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儒家文化、思想是如何弘揚的?

儒家文化、思想是如何弘揚的?

  儒家文化雖產生於兩千年前,但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文化也一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今天,我們說起儒家,提起孔孟,不免產生距離感,畢竟過去了那麼多年,那麼,離我們日漸遙遠的儒家文化、思想又該如何弘揚呢?一起和小編來看看吧。

  弘揚孔子儒家思想是現今世界的當務之急。我們怎樣去弘揚孔儒思想呢?其實弘揚孔儒思想主要有兩個途徑:

  是用儒學學術來推廣。但這隻能侷限在學校,學者、專家,人數不多,佔群眾的比例太少,很難造就滿街滿巷都是聖人。如恢愎宗教的組織形式來弘揚孔子思想是一條更廣大的渠道,易於普及,易於推廣,使孔教大眾化,普及化,讓全民都可以分享孔儒的精華,從而提高人民大眾的人文素質,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容易達致國家統一的局面,及能將孔儒思想傳播到世界每一角落。

  同時,也能以正氣的孔教壓倒各種形式的邪教,使中國的宗教民族化、本土化。但必需興建孔廟或孔子紀念堂以作配合,使人民群眾有敬拜孔聖的場所,有“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的地方。

  一、是研究和教育。因為作為需要弘揚的東西必須有其適用性和正確性。儒家思想是從封建社會流傳下來的思想體系,必有不適用於我國現代文化建設的方面。因此,對儒家思想進行全方位的研究是弘揚儒家文化的基礎和前提。弘揚,就是大力宣揚。一種文化要得到弘揚,群眾,或者說弘揚物件的認同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要讓大家知道這是什麼,才能讓他們接受或者進一步運用儒家思想。一種文化的存在與流傳離不開人民的理解和認同。

  二、是宣傳。宣傳當然包括國內和國外,包括國際交流、教育、成果展覽、文物展覽等等方式。

  三、是保護。保護就是使宣傳和研究儒家思想機構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使儒家思想的研究者能夠有足夠的資金和平臺將這類研究進行到底。

  我們可以預見,在全世界六大階層的儒家共同努力下,孔子儒家文化必將復興!這是一股不可阻擋的力量,也是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

儒家文化:概述儒家思想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安邦治國,品德修養,儒家文化給後人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儒家的思想一直成為眾多學者研究探討的物件。那麼你知道儒家的思想是什麼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庸”就是強調“善”對於“中庸”的概念,張辛介紹了自己的觀點。是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而按照適宜的方式做事就可以長久,就是?善?。”作為傳統文化,張辛認為“中庸精神”就是適度把握,按照適中方式做事,併力求保持在一個合情合理的範圍之內。

  “中庸”核心是禮樂文化論壇上,張辛博士對發源與齊魯大地的“中庸精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張辛認為,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而山東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從山東走出來的孔子、孟子等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資源。

  對於中庸精神與書法的影響,張辛表示,“中庸精神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中國文化就是以中庸精神為核心的禮樂文化。”此外,中庸思想對中國古典藝術精神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尤其在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中庸思想具體物化為對“中和之美”的追求,從兩漢、魏晉南北朝到宋元明清,一直髮揮著或隱或顯的作用。

  “文化沒必要一味與國際接軌”對於中華民族寶貴的傳統文化,張辛認為我國現有的一切都是以傳統為基礎的,他特別強調與傳統接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張辛介紹,現在很多外國思想家正在反思社會的執行模式和走向,並感覺到了其中的潛在危機。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結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國,而他們關注的焦點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價值和重要性必將日益顯現出來,目前這一點已經有所表現。”張辛認為,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連續性的文化,也是中國眾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價值的核心精神和觀念。“所以,我們要強調與傳統接軌,相容其他文化的優秀精神,而沒有必要一味盲目強調與國際接軌。”

