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是過去舉行全寨性拉木鼓活動的時節。節日頭一天,頭人和“魔巴”(祭司)帶人乘黑夜趕到事先選好的高大紅毛樹下,舉行祭祀(獻祭、驅鬼、唸咒祈禱)後,“魔巴”揮斧砍幾下,然後由其他人連夜把樹砍倒,撿三個石頭放在樹樁上,意為給樹鬼的買樹線。再按所需木鼓尺寸截斷樹幹,鑿出鼓耳,繫上藤條。第二天清晨,全寨男人老幼身穿盛裝,上山拉木鼓。魔巴右手舉樹枝,領唱“拉木鼓”歌,指揮眾人協調動作。人們在木鼓經過的地面撒撥水酒,拉木鼓的男人一邊拉,一邊歌舞,其他人或吶喊助威,或送酒送飯。把木鼓毛坯拉到寨門外停放兩三天。“魔巴” 殺雞祭祀,然後才把大對幹拉到木鼓房邊場地上,交給木匠製作。這一天的拉木鼓,男女同拉,互擠在一起,據說是談戀愛的好時機。一邊拉,一邊歌舞、逗趣,要鬧很久。木鼓做好試敲滿意,人們把它抬入木鼓房後,再次狂歡,人們合著鼓點,跳起粗獷的木鼓舞。
在中國五十六個民族豐富多彩的各種民族器光中,木鼓是佤族獨有的稀有鼓種。西盟過去的佤族村寨裡置有一對木鼓,有的村寨一個村寨中聚居著幾個族姓,就建有幾個木鼓房。因此,在同一個村寨中有幾個木鼓房的情況。現在的西盟,僅“司崗裡佤族村莊”就存有上百隻木鼓,木鼓數量多,使用木鼓頻率之高,都是足於稱奇的。不愧為名符其實的“木鼓之鄉”。木鼓,佤語稱“克羅”,是佤族人民用來驅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員,告急友鄰,出征戰鬥的重要器具。他們把木鼓視為通天的神靈予以崇拜,因此,1958年以前,在西盟佤族自治縣每一個佤族村寨都有一幢或幾幢木鼓房,每幢木鼓房置一對木鼓,謂之一公一母。
佤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對木鼓有許多民間神話和傳說,均與先民們的神靈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緊密聯絡。圍繞著木鼓而舉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動,構成佰族傳統的莊重而又熱烈的盛大節日活動,是佤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每年12月(佤族的格瑞月)是拉木鼓活動的時節,整個過程一般需10天。首先由頭人和魔巴帶領部分群眾,在黑夜到選定做木鼓的大樹,獻上貢品,鳴槍驅鬼,再由魔巴唸咒祈禱並揮斧砍樹數下,接著人們輪流著徹夜把樹砍倒,撿三個石頭放在樹樁上,意即給樹鬼的買樹錢,然後截一段兩米多長的樹杆,鑿出樹耳,穿上藤條,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盛裝來到山上,由魔巴揮舞樹枝領唱著作指揮,眾男子分兩邊手拉藤條,應聲合唱,拉動木鼓,婦女助威吶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飯,邊跳邊拉,把木鼓拉到寨門外;木鼓在寨門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殺雞卜卦選好時辰後,舉行隆重的剽豬、剽牛儀式,全寨人一齊將木鼓樹拉到木鼓房旁的場地上,由工匠製作。拉木鼓氣勢浩大,場面隆重壯觀,是佤族人民剽悍、團結的充分體現。接下來便是跳木鼓房和木鼓製成後入房上架時的敲木鼓活動,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個部落成員參加的通宵達旦的歌舞狂歡活動。祭木鼓,則是佤族的一項重大宗教活動。
隨著社會的進步,如今的木鼓已演變成佤族人民歌舞娛樂的器具。與木鼓相聯絡的各種活動已成為佤族人民節日喜慶的習俗,而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團結向上的精神和粗獷樸實的性格卻成為木鼓之魂,厚重地沉積在木鼓文化之中。近20多年來,經文藝工作者首次整理演出的《木鼓舞》及後來出現的各種版本的木鼓舞蹈遍及全國各地,多次走出國外,已在國內外產生轟動的影響。1994年12月,西盟縣文工隊創作演出的《木鼓舞》被國家列入“中華民族20世紀經典舞蹈”,載入我國的藝術史冊。木鼓舞已成為佤族文化的標誌之一。
