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曆節日表: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春節(農曆一月一日)、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寒食節(清明的前一天)、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日)。
除夕: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
1、習俗 : 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
2、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春節:農曆正月初一
1、習俗:春節一般以吃年糕、餃子、湯圓、大肉丸、全魚、美酒、蘋果、花生、瓜子、糖果等為主;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極盡天倫之樂。
2、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一家人吃團圓飯,一起看春節晚會。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
1、習俗: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
2、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兩天)
1、習俗:吃冷食
2、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3、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清明節:公曆4月5日前後
1、習俗:掃墓、踏青。
2、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促進家庭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3、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1、習俗:吃粽子、賽龍舟。
2、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3、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這一天的活動現在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帶五色線,做香囊,門上插艾。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1、習俗: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禮拜七姐、女紅
2、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相傳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3、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
傳統節日分別有:
1、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2、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3、春節:農曆一月一日;
4、元宵節:農曆一月十五日;
5、寒食節:清明的前一天;
6、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7、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8、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9、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
10、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日;
11、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
12、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日。
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其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涵蓋了哲學、人文、歷史、天文等方面的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澱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及日期如下:
1、春節:正月初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
2、元宵節(上元節): 正月十五,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3、土地誕(龍抬頭):二月初二,也稱“社日節”,社日分為春社日和秋社日,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
4、上巳節:三月初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該節在文字記述中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
5、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
6、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7、端午節: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
8、七夕節:七月初七,又名乞巧節、七巧節、雙七、香日、星期、蘭夜、女兒節或七姐誕等。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
9、七月半(中元節):七月十四/十五,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
10、中秋節:八月十五,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11、重陽節:九月初九,《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12、寒衣節: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
13、下元節:十月十五,為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
14、冬至節:陽曆12月22日前後,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15、臘八節:臘月初八,俗稱“臘八”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
16、祭灶節:臘月廿三或廿四,在我國民俗中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被稱為小年、謝節、灶王節。
17、歲除(除夕):臘月廿九或三十,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
中國傳統節日,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中國傳統節日每個節都是非常有意義的,
中國傳統節日包括有: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吃餃子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吃湯圓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吃粽子
農曆七月初七乞巧節(中國情人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家庭團圓日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也團圓吧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順序排列
中國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
春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因為它居歲首,古代稱之為“元旦”,又叫“三元日”,意即這一天為“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早在商周時期,我國就出現了迎春的 ...
回族有什麼節日 回族傳統節日有哪些
回族主要有4大節日:開齋節、古爾邦節、蓋德爾節、登霄節。
開齋節:回族的傳統節日。阿拉伯語為爾代-菲土爾,爾代意為節日,菲土爾意為開齋。又稱大開齋。每年希吉來歷即伊斯蘭曆9月為齋月。齋月期間,每日晚和開齋日清晨凡回族穆斯林均應到清真寺沐浴淨身,做禮拜。開齋日禮完 ...
漢族的傳統節日
中國漢族的節日很多,主要有臘祭、祭灶、春節、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在諸節日中,以春節最隆重。春節又稱為過年,是中國漢族人千百年來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
中國漢族的春節習俗,一般以吃年糕、餃子、餈粑、湯圓、荷包蛋、大肉丸、全魚、美酒、福橘、 ...
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傳統節日大全表
中國傳統節日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寒衣 ...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一共有55個少數民族,各民族的節日豐富多彩,著名的有:蒙古族的那達慕、傣族的潑水節、傈僳族的刀杆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節、哈尼族的扎勒特、藏族的酥油花燈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拉祜族的月亮節、苗族的花山節等等。
56個民族有哪些傳統節日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 ...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冬至、除夕、七夕、臘八、中秋節等。其中,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曆來計算,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