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燈節源於何時?
元宵燈節源於何時?
農曆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俗稱又叫“燈節”。舊習元宵之夜,城裡鄉間,到處張燈結綵,觀花燈,猜燈謎,盛況空前。屆時,不論皇室貴戚,平民百姓,深閨淑女,均可破常規,順習俗。制燈玩賞,出遊嬉鬧。唐詩人崔液作詩道:“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平時足不涉戶的閨閣女子,往往乘此機會與意中人談情相會。宋辛棄疾《元夕》詞雲:“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元宵燈會狂歡之夜,情人急於綱會,望眼欲穿,“踏破鐵鞋無覓處”,見時就在眼前的有趣場景。
唐宋明清,元宵燈節成了年節中重要的民眾娛樂活動。墨客騷人,常常吟詩作畫,作為增添雅興。今天,元宵放燈、觀燈,仍是中國廣大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民俗娛樂活動。特別是近幾年,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人們喜歡元宵燈節,可它究竟是什麼時候起源的呢?
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形成於唐代。《七修類稿》雲:“元宵放燈,起唐開元之間,……從十四至十六夜,後增至五夜。”林達祖的看法與《七修類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時代元宵看燈的盛況》一文中根據《舊唐書》有關睿宗的記載:“景龍四年,上元夜帝與皇后微行看燈,因幸中書令蕭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燈。”認為“元宵燈節在明皇的父親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另一種意見認為元宵燈節是漢代傳下來的。唐代徐堅《初學記》雲:“《史記·樂書》曰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今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是其遺事。”《初學記》是受命於唐玄宗,為太子們學習文化而編纂的書籍。書中“令人正月望日夜遊觀燈”顯然是指玄宗時代。《燈節小史》作者觀今從《御覽》引《史記·樂書》的說法,又據《曲洧舊聞》所載“唐沿漢武帝祠太乙自昏至明故事”,認為元宵燈節“看來是成於漢初的一種特殊事體,並不認為是一種娛樂”。羅啟榮、歐仁煊在1983年9月出版的《中國年節》中認為:“漢文帝是周勃勘平‘諸呂之亂’以後上臺的。勘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這天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於是,漢文帝就把正月十五這一天定為元宵節。不過,當時還沒有放燈習俗。到了漢明帝永平十年,蔡從印度求得了佛法,漢明帝為了提倡佛教,敕令在元宵節點燈,以表示對佛教的尊敬。這是元宵節放燈的起源。”
德慶元宵燈節
元宵之夜,家家產戶耍花燈慶賀佳節,故元宵節又稱燈節;舊時,元宵節是個十分熱鬧的節日,慶賀元宵因此又叫做“鬧元宵”。光緒《德慶州志》這樣記載:“上元夜,坊社各燃鰲:山企角
人物花草諸燈,幼童柑戲劇為樂,以花筒煙火角勝,簫鼓喧嗔,遊人歌唱,童子擊小鼓。”
德慶民間過燈節有“請燈”、”上燈”和“落燈”的習俗、。舊時邑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嚴重,崇尚求子。希望生子者幹元宵節前(多在正月十二)到家祠或坊社向祖先和福神敬獻紙燈,稱為“請燈”,“燈”與“丁”諧音,意即請求添丁;這種燈八角形狀,剪紙纖巧,剔鏤玲瓏,內燃蠟燭,下垂”燈春”,因為獻燈必須同時獻上茶果,故稱為“茶燈”。將敬獻茶燈懸掛
在柯堂裡或社壇的大樹上。所以每年燈節,德慶各姓祠堂或坊社的大樹上都掛滿丁紙燈。清末本邑舉人梁修的風俗詩《蕩花燈》寫元宵上燈的情景: “元宵四五六,人聲喧寶亭。衣吞雜老少,祠堂門不扃。……”
民間習慣生男說”添丁,生女說“添口”,清燈後家中添』的,就要不惜耗資酬謝祖先和福神,並宴請親朋戚友,慶賀添』之喜。到明年燈節以新燈送回原處,稱為“上燈”。元宵節次日(正月十六)還要到家祠和社壇舉行“落燈”儀式。落幻時年親戚以及鄰舍都來祝賀,並觀看後生仔槍“燈春”,據說誰搶到"燈春”誰就會行好運。主人家則向圍觀的小童分派茶果。