在西盟縣城旁邊,就有一座專門放置木鼓的博物館,附近村寨的木鼓都寄放在這裡,待節日到來後,村裡人專門舉行儀式將木鼓拉到慶典場地,敲響木鼓,盡情狂歡。在博物館裡面的木鼓都是用整顆大樹雕刻形成,有大有小,總共約有近百個,最大的直徑近二米。
木鼓產生的傳說
關於木鼓的產生,佤族民間流傳著多種傳說。因為佤族沒有文字,各種傳說都靠口頭流傳,沒有文字記載,流傳中難免出現差異或變異,意思大抵是一致的。其中的一種傳說是木鼓產生於佤族母系社會時代。傳說人類從“司崗裡”出來之後,不懂得怎麼生活,沒有什麼娛樂,生活非常枯燥單調。有一晚上,佤族先祖女首領安木拐聽到住房外面傳來一種很好聽的聲音,便好奇地去尋找發出這種聲音的地方。結果發現有一個土洞,聲音就是從土洞內傳出來的。安木拐就靜守在洞口觀察,看見一隻大蟋蟀從洞裡爬出來,見到人之後就逃跑了。為了弄清土洞為什麼會發出好聽的聲音,安木拐就用木棍掏開土洞,看見洞底有幾顆光滑的小石子和一些圓圓整整的小木棍。安木拐想,蟋蟀能讓石子和小木棍發出那樣好聽的聲音,人為什麼不可以把石頭、木頭弄來為大家唱歌跳舞作伴奏呢?於是,安木拐就叫人搬來石做鼓,可是敲不響,又叫人砍倒大樹,按照蟋蟀洞裡的小木棍的樣子做大木鼓,果然發出好聽的聲音,但是響聲不大,安木拐為此很苦惱。有一天晚上,安木拐做到一個夢,夢見莫偉(創造宇宙間萬物之神,也稱之為木依吉)笑眯眯地來拍她的小肚皮,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安木拐醒來後,領悟到這是莫偉在教她怎麼製作木鼓了。第二天,安木拐指著自己的生殖器的樣子,用大木頭鑿木鼓。後來製作出來的木鼓響聲很大,聲音很好聽,隔山都能聽見。從那時起,佤族木鼓就產生,而且定型,世代流傳下來。
木鼓的作用
佤族木鼓大致有三個作用:一用於祭祀;二用於報警召令村民;三用於娛樂。一九五八年以前,佤族盛行獵人頭祭木鼓習俗(一九五八年之後國家明令禁止獵人頭),獵到虎、豹、野牛、馬鹿、大莽蛇等大型動物也要首先祭木鼓,祈求木鼓保佑山寨平安,避災祛難,禽畜興旺,穀物豐收;山寨受到外來侵犯或者發生火災,則敲響木鼓報警,警示並召集村民抵抗外來侵犯或參加滅火抗災。木鼓也用於村民歌舞娛樂。用途不同敲木鼓的鼓點、節奏不一樣,村民們聽聲音可以作出辨別。
佤族創造了木鼓,創造了內涵豐富的木鼓文化。把木鼓視為創造萬物的莫偉的化身,通天的神器來崇拜。圍繞著木鼓的盛大活動有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等活動。在舉行這些活動的日子裡,佤族像內地各民族過大年一樣,要穿最新最美的衣服,要吃最好的食物,要鏢牛、泡水酒、唱歌跳舞、舉寨歡樂。從中佤族的宗教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佤族歌舞以及很多傳統習俗都能得到較為全面的展示。
佤族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都有獨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具體程式,並且因地域不同,民族支系不同而有些差異,更顯多姿多彩。所共同是都把拉木鼓、跳木鼓房、祭木鼓辦成本寨子最熱烈、最隆重、最歡樂的盛大活動。
木鼓,佤語稱“克羅”,是佤族人民用來驅邪捉鬼,召集部落成員,告急友鄰,出征戰鬥的重要器具。他們把木鼓視為通天的神靈予以崇拜,因此,1958年以前,在西盟佤族自治縣每一個佤族村寨都有一幢或幾幢木鼓房,每幢木鼓房置一對木鼓,謂之一公一母。
佤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對木鼓有許多民間神話和傳說,均與先民們的神靈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緊密聯絡。圍繞著木鼓而舉行的拉木鼓、跳木鼓房、敲木鼓和祭木鼓等一系列活動,構成佰族傳統的莊重而又熱烈的盛大節日活動,是佤族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每年12月(佤族的格瑞月)是拉木鼓活動的時節,整個過程一般需10天。首先由頭人和魔巴帶領部分群眾,在黑夜到選定做木鼓的大樹,獻上貢品,鳴槍驅鬼,再由魔巴唸咒祈禱並揮斧砍樹數下,接著人們輪流著徹夜把樹砍倒,撿三個石頭放在樹樁上,意即給樹鬼的買樹錢,然後截一段兩米多長的樹杆,鑿出樹耳,穿上藤條,便是要拉的木鼓了;次日清早,全寨男女老少穿戴盛裝來到山上,由魔巴揮舞樹枝領唱著作指揮,眾男子分兩邊手拉藤條,應聲合唱,拉動木鼓,婦女助威吶喊,老人和小孩送水、送酒、送飯,邊跳邊拉,把木鼓拉到寨門外;木鼓在寨門外要停留二至三天,待殺雞卜卦選好時辰後,舉行隆重的剽豬、剽牛儀式,全寨人一齊將木鼓樹拉到木鼓房旁的場地上,由工匠製作。拉木鼓氣勢浩大,場面隆重壯觀,是佤族人民剽悍、團結的充分體現。接下來便是跳木鼓房和木鼓製成後入房上架時的敲木鼓活動,常常是全寨人甚至整個部落成員參加的通宵達旦的歌舞狂歡活動。祭木鼓,則是佤族的一項重大宗教活動。
