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元、明、清時期的建築

元、明、清時期的建築

  蒙古貴族統治者建立了一個疆域廣大的軍事帝國。來自落後的遊牧民族的統治,使兩宋以來高度發展的封建經濟和文化遭到極大摧殘,對中國社會的發展起了明顯的阻礙作用,建築發展也處於凋敝狀態。

  

宋、元、明、清時期的服飾圖案

  宋、元、明、清時期的服飾圖案,在唐代日趨寫實的基礎上出現了種類不同的裝飾風格。這時期的服飾、承前代的形式,在圖案運用上不僅將雲紋發展成朵雲紋樣,而且更多地運用了"吉祥圖案"。隨著社會文化、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視野更加寬闊,服裝的配件設計更加多了起來,特別是在宋代,開始注重幞頭這種飾件的裝飾效果了。幞頭,即著公服、常服時所戴的首服,又名折上巾,因為它是折而向上的巾式。 在後周時,幞頭就一改以前的幅巾樣式為四腳幞頭了;後來經過隋、唐、五代的發展變化,變成裹戴的一種樣式;到了宋代,幞頭就成為服飾中的主要首服了。為此,出現了各種樣式的、各種圖案紋樣的幞頭。其顏色的運用多是兩種顏色,或兩種顏色以上的。與之相應地又出現了革帶。革帶,以宋代的服飾中是標誌官職高低的一種配件。製作革帶的材料和裝飾都很考究。在圖案的設計上還是運用變形的雲紋或回龜紋。圖案效果給人以明快、簡練的感覺。宋代服飾圖案,運用的多是雲紋、回龜紋,同時也有朵雲的,婦女的頭飾也運用雲紋。宋、元、明、清時期的雲紋圖案,也是在唐代日趨寫實的基礎上出現了種類不同的裝飾風格。 例如:一類在"吉祥圖案"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一種如意雲圖案,幾個如意雲相互連在一起,增加了圖案的裝飾趣味;另一類的"自由式"雲紋逐漸變為寫生雲紋圖案了,明清時期雲錦圖案的雲紋,就是典型的例子。雲錦圖案上的雲紋大都作為龍鳳、獅子、蝙蝠等的陪襯,除?quot;四合雲"等是規則的雲紋圖案外,其它大部分以寫生的"行雲"、"大雲"、"臥雲"等為主。"行雲"是一種像飄浮在藍天的雲,有徐徐而動的感覺,幾乎和真實的雲彩一樣;"大雲"其特點是任意向四周發展,形成"連身通氣"的氣勢,也是接近寫實的。由於雲紋在當時錦繡中運用極為普遍,因此,雲錦藝人總結了畫雲的口訣:"行雲綿延似流水,臥雲平擺像如意,大雲連身通氣,小云巧面生靈",來描繪各種雲形圖等。 明代圖案在繼承前代圖案的同時,創造並豐富了諧音圖案和寓意圖。為明代明憲宗成化皇帝的常服。他頭戴善冠,穿有滿地雲紋襯托團龍及十二章紋樣的服飾,冠以紗,折角向上,後名翼善冠;袍用黃色,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繡金盤龍一;帶佩玉,靴為皮之。皇帝常服飾有云紋及十二章的各種紋,寓意了皇帝才德兼備、文武雙全、能呼風喚雨。明朝冠服制度規定,皇帝在舉行祭禮和大典及處理朝政時要穿有龍紋的袍服。明神宗萬曆皇帝壽聖節(即誕辰)所穿的龍袍與憲宗皇帝龍袍相似,只是滿地的雲紋樣圖案被滿地的寓意圖紋所代替。它的裝飾美化只是一方面,而紋樣寓意的內涵更為深刻,僅在明萬壽服服飾圖案一個紋樣裡,美好寓意的紋樣就如此豐富。另外,隨之發展的,如桂花和萬年青,意為富貴萬年青;太陽和鳳凰,意為丹鳳朝陽;蓮花和鯉魚,意為連年有餘;金魚和海棠,意為金玉滿堂;蝙蝠和雲,意為福從天降。這種寓意圖案還有不少,有的至今仍在沿用。從上述圖中可看出,不論是團龍、坐龍,還是行龍,都呈現出程式化造型,雲紋、植物紋、鳥紋、魚紋也都趨向寫實,表現出程式化造型特點。清代的服飾是我國服飾發展的頂峰,服飾圖案在這時的裝飾作用已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如果說歷代服飾圖案都有一定的發展,都有尚可創造的餘地,那麼,到了清代,服飾的裝飾紋樣就是繁雜堆砌。如果說清代服飾的發展與歷代服飾也有不同的話,那麼,在這裡所要說的,就是各種服飾配件的完善、圖案的繁瑣,以及等級觀念在圖案上的反映更加森嚴明確了。 清代的服飾除了承前代的裝束外,主要是在裝飾物件上更加完備了,如服裝出現了馬蹄袖的上衣,出現了馬甲(坎肩)。 在圖案的設計上承襲十二章的紋樣,在明代的八吉祥紋樣的基礎上,集圖案的裝飾作用之能事,使之達到了繁紛的程度。服飾上的裝飾也如此紛繁。這一時期,服裝出現了一種叫補子的裝飾,以補子的紋樣代表官職的貴賤。補子紋樣的差別反映了清代等級的森嚴。清代的帽子一改歷代的式樣裝束,而注重帽子頂上花翎的裝飾,以花翎的不同反映不同的官職。下面就具體冠來說明清代冠上花翎的表示內容。皇帝夏朝冠,背面。頂三層,前飾金佛,後飾舍林,此為舍林中飾東珠七顆。清代以帽子有無花翎和頂子的製作材料來區分封建貴族的政治地位群王冬朝冠,正面。頂金龍二層,上飾東珠十,上銜紅寶石。貝子夏朝冠,頂二層。前飾舍林,戴三眼花翎。民公夏朝冠,頂與冬朝冠同。頂鏤花金座,中銜東珠四,上銜紅寶石。鎮國公吉服冠。頂用紅寶石,戴雙眼孔雀翎。皇太后、皇后冬朝冠,薰貂為之。頂三層,上銜大東珠一,朱緯上週綴金鳳七,後金翟一,翟尾垂珠,五行二就,每行大珍珠一,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末綴珊瑚。冠後護領,垂明黃條二,末綴寶石,青緞為帶。這些裝飾的重要意義,就是顯示其高貴的政治地位。皇子福晉夏朝冠(背面)。青絨為之。其他與冬朝冠同,即頂鏤金三層,上銜紅寶石,朱緯上週綴金孔雀五,後金孔雀一,垂珠三行二就,中間金銜青金石結一,末綴珊瑚。冠後護領,垂金黃條二,末綴珊瑚,青緞為帶。

