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保護黃河文化的手抄報

黃河文化手抄報內容600字

  1、黃河,世界第五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 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 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2、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 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

  3、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 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 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 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4、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 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 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5、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 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佈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 之地。

  6、歷史興盛的基礎

  地質學家們發現,黃土具備優良的解理性,適合開掘窯洞居住; 農學家們發現,黃土中各種礦物營養物質豐富,具有較高的天然肥力。 先民們漸漸在這片黃土地上開鑿窯洞居住,種植五穀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興盛起來,華夏先祖的足跡踏遍了黃土地。 隨後的日子裡,中國第一個王朝夏興盛於此,立國800年的周朝源 起於此,而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秦帝國也勃興於此。

傳承黃河文化手抄報

  1、傳承黃河文化廣義上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又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又具有民族性,以及文化發展的連續性和歷史繼承性等特徵。當代社會在使用“文化”概念時一般具有以下三個主要特性:歷史性、群體性和影響性,如華夏文化、吳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等。

  2、黃河文化亦是如此,從廣義上講,黃河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及其流域廣大勞動人民在黃河水事及其相關實踐活動中創造的全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狹義上講,黃河文化是指黃河流域廣大勞動人民及其黃河水利工作者所具有的精神訴求、價值取向、基本理念以及行為方式的綜合,主要包括精神、理念、價值觀、制度等文化現象。

  3、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黃河文化的締造與中華民族的發展相輔相成。作為一條自然河流,黃河以自身水事實踐活動為載體,給予人們生活的體驗和生存的啟迪,隨著歷史的演變,從古代的流域勞動人民到如今的黃河水利工作者,一代又一代人就在這反覆體驗與啟迪的過程中,將物質與精神、理念與實踐、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現實相融合,透過有關黃河的環境條件、制度理念、物質現象,形成具有黃河文化特色的衣食住行、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思維方式以及行為規範等。

保護黃河文化的手抄報

  1、2020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主席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他指出: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推進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守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


關於保護環境的抄報

  1、土壤遭到破壞。據參考訊息報道,110個國家(共10億人)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由於森林植被的消失、耕地的過分開發和牧場的過度放牧,土壤剝蝕情況十分嚴重。裸露的土地變得脆弱了,無法長期抵禦風雨的剝蝕。在有些地方,土壤的年流失量可達每公頃100噸。化肥和農藥過多使用,與空氣汙染有關 ...

傳統文化抄報資料內容

  1、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 ,到夏朝建立。之後綿延發展至今。   2、中華傳統文化主要由儒、佛、道三家文化為主流組成 ...

保護環境的抄報資料內容

  1、環境保護就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保障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2、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行政管理、也有法、經濟、宣傳教育。   3、保護環境是人類有意識地保護自然資源並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環境受到汙染和破壞;對受到汙染和破壞的環境做好 ...

保護環境簡單抄報內容大全

  1、每天少開半小時電視,調低電視螢幕亮度。   2、曾幾何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3、曾幾何時,戰爭的爆發,使我們賴以生存的星球滿目瘡痍。炮火對植被的破壞,核輻射對生命的摧殘,儘管廣島、長崎上空 ...

保護環境的抄報內容

  1、全球10大環境問題   (1)氣候變暖   (2)臭氧層破壞   (3)生物多樣性減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銳減   (6)土地荒漠化   (7)大氣汙染   (8)水體汙染   (9)海洋汙染   (10)固體廢物汙染   2、我國環境狀況   (1)大氣汙染屬煤煙型汙染,以塵和酸雨危 ...

文化抄報內容

  1、蓮花,簡稱蓮,別名有:荷花、芙蓉、芙蕖、菡萏、水芝、靈草……甚多。在我國的文化故事中很早就已出現了蓮花的形象。《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比澤之陂,有薄與荷”、“比澤之陂,有薄菡萏”、“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楚辭·離騷》中也有這樣的詩句:“芙蓉始發雜芰荷,紫莖屏風文綠波”。這些都說明了中國人們與蓮花 ...

中國傳統文化抄報內容

  1、中華傳統文化起源於遠古文化時期的神農氏時代以前,依據中國歷史大系表順序,經歷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軒轅氏)、堯、舜、禹等時代,到夏朝建立,發展至今,形成具有豐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燦爛文化。   2、中華傳統文化包含儒、佛、道三家主流文化。   3、中華傳統文化的範圍廣泛,文字、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