隨著社會的進步,如今的木鼓已演變成佤族人民歌舞娛樂的器具。與木鼓相聯絡的各種活動已成為佤族人民節日喜慶的習俗,而佤族人民勤勞勇敢的品質、團結向上的精神和粗獷樸實的性格卻成為木鼓之魂,厚重地沉積在木鼓文化之中。近20多年來,經文藝工作者首次整理演出的《木鼓舞》及後來出現的各種版本的木鼓舞蹈遍及全國各地,多次走出國外,已在國內外產生轟動的影響。1994年12月,西盟縣文工隊創作演出的《木鼓舞》被國家列入“中華民族20世紀經典舞蹈”,載人我國的藝術史冊。木鼓舞已成為佤族文化的標誌之一。
木鼓被佤族譽為“通天神器”,在佤族中有著非常特殊的含義,佤族人認為只有敲動木鼓,居住在天上的先祖就會下來保護他們。因此每到有祭祀活動期間佤族人民都會拉木鼓。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拉木鼓,是佤族重大的祭祀活動之一,是全寨子的大事。一般在農曆十一月(佤歷一月)舉行,持續六七天。中 ...
木鼓節是佤族一個重要的節日,是一個能體現佤族的民族特色的節日。在節日期間佤族會召集村民一起進行拉木鼓、跳木鼓、祭木鼓等大型活動。在佤族裡木鼓被譽為通天神器,木鼓節期間敲動木鼓能驅兇避邪、祈求平安。
那麼,下面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佤族文化吧!
佤歷“格瑞月”(相當於公曆12月),是佤族過去舉行全寨性 ...
佤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的西盟、滄源、孟連、耿馬、雙江、鎮康、永德等縣,部分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原稱“卡佤族”,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
佤族有自已的語言,佤語屬南亞語系佤崩龍語支,分為三大方言。過去佤族沒有文字,1957年,創制了以拉丁字母為形式的文字方案。
...
佤族是雲南省獨有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雲南省西南部的滄源、西盟、耿馬、雙江、鎮康、永德、瀾滄、盂連等地,部分散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境內。有35.1萬多人,其中西盟、滄源兩個佤族自治縣就有18萬多人。原稱“卡佤族”,1963年,經國務院批准改為現稱。
佤族地區處於瀾滄江和薩爾溫江 ...
佤族人死後,實行獨木棺土葬。過去佤族認為人死是由於已死去的家裡人把他(她)的靈魂叫走了, 他的靈魂永遠離開了他的肉體。在病垂危的時候,要殺豬、剽牛看卦。如卦不吉,就認為病人的靈魂已 去,要給其準備後事。人死後,拿幾塊半開放入死者口中,無半開可放茶葉、鹽塊或糖塊代替。換上壽 衣,用棉線將死者的雙腳拇指拴攏, ...
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勐簡鄉大寨村,有一支特殊的佤族支系——穿黃衣服的佤族。佤族自古以來服飾都以黑色為基調,而“黃佤”則鍾情於黃棉花織成的布料或染成黃顏色的布料。“黃佤”族源成分複雜,語言、風俗習慣和其他支系的佤族差別較大,是佤族中神秘而又獨特的一個支系。
“黃佤”最為奇特的是:一對夫妻一生要舉行三次婚 ...
按照慣例,砍了木鼓後就要獵人頭來祭,社神才使地方平安,保佑糧食豐收。獵人頭是全寨性的活動,老人、頭人殺雞占卜後選擇吉日,派幾十個壯漢去獵取人頭,獵獲人頭後要儘快返回寨子,走到離寨子不遠外就鳴槍高呼,寨子裡的頭人得知獲得人頭後就敲鑼擊木鼓,敬告村民不要上山下河。然後由頭人、老人帶紅包頭、一碗米、一個雞蛋到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