始於宋代盛於元、明的德化瓷雕過程

  雕刻可以創造出更加美麗的物品,雖然如今有了各種機器的發展,這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而在古代的雕刻雖然粗糙但也在當時精美絕倫。

  那麼,本期德化瓷器看看始於宋代盛於元、明的德化瓷雕過程。

  瓷雕,是繪畫和雕刻相結合,將繪畫、書法等藝術形式表現在瓷器上的一種特殊的藝術手段,是在沒有彩繪的白瓷上刻上繪畫或文字。刻在器皿上的,如盤、碗、花瓶、茶具、文具等,尚有工具的作用;刻在瓷板上的再配上紅木架子,則純是藝術品了。

  陶瓷雕塑就是瓷泥透過雕塑成型,然後經過高溫燒製的三維立體藝術品,簡稱瓷雕。瓷雕作品“天人合一”,是陶瓷藝術家“人巧”與窯火“天工”完美結合的產物。瓷雕與木雕、石雕、牙雕、骨雕、貝雕、根雕、冰雕、漆雕等所有雕塑都不同。

  它必須經過1300度以上高溫燒製而成,而從“泥”變成“瓷”這一過程,作品的體積要整體收縮20%左右,且物理、化學物質都會產生根本的變化,誕生了“瓷”這一全新的物質。經過高溫瓷化的洗禮,其造型、顏色、體積、質地等全部“脫胎換骨”,可謂“鳳凰涅盤”。

  所以作為三維空間的中國白瓷雕藝術,不僅從材料、創意、造型、工藝、燒製與環境空間乃至其所耗時力都比繪畫等其它的工藝要求高得多。瓷雕從無到有的多重工藝和人智慧的最大程度的整合。

