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元宵節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堪稱中國“情人節”

  古時候,元宵節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賜予未婚男女以相識的機會。在傳統社會,禮制森嚴,年輕女性不允許外出自由活動,但是過元宵節可以結伴出來遊玩,於是,藉著賞燈之便,一些整日待字閨中的小姐們會為自己物色物件,所以,青年男女絕不會錯過這一天賜良機。

  “男婦嬉遊”是元宵節特殊的人文景觀。有這樣一則小故事,司馬光是有名的禮法之士,他的夫人在元宵夜打扮著準備出門看燈,司馬光說:“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說:“兼欲看遊人。”司馬光說:“某是鬼耶?”可見,在封建社會,婦女出門,不僅是為了看燈,還要看人。

  元宵節期間,也是年輕男女與情人相會的時候。從中國曆代詩詞歌賦中不難看出元宵節的浪漫溫馨。如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辛棄疾在《青玉案》中也寫道:“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描述的就是元宵夜時男女約會的情景。在一些電視劇中也有類似描述,如《大明宮詞》中,就有太平公主在元宵之夜邂逅初戀情人的情節。所以,元宵節裡充滿了中國人的浪漫故事,算得上是中國的情人節了。

元宵節為什麼被稱為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裡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唐代的燈市還出現樂舞百戲表演,成千上萬的宮女,民間少女在燈火下載歌載舞,叫做行歌、踏歌。

  歐陽修(生查子)雲: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書;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辛棄疾(青玉案)寫道:眾裡尋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是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文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2021中國的情人節是元宵節還是七夕 元宵與七夕哪個才是中國情人節

  2021中國的情人節是元宵節還是七夕 元宵與七夕哪個才是中國情人節

  就國內民俗來說並沒有這個說法,如果一定要說有類似西方情人節的節日,那麼元宵節更接近一些,元宵節有十分熱鬧的燈會,平時不出門的女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順上街遊玩,擴大和異性交往的機會。

  隨著“七夕”漸被稱為“中國情人節”,各路商家也紛紛趁機推出促銷活動,熱鬧一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據報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馮驥才曾表示,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說,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的情感,恪守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因此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並不妥當。

  記者相繼採訪王娟、高巍兩位研究民俗的專家,二人均表示將“七夕”稱為“情人節”是誤讀了這個節日的內涵。王娟表示,七夕那天,女孩子們會參與“浮針求巧”等一系列活動,重點是是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

  “七夕是傳統的乞巧節,也在那個時候天氣已經快要變冷,人們開始準備過冬衣物,舊時,女性是這個節日的主角兒。”高巍也說,七夕的主要習俗是拜巧女、吃巧果,女孩子還會比賽誰的針線活兒更好。而元宵節則略帶“大眾狂歡”的性質,深閨中的女子亦可出門觀燈,與異性相識、相會,相較而言,元宵節才更像“中國情人節”。

  的確,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流傳下來的詩詞中有不少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曾寫道:“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相對於其他一些節日、節氣,元宵節保留下來的民俗略多一些,這與其重視‘鬧’的特性有關。但也正是因為這個特色,元宵節女子出門觀燈、男女約會的習俗反而被淡化了,而七夕由於牛郎織女傳說廣為流傳,也在一定程度上令其易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高巍同時表示,對這一稱謂也無須過分苛責。

  高巍同時表示,近年來由於社會關注等原因,元宵節等傳統節日習俗越來越受到重視,相關活動也越來越多,但繼承、發展這些有益民俗仍需要政府積極引導,老百姓真正參與進去,才能有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元宵節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徵著春天的到來,人們吃元宵、賞燈、猜燈謎,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藉著春節的新,正月的喜,十五的團圓意,元宵節成了千家萬戶最愛的傳統佳節之一。

  七夕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後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於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中國情人元宵節還是七夕 中國真正的情人是哪一天

  中國情人節是元宵節還是七夕節 中國真正的情人節是哪一天   元宵節還是七夕節都是中國情人節,但七夕並不算真正的情人節,而元宵節是古時候的情人節,古時元宵節給了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 ...

2020元宵節中國情人嗎 為什麼說元宵節中國情人

  2020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為什麼說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的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遊玩,元宵節賞花燈,未婚男女藉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物件,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在臺 ...

元宵節中國情人中國元宵節是不是情人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中國的元宵節是不是情人節   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古時常有宵禁,加之女子不可自由出門,元宵燈節無有宵禁,且女子可藉機出遊,正是未婚男女接觸交往的好時候。除了上面提到的詩詞,還有一些愛情故事與元宵節有著緊密聯絡。因此,元宵節可說是中國古時的情人節。   為什麼說元宵節是中國情人節    ...

202x年虎年元宵節手抄報內容 元宵節也是中國情人

  元宵節簡介   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 ...

中國情人習俗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浙江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 ...

七夕 中國情人

  由於地域文化的差異,同一個七夕節,全國各地的節日活動內容也各不相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特色。這裡略加闡述各地區的活動。   在江蘇嘉興塘匯鄉古竇涇村,有七夕香橋會。每年七夕,人們都趕來參與,搭制香橋。所謂香橋,是用各種粗長的裹頭香(以紙包著的線香)搭成的長約四五米、寬約半米的橋樑,裝上欄杆,於欄杆上紮上五色 ...

七夕是不是情人 七月初七是中國情人

  七夕是不是情人節 七月初七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不是情人節,七月初七也不是中國正統的情人節,只是隨著流行,逐漸成了人們口中的中國情人節。   七夕節最早開始是漢朝時期就有的節日,但是漢朝時期的七夕節並不是情人節,七夕節也稱作乞巧節或者七巧節,節日的緣由是相傳古代時期的婦女在農曆的七月初七或者七月初六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