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認為,傳統文化已經是古老的東西了,已經過時了。
這種觀點是十分片面的。
首先我們不能對傳統文化求全責備。
比如傳統文化不能提出西方的民主等思想,就認為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我們應把我們所評價的人、事、物,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評價。
第二,我們要避免庸俗的進化論。
不要總以為科技發展了,時代進步了,我們就一定站的比古人高,看的比古人遠。其實古人的智慧是現代人很難超越的。
現在的哲學家,哪一位能寫出一本如老子的《道德經》一樣傳承久遠的經典?
現在的歷史學家,也沒有人能寫出司馬遷的《史記》那樣的鉅著;
同樣,現在中國的軍事家也寫不出《孫子兵法》。
事實上,中國古人的智慧,是後人難以超越的。人要認識客觀事物,首先要把我們的心平靜下來。現在很多人的情形是心浮氣躁,心難以清靜,被物慾所牽引,心境中總是有一些風浪,所以我們對外界的認識、映照就不是如實的了,看的就沒有古人深刻了。
第三,就是避免歷史虛無主義。
五四運動和十年文革以來,我們對傳統文化大加批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誤解也達到了極端,而且這種誤解一直影響到現在。好像傳統文化是阻礙我們社會發展的因素,這是歷史虛無主義。
什麼是實用主義?
西方文化講思維很深刻,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我們看關於執行力的書,我們看第一本好像知道這個執行力是什麼了。但是我們看第二本,第三本就不知道執行力是什麼了,越看越糊塗。它是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目的是要炫耀自己的才能。但中國文化就是講實用主義,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雖然中國古代的哲人思想很高深,但是他們用簡單的話語,通俗的語言把其思想給大家解釋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明白。
所以中國人講的實用主義,是一種積極意義上的實用主義,也就是說在一個人中了箭以後,他不是去問這個箭是誰射的,是什麼材料製成的,是從哪裡射來的等等這些問題,而是馬上把中箭者他身上的箭拔出來,把中箭的人醫治好。所以中國人講實用方法,你只要應用了這些方法,對於幸福人生就會起到效果。
1234 / 4 頁下一頁
客家人的習俗 客家人的傳統文化與習俗
主要節日
春節:有拜年,遊樂活動等,是最隆重的節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玩燈,賞燈,猜燈謎。
二月二:開正節。
清明:客家掃墓習俗多從春分開始,清明達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稱為五月節。節日主要內容是吃粽子,雄黃酒,龍舟賽。
七月節:也即鬼節。
中秋:民間通稱八月節。吃月餅,賞月等風俗大體各地相同。
重陽節:客家人叫“九月節”。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過年”之說。
婚姻禮俗
客家人的婚姻禮俗受古時風尚影響較重,主要仍以傳宗接代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講究“明媒正娶”,客家社會正式的婚姻關係是一種“嫁娶婚”,招贅之風並不盛行。
過程儀式大部分仍沿舊習:如相親、送定、報日子、送聘金、盤嫁妝、接親、拜堂鬧洞房等。
民間娛樂
客家民間娛樂內容非常豐富,節日的主要有秧歌、龍舟競渡、踩船燈,舞龍燈,舞獅,高腳師,迎花燈,踩馬燈,打花鼓,樂器會,演戲,放煙火,平時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彈琴,彈箏,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紙牌,擲狀元籤,打麻將,養花,釣魚等。
客家人的彩頭與忌諱
客家人受儒家學說的薰陶,在輾轉南遷過程中戰生荒、求生存、圖發達而逐漸形成的文化心理意識的積澱,客家人在生活中十分重視彩頭,或稱兆頭。
客家人經營的商店、廠場名稱,普遍進用昌、隆、興、利、秦、和、豐、發、盛、茂等字,其寓意可想而知。
讀書求出路,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風尚,許多小學名如啟幼、育民、培益、文德、宣明、培英、四育、中興,文鋒等,都包含預祝成才成器的心願、每年初開學那天,家長都要給讀書的孩子吃上芹菜、蔥子、蒜子、雞肉、雞蛋等,芹萊諧勤奮,蔥子諧聰明,蒜子諧會算,雞諧乖(健康),雞蛋(又稱雞春)諧春光。
既然存在求彩頭的心理,必然會產生對不吉利的字眼的諱忌。客家人最諱忌的字是病、死和血。遇到疾病說是“人做唔得”、“不爽快”、“有點事貫”或稱“不舒服”、“欠安”。因而到醫院看病說是“看醫生”,把藥方稱為“單子”、“涼茶”,煎藥用的沙煲稱為“利市沙煲”。 至於死,更是嚴格的禁忌,人死了稱“走得了”、“過身去了”、“不在了”,老年人去世稱“老得了”、“百年歸壽了”,向親戚報死人訊息叫“報生”,辦喪事稱“做白事”。對於血,也是不願說出口的,豬、牛、雞、鴨的血都叫“紅”或叫“旺祗”,“豬紅”、“豬旺祗”,人遇到出鼻血也叫“出鼻旺祗”。 此外,辦喜慶也有興有忌,砌新灶興豆腐、豬場,諧又富又長;忌魚丸、肉丸,因為方灶忌“圓”,這個“圓”不是團圓,而是沒戲了,做完了,叫圓。結婚興丸、子,魚丸、肉丸諧團圓,棗子、蓮子諧早生責子,連續生貴子;忌豆腐,因為一塊豆腐稱一角豆腐,諱忌“各打各”(客家話“角”與“各”同音)。
