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美好寓意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民間說法吃元宵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象徵,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正月十五,是慶祝新年的一個延續,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慶祝過節。元宵節由來已久漢文帝時期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後來漢武帝還將“太一神”的祭祀定在這一天,增大了這一天的影響力。

  元宵的做法在北方和南方有差別,北方就叫元宵,做法是將切成塊狀的餡料放在簸箕裡撒上江米粉滾成圓球,這樣做出來元宵,外皮鬆軟,但餡料結實有嚼勁。元宵在南方被稱“湯圓”、“圓子”、“水圓”等,和包餃子一樣是將糯米粉和成麵糰,然後捏成薄餅包上餡料。糯米糰軟糯,吃起來口感細滑。

  元宵的餡料有很多種,常見的就有芝麻、豆沙、棗泥等,還有的地區流行放肉類、果仁,現在還發明瞭各種水果味的湯圓餡料。

  元宵的形狀圓圓滾滾,在中國人眼裡這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所以在正月十五的大節裡,一家人都要吃上一碗元宵,代表明年一家人也可以和睦團圓。

  元宵節吃元宵的美好寓意

  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湯圓起源於中國宋朝。當時明州(現為浙江省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豬油、白砂糖為原料,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球煮在鍋裡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把“浮元子”改稱湯圓。

  元宵的做法

  步驟1

  準備材料。將糯米粉放入盆中,加入少許白砂糖,純牛奶倒出半碗多(3/4)加熱至溫溫的即可

  步驟2

  提前一天烤好的花生芝麻,在此就不講了,可以直接購買熟的,或用烤箱烤,不過芝麻容易糊,要非常注意。將花生芝麻分別加適量白糖和白巧克力碎(個人口味決定多少)搗碎,越碎越好,然後在各自的碗中分別加入適量豬油(或融化的黃油),然後將這兩個裝餡的碗放入冰箱冷凍下,方便待會搓成小球。

  步驟3

  左手溫溫的牛奶,右手一雙筷子。將麵粉攪至沒有乾粉,成這種絮狀即可。

  步驟4

  用手揉成這種形狀。

  步驟5

  取揉好麵糰的1/4於鍋中煮熟。

  步驟6

  將煮熟的麵糰放入剛剛的生麵糰中,揉勻。

  步驟7

  揉好的麵糰表面成光滑狀。

  步驟8

  我還調配了個粉色和淺棕色(不太明顯)

  步驟9

  此時拿出凍了一段時間的餡料,可以搓成小球球,也可以直接用湯勺舀。

  步驟10

  噹噹噹,成型的可愛小湯圓們,前面還有點時間久捏了小豬。

  步驟11

  後面太累了,就都是小球球了。包的時候需要取適量麵糰,先揉圓再從中間壓下去,成為半個碗狀,然後裝餡,然後兩手配合旋轉,將麵皮向上合起來,有個小尾巴,可以收進去,也可以揪掉。(兩隻手都在用,就沒法拍照了)

  步驟12

  為了試下味道就先煮了幾顆元宵,應該是前面剛開始不太熟練,導致現在煮時容易破,要吸取教訓。

  步驟13

  喜甜的可以多加點白砂糖,吃起來會更甜,美滋滋。

  步驟14

  今天晚上重新煮的元宵,先煮熟,然後撈起來放入裝有椰汁的盆中,然後稍微煮熱點即可,超好吃的。就是有點漏餡,不太好看,但是好吃,大家趕緊嘗試下。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故事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元宵節吃元宵寓意:

  元宵是被人們稱之為上元節或者是燈節的,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元宵節了,至今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時間了。元宵是一種傳統的食品,在當時被人們稱之為浮元子,它是用花生,紅棗,果仁等食材為餡料,再配以糯米粉所包成的,可以蒸煮,也可以煎炸等食用方式。在元宵節吃元宵的寓意是團圓的意思,因為湯圓的名字是與團圓字是相近的,代表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寄盼。

  元宵節食用的湯圓,是用糯米制作成的,人們食用之後,可以起到強身的作用,因為糯米所含有的蛋白質,鐵等微量元素比較多,食用之後可以為身體提供能量。到了正月十五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要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的,元宵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天,過了這一天,人們就要開始新一年的生活了。

  元宵節吃元宵的來歷故事: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的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地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作元宵節。

元宵節為什麼要吃元宵

  1、元宵是中國傳統小吃之一,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民間說法吃元宵是一家人團團圓圓的象徵,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

  2、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稱呼由來 這天為什麼元宵

  元宵節對人們的生活的影響隨處可見,元宵節馬上就要到來,充分的理解這個節日,瞭解關於元宵節稱呼由來,這個節日的特點和意義、風俗方面,還需要多花時間,這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因為每個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特點。   元宵節稱呼由來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 ...

元宵節湯圓是早上還是晚上 為什麼元宵節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是早上還是晚上   一般是晚上。元宵節古代也稱上元節,依據傳統節日習氣,晚上全城出動觀花燈、猜燈謎,延續的時間比較長。湯圓一般是用糯米粉製成的,比較難消化,耐餓。古代人一般一天只吃兩頓飯,為了在晚上看燈時不餓,晚上吃了湯圓後,出去觀燈猜謎,比較持久,正好也能比較好的消食。所以按照傳統來說,是晚 ...

元宵節湯圓嗎 元宵節迎紫姑是什麼

  元宵節要吃湯圓嗎?元宵節迎紫姑是什麼?不同的日子吉凶也是不一樣的,而提前預示日子的吉凶,也是可以很好避免不好的日子。小編給大家預測了2022年正月每一天的吉凶,大家快來關注吧。   元宵節要吃湯圓嗎?   正月十五上元節的時候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專家介紹稱湯圓也稱湯糰或圓子糰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 ...

正月十五元宵節什麼

  1、湯圓,過元宵,怎麼少得了湯圓呢。南方人喜吃湯圓,主要是為了祈求全家團團圓圓。現在的人,吃湯圓也就是去超市買包湯圓回家煮一下,然後大家一起吃吃。真正親手去做的湯圓的已經很少了。但是,元宵吃湯圓這個慣例還儲存了下來。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也是最健康的一種吃法。   2、吃餃子,在元宵,南方人喜吃餃子,而 ...

為什麼元宵節湯圓鬧花燈

  關於鬧花燈的習俗,始於西漢,興盛於隋唐。隋唐以後,歷代燈火之風盛行,並沿襲傳於後世。《涅盤經》說,如來佛死後火化,將其得到的舍利子裝在精美的罐中,安放在金床上。佛門弟子一邊散花一邊奏樂,並每繞城一步點燃一盞燈,以此來表示對如來佛的悼念。所以,鬧花燈這一習俗的產生主要與佛教的流傳有關。   關於吃湯圓的習俗 ...

為什麼元宵節湯圓

  元宵節吃湯圓,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盼。“湯圓”與“團圓”二字相似,取“團圓”之意,湯圓象徵著親人團聚、幸福美滿。同時,吃湯圓也意味著在新的一年裡闔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必備美食。   從《太平御覽》中“正月十五日,漢家祀太乙,以昏時到明”的記載來看,元宵節是古代皇帝“正月十五燃 ...

為什麼正月十五元宵?

  1、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相傳,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從此,元宵節吃元宵便成了一種歷史。   2、正月十五日既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