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入門四書:《佛教常識答問》、《因是子佛學入門》、《佛學指南》、《學禪方便譚》。
佛學:是對古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的佛教經典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釋上。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通常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考證,梳理式研究。一種是實證佛學所蘊含的深刻義理的領悟式研究。
佛學入門四書:《佛教常識答問》、《因是子佛學入門》、《佛學指南》、《學禪方便譚》。
佛學:是對古印度釋迦牟尼所創的佛教經典與佛陀學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釋上。它有時被等同於現代的佛教研究,但通常使用在較傳統的研究方法上。在不同佛教傳統中,產生許多不同的學派。通常有兩種研究方式,一種是考證,梳理式研究。一種是實證佛學所蘊含的深刻義理的領悟式研究。
佛學主要集中在對於佛教經典的整理與註疏上,如果你想要了解佛教,那麼你很有必要先進行佛學入門。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讀一些關於佛教的經書,以利於自己對佛學的瞭解更進一步。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入門的經典經書吧。
1、看大乘佛經,以儘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嚴經》,都看文言文、白話文對照的:《金剛經》《大般涅磐經》《法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圓覺經》《楞伽經》《淨土諸經》等。
2、看修行的書,明理不求實證,則無意義。目前時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藏區的大圓滿法,能即生開悟。大圓滿法,天賜眾生福澤,能修習,當累世修的機緣,甚難得!
六祖以後,禪宗已不適合人的根性,能度脫現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圓滿法了。正如蓮華士大師所預言:鐵鳥(飛機)飛翔時,大圓滿法將傳遍世界。
推薦修行的兩本書:母音老人著《大手印淺釋》;丹貝旺旭仁波切著《金剛密乘大圓滿》。
3、所謂念念修行,就是終生念一佛名,唸到一心不亂,從而能往生極樂世界。
(唸佛名:一是消業障;二是佛力感應加持)
(當然要持戒、行善、發願、生菩提心)
(生真信,發切願,志誠懇切,唸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唸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校彼不攝者,則心中清淨多矣,故名淨念。淨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
4、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
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
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唸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臥時只宜默唸,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淨土宗唸佛法門)
1.社會學概論,米爾斯:《社會學想象力》,三聯書店,2001。 理由:如果覺得社會學太枯燥,實證主義社會學太機械的話,米爾斯這本書充滿了個人體驗和思考的作品是值得一讀的;
2.齊格蒙特,鮑曼:《透過社會學去思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理由:這本書是社會學入門書,為了引起學習者的興趣,作者努力做到了用社會學增進我們對切身日常生活的洞察。
3.陸學藝:《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理由:描述的是社會學研究的支柱領域,階層問題,在思想上沒有太多的突破,但在社會上還是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社會學帶了這個頭,是這個學科的榮譽;
4.馬克斯,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理由:學習社會學的人應該知道熟悉韋伯,去讀一本他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