  這是其它雕塑藝術所無法企及的,它成品秀雅且具永久性,也是一直以來贏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主要原因。丹納曾把雕塑稱之為“完美的藝術”,如此說來,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白”瓷雕也許就是“最完美的藝術”了。

  在眾多有關德化窯的著述中,經常會讀到瓷塑、雕瓷等,其實這些都是同一概念。稱為“瓷塑”的,我想可能是作者查辭海,以為從字面上看,塑更準確點,因為雕是減法,而塑是加法的成份多一點的緣故吧。作為一產瓷區,至今還在為這一概念在爭論,我想對區域品牌的宣傳和建設是不利的。

  塑泥稿:這是一個創作的過程,要製作出一件作品前,大師們需要憑藉個人豐富的塑瓷經驗對所塑造的人物、動物、花卉等題材進行研究探索,然後發揮想象力,手工捏製出造型。

  注漿:將創作完成的泥稿製成磨具,一般是將打磨後的泥漿經過壓濾脫水成泥餅。

  成形:注漿倒模後,再將模型取出進行粘接,用一定稠度的粘接泥將各個成形的部件連線在一起。

  修坯:粘接成形後的生坯再進行一些根據整體與區域性的比例進行修整,讓區域性更加細膩。

  裝飾:分為雕刻裝飾和彩畫裝飾,也就是在生坯上做些裝飾,使之形象更加完美。

  燒製:將做好的生坯進行熱處理,通俗講就是拿到柴窯或者電窯裡燒製。


隋代時期的服飾圖案

  服飾圖案源於生活,服飾圖案形成於人們的觀念,因而,作為源於生活和形成於觀念的服飾圖案,自然也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們的觀念的提高而不斷髮展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  ■魏、晉時期的服飾圖案 魏、晉時期的服飾圖案除了繼續沿襲漢以來的藝術風格外,線上條的設計上趨於粗獷,給人一種肥厚之感。在服飾的圖案上 ...

節全面解讀(來歷習俗禁忌燒紙)

       中元節的來歷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送祖時,紙錢冥財燒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時,在寫有享用人姓名的紙封中裝入錢紙,祭祀時焚燒,稱“燒包”。年內過世者燒新包,多大操大辦,過世一年以上者燒老包。 ...

日本茶道內涵是什麼?和

  日本的茶道歷史也是非常悠久,雖然日本的茶道起源於中國,不過同樣也在日本的發展中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內涵。日本的茶道更是以“和、敬、清、寂”這四個字將茶道打造成文化藝術活動。   那麼,本期一起來深扒日本茶道內涵。   和:   茶道四諦中的“和”,既表示和諧的和,又表示和悅的和,它體現了支配茶道整個過程 ...

時間順序排列

  魏國,220年12月10日到266年2月4日,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唐朝,618年到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共歷21帝,享國289年,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宋朝,960年到127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五代十國下啟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 ...

祝壽詞:日月昌松鶴長春

  1.祝老壽星壽比天高、福比海深,春秋不老,福星高照。   2.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生日快樂、後福無疆。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3.願您的人生充滿著幸福,充滿著喜悅,永浴於無盡的歡樂年華。   4.祝老壽星吉祥如意、富貴安康。   5.祝爺爺萬壽無疆長命百歲,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老如松柏。   6.祝 ...

喪俗的赴告奔喪唁電解說

  1.報喪人死之後,子女要隨即向親友報告死訊及喪期、葬期等有關事情報喪亦稱“告喪”、 “赴告”、 “訃告”,其形式有寫訃文信畫報告親友的,有子女著孝跟前去報告的,現在有在報上登“訃告”的。孝子前往多是口頭的,間具訃文,舊時訃文與現代的訃告內容大同小異,格式則有所不同。如孔子第七十六代孫孔令購過世時,長於年幼 ...

道共居一山修行 承德豐寧白雲古洞景區

   位於河北省承德市豐寧縣黑山嘴鎮黑山村南側。承豐公路從景區東側穿過。距承德市區130公里。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區。據史料和殘留碑文推斷,開闢於明代中期,十六世紀中葉。   總面積10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4平方公里,是一處集峽谷、洞穴、古蹟、奇峰、怪石、植被於一體的綜合景觀。山中有白雲洞、八寶洞、哈哈洞三大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