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條(或木條)、宣紙、筆墨、細繩、漿糊、剪刀等。中國燈籠,統稱為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其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賞玩的走馬燈。
竹條(或木條)、宣紙、筆墨、細繩、漿糊、剪刀等。中國燈籠,統稱為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其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賞玩的走馬燈。
竹條(木條)、宣紙、筆墨、細繩、膠水、蠟燭。現在有很多人都自己製作燈籠,燈籠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先用竹條和細線製作骨架,然後用畫了圖案的宣紙製作燈身,最後在燈籠裡點一根蠟燭,這樣就做好了。
如果害怕蠟燭把燈籠點燃,大家可以把燈源換成帶有開關的燈泡。
中國燈籠又統稱為燈綵,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
經過歷代燈綵藝人的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
燈籠的種類有很多,從種類上可以分為:宮燈、紗燈、吊燈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中國的燈綵綜合了繪畫藝術、剪紙、紙紮、刺縫等工藝,在中國古代製作的燈綵中,以宮燈和紗燈最為著名。
傳統燈籠製作材料:竹枝、紅色和白色的普通宣紙、漿糊、剪刀、蠟燭等。
製作方法:
1、製作骨架:使用彎曲的竹枝搭成框架,銜接的地方用細線綁緊;
2、製作燈身:使用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設計圖案了,使用漿糊將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裡面;
3、製作燈源:在燈籠裡點一根普通蠟燭。
簡單小燈籠製作材料: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製作方法:
1、準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
2、將卡紙兩邊各留出0.5到1、0cm,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後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條作穗,再貼上線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