元宵燈節觀燈之外 表演豐富
燈節又稱元宵節。一說元宵,人們馬上想到食品,那句經典臺詞“何書記,吃元宵啦……”讓長在上世紀60年代的人記憶猶深,彷彿吃元宵是那個節日的象徵,一如五月初五叫成粽子節,八月十五叫成月餅節一樣。其實吃是過節中很小一部分,單說吃,元宵節還有很多食品。《燕京歲時記》上說,“市賣食物,乾鮮俱備,而以元宵為大宗”。此時只是元宵銷量大。
那時元宵的品種少。明人劉若愚在萬曆年間出版的《酌中志》記,元宵“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者”。現在要記元宵就麻煩了,餡不下幾十種,一句話寫不詳細。重要節日,吃僅是一種形式和寓意,否則“鬧元宵”便成了鬧著要吃的可笑之舉。
幼年的記憶中,春節已與燈節聯在了一起,過年時總要買上只燈籠,幾乎成了必備的年貨。那時生活水平不高,賣的燈籠多是紙製,可摺疊,顏色有紅黃綠,繪著圖案,中間點上蠟燭,晚上掛在門外,或提著出去上街玩耍。上世紀80年代已有了用電池點的燈籠。“文革”前的北海公園,春節期間總要舉辦遊園燈會,裡面掛著大紅宮燈,以及用絹紗、玻璃或紙做成形狀各異的燈籠,上面畫著花卉、動物、仕女、人物故事,大小不一。還有一片燈謎區,列出各種謎語,每盞燈上用紙條寫著謎面,猜中撕下可去領獎。記得還有冰燈、麥芽燈等,那時幼小,不知風的動力,覺得走馬燈奇怪,沒有機器怎麼會轉?
正月初一放爆竹的習俗源於何時 過年放爆竹需要注意什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是一首王安石寫的一首關於新年的古詩,也是民間過年的深刻體現。過節時,人們透過燃放爆竹進行慶祝,那正月初一放爆竹的習俗起源於何時呢?跟著小編來看一看。
放爆竹的由來
人們為了年獸,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裡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 ...
珍珠奶茶最早起源於何時何地
珍珠奶茶最早起源於臺灣。
珍珠奶茶,又稱粉圓奶茶、“波霸奶茶”是一項於1980年代發明及廣傳於臺灣的茶類飲料,臺灣有二間店鋪宣稱是珍珠奶茶發明者,一說臺中市經營泡沫紅茶店“春水堂”的劉漢介先生,自稱於1983年開始實驗製作奶茶,又說是店內女職員無意中調製成功另一說則是臺南市翰林茶館塗宗和先生所發明,據 ...
宋體源於何時是秦檜發明的嗎
1、宋體字,不是宋代產生的字型,而是明代才產生。因為宋代是中國印刷術剛成熟的時代,宋代的印刷工人在刻板的時候,還是採用手寫體。因此,宋版書籍大多采用顏體、歐體、柳體等名家字型。到了明代,由於宋版書籍的美觀,因此在印刷時,往往有意識的去模仿宋版,明代刻工一方面追求效率,創作出最適合印刷的字型,另一方面卻又把 ...
元宵節日簡介
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據史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過元宵節的風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花燈 ...
科學吃元宵
元宵佳節將至,很多人家裡早已備上元宵,一頓吃不完,甚至連續幾天都是餐桌上的“常客”,早餐、加餐甚至夜宵都少不了。
俗話說過猶不及,其實說起吃元宵來也是一樣。從營養學來看,糯米皮加上豆沙、芝麻、棗泥、花生等甜餡或鮮肉、菜肉等鹹餡,都是高糖分、高熱量的非健康食品。那麼到底如何吃元宵,才能保證美味與健康兼收 ...
元宵與湯糰區別
元宵元宵、湯糰是兩回事。可以說是北方、南方之不同淵源所致。
北京做的元宵,是以餡為基礎製作的。機器做元宵的操作過程如下:先是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涼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南方叫糯米)粉,機器就“篩”起來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變成球狀,江 ...
民俗專家細說“元宵”由來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又到了吃元宵的時候。正月十五,為什麼要吃元宵呢?
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元宵和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元宵稱“湯圓”“圓子”“水圓”“湯丸”“浮圓子”“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