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儒家思想中的民意是什麼樣的?

儒家思想中的民意是什麼樣的?

  在中國,民意似乎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詞,也有學者說“天大地大、民意最大”而在儒家思想中,民意也是最大的,儒家文化中的和諧意識、人本意識、道德意識等都提倡重視民意。那麼,在儒家文化中的民意是什麼樣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只要是熱點事件,它的身影總站在最前面。從剛判死刑的藥家鑫案,到染色饅頭之類的食品醜聞,總能看到民意的洶湧。眼下政府出臺一些法規,也多了徵集民意這個環節。重視民意,敬畏民意,肯定是一件好事。現代社會,本質上說就是民意社會。一項公共決策是否合法,標準之一,就看它是否符合民意。但對於民意的真正含義,我們卻極少探討。

  其實,政治制度不同,言論環境不同,都會對民意有不同的理解。中國傳統社會,顯然不是民意社會。但儒家學者,卻對民意做了很多思考。比如《尚書》說的“民惟邦本”“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今文尚書》說“天聰明,自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左傳》說“民,神之主也”,都在強調民意的重要。這些論述中,儒家並未單純地探討民意,而是多了一箇中介的“天”。“天”在儒家看來,大致和今天“自然法則”的意思相近。合乎“天”就是合法,違背“天”就是違法。天不只是人的最高信仰,也是所有人必須無條件服從的法則。因為在古人眼中,天才是人與萬物的終極裁判。可以說,儒家對民意的思考,已超越了國家和君王,帶有一定的終極意義。民意不僅是世間的中心,也代表了天意在人間的落實。

  盧梭很早對民意作過研究。他認為,民意可分為公意和眾意。公意是國家全體成員的普遍意志,它的著眼點是公共利益。眾意主要著眼於私人利益,也即個體私意的總和,也就是現在常說的不同利益集團的意志。盧梭認為不同利益的共同之處,構成了社會,因此治理社會應完全根據公共利益。眾意較易辨識,公意則抽象得多。公意有時與眾意一致,有時又與眾意相矛盾。在過去的專制社會,權力擁有者常會假借公意的名義,來實現自身集團的私意。由於不同的民眾,對公意理解千差萬別,並不存一個事先給定的公意。所以盧梭認為,只有透過理性討論和投票形成的公意才是可信的。當然,這是公意的理想狀態,即讓民眾經過公共參與和討論達成共識和意願。但事實上,這種理想狀態實現起來,卻很困難。

  在現代社會,公共決策須以民意為依歸,已是常識。如何在公共決策中,準確判斷與體現一個社會的民意,在今天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對民意研究得越清晰,越有助於民眾對社會進行批判性思考,也有助於他們對各類社會議題的理解。當民眾參與公共生活的意願與激情越大,全社會解決衝突和問題的能力,也自然越高。一個重視民意的社會,必然在察覺問題、反思問題與共同行動等方面,變得更為公正和有效。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要對民意有更清楚的認知,有真正的敬畏。

儒家思想中仁和禮是什麼關係

  “仁”和“禮”,仁者愛人,克己復禮。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禮,是統治者維護社會秩序的一種制度,具有外在性。仁,是一種道德規範,具有內在性,受制於禮,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約束。仁是仁慈、和善,關愛、誠信,本意是果核。禮是本體“仁”衍生的“義”之後的產物,側重點是“外、表”,禮是禮節更注重行,因為禮的出現,引出虛假盛行,世道日下。

周代儒家思想在什麼中有比較系統

  《樂記》。周代儒家音樂思想在《樂記》中有比較系統地闡述。《樂記》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創作於西漢。作者劉德及門人,是西漢成帝時戴聖所輯《禮記》第十九篇的篇名,其豐富的美學思想,對兩千多年來中國古典音樂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

  《樂記》繼承與發展了孔子以來儒家關於音樂的特徵、樂教的功用以及內容與形式、美與善、禮和樂等關係的思想,在闡述"心物感應"的樂的本質方面,在論及音樂對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等心理活動的影響方面。

  在突出音樂的政治教育與教化功能方面,在強調音樂對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作用方面,在注重禮樂並重"先王之道,禮樂可謂盛矣"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其基本思想比在它之前的儒家著作中都更明確、更豐富、更具體、更深入、更系統,它是中國古代最重要、最系統的音樂教育思想的論著,至今仍未失去其燦爛的光輝。


如何運用儒家思想到生活

  儒家思想豐富駁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儒家思想協調、處理好人際關係。儒家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和”,所謂“興觀群怨”,人都處在一個“群”中,在等級社會,儒家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讓每個人各安其位。然而,在講求平等的現代社會,儒家思想對人際關係的協調並不需要建立在階級關係上。而是“仁”,什麼 ...

儒家文化思想的道德與倫理關係

  倫理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中西方哲學家討論的問題,現代人容易將道德和倫理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間雖然有必要的關聯,卻存在著差異。道德與倫理有著一定的關係,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道德與倫理間的關係,一起來看看吧。   禮與仁   儒家學說有兩個基本概念:禮與仁。如果進行道德哲學分析,那麼,禮可 ...

中國古代思想的天時觀

  瞭解一種文化的主導思想方式與瞭解這種文化的時間觀有內在關聯。這不僅僅是馬丁·海德格爾(M. Heidegger, 1889-1976)的看法的一種延伸,而且可以在另外一些黑格爾之後的西方哲學家(比如尼采、柏格森、胡塞爾等等)那裡找到這樣那樣的支援。按照這個思路,要比較深入地理解中國古代思想,就需要知曉它所 ...

儒家思想精華:仁義禮智信

  “義”,是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氣節,即“正義之氣”。“義”的原義是指人的儀表,是人們在人際交往中對親密友誼、對美好善良的追求。《說文解字》這樣解釋:“義(義),己之威儀也。從我從羊。”意思說,“義”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涵養,我們崇尚羊的形象和涵養,要像羊一樣溫和、善良、美好。   “禮”,是指禮儀、禮 ...

儒家思想束縛了我們啥?(一)

  常常有人說,中國人創新意識差,是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更直白一點說,是受到了孔夫子的影響。地 處齊魯之地的山東人更是說,我們保守,是因為受孔夫子影響深。說者大有不屑、調侃、貶斥的意味,似乎自己不如人意的現狀,是孔夫子造成的。孔夫子要為當下 中國人的痛苦屈辱承擔責任。孔夫子束縛了手腳,束縛了創造,束縛了思想, ...

如何理解儒家文化的仁

  “仁”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行仁政的方法。“仁”可具體解釋為對待長輩要尊敬,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 ...

什麼叫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思想的精華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與禮、孔子時代的禮樂制度、《孝經》中的孝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