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我國曆史非常悠久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就是非常受人們喜愛的節日,全國各地幾乎都過元宵節,當然也流傳出了許多不同版本的傳說故事,被大家廣為流傳,其中關於東方朔和宮女元宵的故事非常的有趣。
元宵節點彩燈來歷
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點燈,這是源於一個神話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後來,人們就在每年的正月十五點彩燈來紀念這個節日。
袁世凱與元宵
關於元宵,還有一個典故是與袁世凱有關。傳說,竊國大盜袁世凱篡奪了辛亥革命成果後,一心想復辟登基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終日提心吊膽。一天,他聽到街上賣元宵的人拉長了嗓子在喊:“元——宵。”覺得“元宵”兩字諧音“袁消”,於是在1913年元宵節前,下令禁止稱“元宵”,只能稱“湯圓”或“粉果”。然而,“元宵”兩字並沒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買他的帳,照樣在民間流傳。如今,元宵節也依舊叫“元宵”。
東方朔與元宵
漢朝的時候,有一位寵臣叫東方朔。有一天他去御花園賞梅,遇一宮女欲投井。朔搭救後問明原委,原來宮女名叫元宵,因進宮後長久不能見到親人而思念,遂起輕生念頭。東方朔同情並答應幫忙。東方朔擺攤占卜,所有人問卦結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長安城大恐慌。漢武帝向東方朔請教,朔言: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解釋說:正月十五晚家家掛燈吃元宵,城外百姓進城看燈,好似滿城大火,以瞞玉帝。是日晚,元宵雙親進城觀燈。在東方朔的幫助下一家終於團圓。這個故事也一直流傳下來,直到現今。
1、倒拔垂楊柳
魯智深到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他們常來菜園子偷菜,已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管不了他們。他們這次聽說又換了個新人,便來鬧事。沒想到被魯智深把兩個領頭的踢到糞坑裡,嚇得他們跪地求饒。第二天,潑皮們買些酒菜向魯智深賠禮。
大家正吃得高興,聽到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說這叫聲不吉利,吵的人心煩,便欲搬梯子拆掉鳥巢。魯智深上前把那棵樹上下打量了一下說:不用了,待我把樹拔掉。說完,只見他脫掉外衣,用左手向下摟住樹幹,右手把樹的上半截,腰往上一挺,那棵樹竟然連根拔起。眾潑皮驚得個個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魯智深為師。
2、誤入白虎堂
林沖因為妻子的事情得罪了高衙內,被陸虞候設計陷害,接到高俅書信,攜帶寶刀進入白虎堂,高俅卻說林沖帶刀闖入白虎堂,將他抓了起來,林沖中計遭禍。
3、智取生辰綱
楊志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護送生辰綱的重任。為了避免不測,他處處小心。開始趁涼行路,後來到了荒涼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卻得不到軍漢的理解。最後,連老都管、虞候都開始抱怨,於是軍漢們便不聽楊志的打罵,堅持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崗的樹林裡休息。這時,扮作商人的晁蓋等人出現了。隨後,白勝也挑著白酒上了山崗。軍漢們想買酒,但楊志懷疑酒裡有蒙汗藥,不讓買。