客家人在生活上有許多諱忌,如遇到下列場合,他們都會用語言讚揚或恕罵的方式來解決。如家裡無故走來狗,他們就說:“好狗來旺家。”就會把狗留下來。家裡來貓,他們就說:“衰貓敗別家。”就會把它趕走。這就是客家人認為來狗富來貓窮。如果吃飯時打爛盤碗,也說一句:“好事開花。”如遇到喜鵲迎頭叫,就說:“朝報錢財、夜報酒肉上臺。”踢到腳趾,就說:“一路平安。”這就是客家上生活語言上的習慣。
1、由西方引導的近代化和現代化,雖然給人類帶來了高科技的享受,比如迅捷的交通和通訊、充分發揮所有感官功能的文化生活等等。但隨著地球資源日益加速的耗竭和生物圈環境日益嚴重的破壞,它也越來越快地把人類推向了不可救藥的死亡邊緣。
2、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強調天人合一,這是近代以來西方在引導世界潮流的時候所想不到的。
3、近代化讓人類對自然充滿激情和幹勁,現代化則讓人類對自然極盡瘋狂,中國傳統文化卻會讓人類重新恢復理智,融入、迴歸自然。現代化,只有和中國的傳統文化理念相結合,才能調理出根治地球資源環境危機的妙藥良方。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志當存高遠。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有“血緣”關係。任何一個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都會生成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這種文化伴隨著本民族的發展而發展,當一種新制度產生時,既會對舊文化中一些不相適應的部分進行批判和排除,又會使其精華得到遺留,經過“改造”使其昇華,適應新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需要。
2、如何正確對待中國傳統文 ...
1、傳統文化包裹很多人的一生,傳統文化是指一直被傳統下來的思想,性格,等多方面。思想:一個人想改變人生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就是思想,自己想改變目前的人生狀況,不滿足現狀,覺得現狀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和自己想的不一樣,自己不能這樣平平淡淡的一輩子活著,想改變,有了這個思想想法是很關鍵的一個因素。
2、目標 ...
1、“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於中國文化,要辯證地認識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華和糟粕。對於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向上的內容,應該繼續保持和發揚。對於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後的、腐朽的東西,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陳出新,革故鼎新”。要在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注入時代 ...
1、傳統文化的全稱是傳統的文化,落腳在文化,是對應於當代文化和外來文化而言的。其內容當為歷代存在過的種種物質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實體和文化意識。例如民族服飾,生活習俗,古典詩文,忠孝觀念之類,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文化遺產。
2、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不同,它不具備有形的實體,不可捉摸,彷彿無所在,但它卻無所 ...
春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過年,是我國農曆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區都會舉行一系列的民俗活動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浙江作為我國的一個經濟大省,有著豐富的節日民俗活動。這些活動既含有中國傳統的氣息,也有浙江文化獨有的特色,你知道浙江怎麼過年嗎?
臘月二十三,小年。農村人一般要大掃除,辦年貨,送灶君菩薩上天。也有 ...
主要衝突有三個方面:
時代的衝突。傳統文化是五千年中國歷史發展積累下來的,有很多不合時宜的東西,很多傳統的東西受到現代社會的抵制。價值的衝突。傳統文化中精髓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自強不息、勤勞節約、艱苦奮鬥、仁愛兼愛等等價值觀,與現代社會的物質追求、物質享樂、物質至上等價值觀出現巨大沖突。文化的衝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