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儒學的創立打破了封建統治階級壟斷教育的局面,而儒家的思想也由古至今延長至今,儒家哲學注重個人的自身修養,要與身邊的人建立和諧友好的關係,那麼,儒家文化思想的核心內容是什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創立,最初指的是司儀,後來逐步發展為以尊卑等級的仁為核心的思想體系,儒家的學說簡稱儒學,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儒家基本上堅持“親親”、“尊尊”的立法原則,維護“禮治”,提倡“德治”,重視“人治”。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影響很大,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為正統思想。

  儒家的“禮治”主義的根本含義為“異”,即使貴賤、尊卑、長幼各有其特殊的行為規範。只有貴賤、尊卑、長幼、親疏各有其禮,才能達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的理想社會。國家的治亂,取決於等級秩序的穩定與否。儒家的“禮”也是一種法的形式。它是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如違反了“禮”的規範,就要受到“刑”的懲罰。

  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恥辱而無奸邪之心。這是最徹底、根本和積極的辦法,斷非法律制裁所能辦到。

  儒家的“人治”主義,就是重視人的特殊化,重視人可能的道德發展,重視人的同情心,把人當作可以變化並可以有很複雜的選擇主動性和有倫理天性的“人”來管理統治的思想。從這一角度看,“德治”主義和“人治”主義有很大的聯絡。“德治”強調教化的程式,而“人治”則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種賢人政治。由於儒家相信“人格”有絕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礎上便發展為“為政在人”、“有治人,無治法”等極端的“人治”主義。


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道德與倫理關係

  倫理與道德之間的關係一直是中西方哲學家討論的問題,現代人容易將道德和倫理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間雖然有必要的關聯,卻存在著差異。道德與倫理有著一定的關係,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道德與倫理間的關係,一起來看看吧。   禮與仁   儒家學說有兩個基本概念:禮與仁。如果進行道德哲學分析,那麼,禮可 ...

泰國人妖文化文化文化的和諧共生

  幾乎每一個從泰國歸來的人都會產生這樣一個困惑:佛文化、性文化、人妖文化,這些存在巨大反差的事物為何會在泰國和諧共生?而事實上,泰國無疑是佛文化、性文化、人妖文化和諧共生的綜合體。   泰國是一個族群眾多的國家,從數千年前由中國內地少數 民族移居泰國的“泰人”,到幾個世紀以來陸續移入泰國的漢人、寮國人、高棉 ...

開封猶太人對儒家文化的認同

  開封猶太社團的消失是多種原因造成的,而開封猶太文化的儒化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內在因素。雖然在17世紀以前從整體上保持了猶太教信仰,但猶太教的儒化傾向早已肇始。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漸進過程中,猶太人對儒家文化從區域性適應發展到整體認同,猶太教的核心思想逐漸被儒教所涵化,也正是伴隨著猶太教儒化程序的完成,不可阻擋的 ...

儒家仁的思想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儒家“仁”的思想對人們的啟示是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主張為政以德,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仁原本指對人親善或持有一種同情心,在孔子那裡被髮揮成了一種學說、一種哲學觀。建立在民族宗法基礎上的家國同構,是在農業文明為主的時代 ...

儒家文化以什麼為核心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儒家文化是以儒家學說為指導思想的文化流派。儒家學說為春秋時期孔丘所創,倡導血親人倫、現世事功、修身存養、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義、禮、智、信。儒家學說被歷代統治者推崇,以及孔子後學的發展和傳承,使其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文化的深層觀念中,無 ...

如何理解儒家文化中的仁

  “仁”是中國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最高原則,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能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是行仁政的方法。“仁”可具體解釋為對待長輩要尊敬,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為官者要清廉愛民,做人 ...

如何看待儒家的仁愛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即是仁愛。仁愛的思想,是孔子倡導並身體力行的,這也是儒家思想體系的核心部分。而這一點,與基督倡導的仁愛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儒家思想提倡仁愛,“仁者愛人”。   追求美好幸福生活,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一直是人們孜 孜以求的理想目標。孔子的“仁愛”思想為提高個人修養,處理人際關係、人與自然關係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