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伏天怎麼算

數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怎麼算的

  數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三伏天怎麼算的

  三伏開始的時間是按農曆計算的,因此每年入伏時間都不同,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間。

  三伏天怎麼算的

  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上旬至8月中下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出現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況。

  三伏天養生要點

  1、多吃新鮮乾淨的蔬果

  天氣炎熱會讓很多人都上火情緒煩躁,所以去火也很重要,多吃一些新鮮的些涼性的水果,可以幫你去火,還有牛奶,清熱解毒也非常的好,再一個就是很多人炎熱的天氣容易缺水,而新鮮的蔬果裡面水分都很高,而且口味甘甜,食用很清爽,還有多種的營養物質,纖維素和糖分,有效地補充人體的所需,有很大的好處。

  2、少食用生冷的食物

  由於天氣熱,人們喜歡吃一些涼的東西幫助降溫,但是這些食物雖然讓你一時痛快了,卻很容易導致腸胃受涼,腹瀉等症狀,所以要注意少吃涼的東西,特別是那些腸胃本身就不好的人在三伏天想要養好身體就更應該多食用一些溫補的東西,比如常喝一點養身粥,就可以很好的護理腸胃。

  3、身體祛溼

  三伏天不僅悶熱而且溼氣重,人體特別容易被溼邪侵襲。要想祛除體內的溼氣,可以按足三里穴,睡前用40℃溫水泡腳,還能提高睡眠質量。另外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溼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溼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溼之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綠豆屬寒性食物,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綠豆湯。

  4、多補水

  補水是三伏天養生的重中之重。冬為陰,夏為陽,夏季陽盛陰衰,三伏天身體一動就要出汗,體內水分很容易流失,不能等到口渴才想到喝水,而要定時喝水,白開水、茶水等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5、適度運動

  夏季鍛鍊更容易大量出汗,甚至有些減肥的人認為可以藉助高強度運動達到減肥的效果。但專家提醒,夏季不能總是貪涼待在空調房,健身值得提倡,但運動過度則會損傷身體機能。最好選擇在早晨或傍晚進行適度鍛鍊,增加汗液的排出,以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增強體質。

  6、晚睡早起午覺補

  晚睡並不是提倡熬夜,而是要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調整作息,可以晚睡但是不要超過11點入睡。中醫認為“春生夏長”,三伏天是人體陽氣旺盛的時候,如果這時候經常睡懶覺,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的午睡時間以30到60分鐘為宜,超過這個時間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暑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數伏天氣是從那算起的

  暑伏天從什麼時候開始 數伏天氣是從那算起的

  三伏天是從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的。

  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一共持續30天或40天。伏天不僅天數不確定,就連數伏開始的日期每年都不一樣。

  要準確數出伏天,需要了解夏至日以及干支紀日法。實際上,數伏開始的日期並不是以公曆或者農曆的某個固定日期作為起始的,而是透過干支紀日法推算出來的。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0個節氣,時間點在每年公曆6月21日—22日之間。這一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後不久,便是伏天。

  俗語說:“夏至三庚便數伏。”其中的“庚”字是指天干中的庚。這句話的意思是,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

  三伏天的確定方法

  干支紀日法是我國古代使用的歷法方法,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互相組合來表示日期。它總共有60種組合,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一甲子”。

  年、月、日的記法都用這種方式,比如今年的元旦,就可以表達為:丙申年,庚子月,戊子日。如今我們已經習慣使用公曆曆法,干支紀日法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常見的日曆上能查到的恐怕只有用干支表示的年份了,因為在確定我們的生肖時,常常會用到它。

  比如2017年的夏至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2日庚辰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2日庚寅日,第三個庚日是7月12日庚子日,於是7月12日就成了初伏的起始日。初伏持續的時長規定為10天,到7月21日結束。

  下一步是規定末伏的時間,即立秋之後的第一個庚日,作為末伏的開始。拿今年來說,我們先在日曆上找到立秋,也就是8月7日,再往後找到第一個庚日,也就是8月11日庚午日,這一天就是末伏的第一天。末伏持續時長也為10天,到8月21日結束。

  最後,初伏和末伏之間的時間都是中伏。根據庚日來的早晚不同,留給中伏的時間一定是10天或者20天,而不會是別的數值。因此整個三伏的時長才會有30天和40天的區別。

  三伏天為什麼這麼熱

  三伏天這麼熱的原因主要是全球變暖和熱帶高壓還有太陽輻射。

  太陽:最大“主謀”

