清宮,位於山東青島東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