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傾銷不僅從微觀層面上阻礙了中國一些商品出口,也間接地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影響中國商品出口、衝擊國內市場、惡化中國外商投資環境、阻礙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進的程序;
2、面對這種局面,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協調配合,同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同時完善反傾銷應訴機制,促進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速了與其它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來,對外貿易更是飛速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國家對中國的
1、反傾銷不僅從微觀層面上阻礙了中國一些商品出口,也間接地對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反傾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影響中國商品出口、衝擊國內市場、惡化中國外商投資環境、阻礙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進的程序;
2、面對這種局面,我國政府和企業應加強協調配合,同時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政府應加強宏觀調控,同時完善反傾銷應訴機制,促進與國外的交流與合作;
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速了與其它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往來,對外貿易更是飛速發展。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國家對中國的
1.人類有民族之分,但無種族之別
19世紀以來,人類被劃分為不同人種,並常常被用來支援種族主義的意旨,且種族概念被一直認為是社會常規,從而助長了歧視制度的建立。
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根據人類生物學、史前學和古生物學等學科的大量新資料並與新技術相結合,提出生活在現今的所有人類屬於單一人種,即智人,並發表《關於種族概念的宣告》。
“關於種族概念的宣告”專題會議於1995年4月在義大利佛羅倫薩召開。筆者作為執委會委員參加了討論,並投票贊成。隨後,在常務理事會討論時,中國代表團團長楊侯第發言贊同種族新概念。中國學者們在反對種族主義行動上走在前列,為世界安寧做出了貢獻。
回國後,筆者把《關於種族概念宣告》譯成中文,送交中國社會科學院外事局,外事局很快就以“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透過宣告:呼籲糾正19世紀和20世紀以來的某些關於種族的概念”為題發表。但是,學術界瞭解新種族概念的人很少,不斷有人提出“不同種族”的概念,但這種觀點是何等陳舊!
2. “部族”還要堅持使用嗎
“部族”一詞在上世紀50年代使用很廣泛,原因是斯大林在1950年發表了《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該書的中文字中出現了“部族”一詞。曾任中國社科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的牙含章對“部族”一詞有看法,經過反覆研究,中央編譯局接受了牙含章的建議,於是在1977年《斯大林文選》中做了如下改動:“至於語言的發展,從氏族語言到部落語言,從部落語言到資本主義以前的民族……”
在馬恩著作中,人們共同體發展的普遍規律是氏族——部落——民族。在我國的人們共同體研究中,也不存在“部族”這個階段。新中國成立後,我國56個人們共同體均被稱為“民族”,這是正確的。雖然在我國曆史上也曾有過“部族”一詞,那不是指人們共同體,而是部落和氏族的簡稱,如《遼史·部族》:“部落曰部,氏族曰族。”這是我國曆史上使用“部族”一詞的情況。
至於蘇聯時期廣泛使用的“部族”,還有社會主義時期“部族”等等,在蘇聯解體之後,也起了變化。1998年夏,在美國召開的第14屆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會議上,俄羅斯科學院著名學者吉什科夫對筆者說:“在俄羅斯,所有民族均稱為‘ethnicity’,只有‘俄羅斯民族’用‘people’。”由此可見,“部族”的故鄉,即俄羅斯,現在也不用“部族”這個詞了。那麼,我們研究非洲和中亞地區的族體時,為什麼還要堅持並使用“部族”呢?
3. “ethnicity”一詞的錯譯與引起的紛亂
“ethnicity”一詞就是“民族”,可是有人把它翻譯成“族性”或“族群性”。“ethnicity”這個詞是名詞,但也可作形容詞,如“ethnicity studies”。若要計算有多少個民族,就必須從“ethnicity”這個詞的詞根“ethno”派生出形容詞“ethnic”,再加上group,如30個民族,就表述為“30 ethnic groups”,而不能用“30 ethnicity”。
“ethnicity”這個詞是個古詞,上世紀40年代人類學家開始用這個詞來表述“民族”,但到上世紀80年代才傳入我國。於是,“ethnicity”被翻譯成“族群性”、“族性”,把“ethnic”翻譯成“族裔人口”,把 “ethnic group”翻譯成“族群”,把民族衝突翻譯成“種族衝突”。結果,把“ethnicity”及其派生詞翻譯成“族群性”、“族性”、“族裔”、“族群”、“種族”等5個術語,從而引起了紛亂。
筆者認為,世界族體型別的演進是有規律的,每一個階段的演進都要經過漫長時間,如澳大利亞土著人經過6萬年才發展到氏族階段,印第安人從亞洲移居到北美后,住了1萬多年才發展到部落階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初進行的少數民族社會歷史大調查,歷時7年左右,費孝通、林耀華等老一輩人類學家和1000多個青年學者沒有發現“族群”,不可能在上世紀90年代出現“族群”。為此,筆者建議學術界討論,有沒有“族群”這個階段。
4. 不要把民族國家主義譯成“種族民族主義”
“ethno-nationalism”是一個重要詞彙,也是世界民族研究經常遇到的詞彙。有人說這個詞是“種族民族主義”,筆者對此有不同看法。
這個複合詞是由兩個單詞構成的。第一個單詞是“ethno”,是“ethnicity”的詞根;另一個詞“nationalism”是從“nation”,即“國家”派生而來的,合在一起應該翻譯為“民族國家主義”,那麼“民族國家主義”又是什麼意思呢?
人類學家用這個詞表示多民族國家裡的民族為爭取建立國家政權的鬥爭,如非洲奈及利亞幾個民族為爭奪國家政權,或加拿大魁北克人的分離運動。由此可見,把“ethno-nationalism”理解為“種族民族主義”是錯誤的。
應用物理主要培養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纖通訊技術、生物醫學物理等方面的應用基礎知識、基本實驗方法和技術,能在物理學、郵電通訊、航空航天、能源開發、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光電子技術、醫療保健、自動控制等相關高校技術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與應用、管理等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