  要說三伏天,大家肯定腦海裡先浮現出炎炎烈日,不過這太陽也確實不能隨便甩鍋,三伏天還真跟它脫不了干係——

  大家知道,我們地球在不停地繞太陽自轉和公轉,而且地球是側著身子轉的。正是得益於這種得天獨厚的配置,地球上才有了晝夜和四季。太陽是地球大氣能量的主要來源。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正是由地球公轉的不同位置來確定的。

  春、秋時太陽直射在赤道;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最多,北半球為夏季;冬至時,太陽直射在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最少,北半球為冬季;從本質上來講,是太陽主宰了地球氣候。所以夏秋之間,在北半球的我們自然是難逃太陽“手掌心”。

  副熱帶高壓:主要“幫兇”

  除了太陽,還有另一個讓三伏天格外炎熱的“兇手”:副熱帶高壓——

  它出現在南北兩半球副熱帶地區。在北半球,副熱帶高壓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北移而緩慢向北移動。

  被它籠罩的地區會受下沉氣流的控制,天空中不能再積攢出很多雲彩,格外晴朗,導致地表接受的太陽輻射能急劇上升,氣溫也隨之上升。然而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邊緣地區,一些偏南方向的氣流把海洋上的暖溼空氣吹到我國大陸,為降雨提供水汽,地表溼度增大後,散發的熱量會減少。這樣,在吸熱增多、散熱減少的情況下,地表熱量不斷累積,出現一天比一天熱的情況。

  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這也是為什麼夏至日雖然太陽高度角最高,卻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的原因——積累的熱量還未達到高峰。

  全球變暖:難辭其咎!

  酷熱的天氣總是讓人脾氣煩躁,有些人開始將矛頭直指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溫室效應。那麼,古代人是不是就不會經歷這樣的高溫天氣了呢?歷史氣候研究表明,我國史上最熱的夏天出現在乾隆八年。《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中說,當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等整個華北地區炎熱異常;當年(1743年)在北京的法國傳教士記錄的實測溫度是,7月20日—25日的氣溫值都高於40℃,7月25日竟然達到了驚人的44.4℃!那時候又沒有電扇和空調,古人比咱們更加煎熬!當然,這種極端的天氣事件很難說與全球變暖有直接關係。

每年的伏天怎麼算的

  我國古代習慣用“天干”和“地支”搭配起來記錄年、月、日和時辰。干支記日就是把農曆每一天都用干支標註,曆法上規定,每年“夏至”日(6月21或22日)之後的第三個庚日就是初伏開始的日子,為期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


伏天天數怎麼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間。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 ...

伏天怎麼

  計算方法: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其中初伏,末伏都 ...

伏天怎麼

  1、從夏至開始,依照幹、支紀日的排列。   2、第一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3、伏天的起止時間每年都不相同,大致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從夏至後的第三、四個庚日起分別為為初伏和中伏,從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 ...

怎麼每一年的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既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國獨有的“三伏”節氣。“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 ...

伏天氣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 數伏天從哪個時間開始

  導語:大家都知道,三伏天需要注意養生,要多喝水,多吃蔬果,多運動,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發生。最近有一些朋友來諮詢小編,數伏天氣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數伏天從哪個時間開始算?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滿滿的乾貨,大家注意查收哦!   數伏天氣從什麼時候開始計算   2022年數伏從7月16日開始計算,8月24日結 ...

曖昧就不小三嗎(圖

     邊緣情人永遠在床和心之間走鋼絲,必須要把握一種微妙的平衡,少一分則不夠,多一分則過火。可是,這場遊戲太高段太晦澀,遊戲者心中裝滿了太多真真假假、遠遠近近的雜念,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擦槍走火、授受不親。   曖昧的情人周圍的塵囂日夜刺激著神經,大家都在冷漠地奔跑,只要出現一個小小的差錯和失誤,就有可能被宣 ...

中秋偷菜不偷 奇特的摸秋習俗

  中秋時節,正是老家的人們收穫園田瓜果蔬菜的季節。   霜風一起,園子裡的瓜秧枯萎得只剩下藤梢上的幾團綠色,原先隱藏在瓜葉間尋不見的那些瓜,這時全都一個個顯露了出來。巖巷裡、土坎邊、果樹下,到處都是,樣子憨態可掬,全都老得上粉,白撲撲的。柿樹上的柿子,也漸漸有了一團團好看的紅暈,一個個從枝葉間探出頭臉,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