白勝便立刻表示不賣了。然後由晁蓋等人過來先吃掉一桶,讓楊志放鬆警惕,並借舀酒作掩護,向酒裡下藥。白勝也演地毫無破綻。這時楊志開始放鬆緊惕,便同意買。但白勝卻不肯賣了,這使楊志等人徹底放鬆了警惕,買到酒後開懷暢飲,最終全被蒙汗藥麻倒,生辰綱被劫走。
4、風雪山神廟
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刺配後,被分到看守草料場的工作。因大雪壓塌住處,湊巧聽見門外陸謙和富安的談話,得知自己已被陷害,而且差點被害死。因格外惱怒,林沖終於爆發,提槍戳死三人。
5、武松打虎
梁山好漢武松回家探望哥哥,途中路過景陽岡。在岡下酒店喝了十八碗酒,踉蹌著向岡上走去。興不多事,只見一棵樹上寫著:近因景陽岡猛虎傷人,但有過往客商,應結夥成隊過岡,請勿自誤。武松認為,這是酒家寫來嚇人的,為的是讓過客住他的店,沒有理它,繼續往前走。太陽快落山時,武松來到一破廟前,見廟門貼了一張官府告示,武松讀後,方知山上真有虎,待要回去住店,怕店家笑話,又繼續向前走。
由於酒力發作,便找了一塊大青石,仰身躺下,剛要入睡,忽聽一陣狂風呼嘯,一隻眼睛上翹,額頭白色的老虎朝武松撲了過來,武松急忙一閃身,躲在老虎背後。老虎一縱身,武松又躲了過去。老虎急了,大吼一聲,用尾巴向武松打來,武松又急忙跳開,並趁猛虎轉身的那一霎間,舉起哨棒,運足力氣,朝虎頭猛打下去。只聽咔嚓一聲,哨棒打在樹枝上。
老虎獸性大發,又向武松撲過來,武松扔掉半截棒,順勢騎在虎背上,左手揪住老虎頭上的皮,右手猛擊虎頭,沒多久就把老虎打得眼、嘴、鼻、耳到處流血,趴在地上不能動彈。武松怕老虎裝死,舉起半截哨棒又打了一陣,見那老虎確實沒氣了,才住手。從此武松威名大震。
6、拳打鎮關西
魯達與史進李忠喝酒遇到賣唱兩父女,金翠蓮被迫嫁與鄭屠為妾,後來被其妻趕出門,酒樓賣唱還錢給鄭屠。
魯達打抱不平,先幫忙兩人脫身,然後到集市找到正在賣肉的鄭屠,與其產生衝突,魯達邊罵邊打,三拳將其打死。
7、大鬧五臺山
魯達在拳打鎮關西后,為了避禍出走了,並在金老女婿的關照下入五臺山當了和尚,他不適應那的生活,處處惹禍。
一天,他在山下的亭子趁著酒興就喝多了,風一吹就使酒興上來了,搖搖晃晃的走到了山門,可是把們的和尚不讓他進寺,以為他喝酒吃肉了,最後一時性起,他就打壞金剛,大吐了一場。
8、拳打小霸王
周通看上了桃花莊劉太公的女兒,要強娶她上山作壓寨夫人。迎親的時候,恰巧“花和尚”魯智深投宿莊上,周通被魯智深假扮新娘痛打了一頓。
周通邀李忠前來替他報仇,李忠卻與魯智深為舊識,最後透過魯智深的勸和,周通罷了這門親事。
9、火燒瓦罐寺
魯智深去往東京大相國寺,走著走著看見一所敗落寺院,名為瓦罐寺。魯智深進來後,只見幾個老和尚坐在地上,詢問之後得知是崔道成、丘小乙這兩人如強盜般把眾僧趕走了,荒廢了寺院。魯智深便與他們打鬥,因飢餓抵擋不住二人的聯手,只好落荒而逃。
不久在赤松林遇見了史進,史進給了他燒餅和牛肉。吃飽後,二人去找崔道成、丘小乙算賬。崔道成和丘小乙最終他們被殺死。老和尚們因見魯智深跑了而內心懼怕,所以盡數自殺了。魯智深見了,便放火把瓦罐寺燒了。
10、大鬧野豬林
林沖被押開封府。當案孔目孫定與府尹將林沖刺配滄州。陸虞候買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於途中殺害林沖。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沖。在野豬林,薛、董將林綁在樹上,說明高太尉陸虞候指使他倆陷害林沖的根由。聽說林沖被髮配滄州,魯智深一直在暗地裡跟著,兩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沖,後被魯智深所救。
1、雍正元年,十七歲的甄嬛(孫儷飾)與好姐妹眉莊(斕曦飾)、陵容(陶昕然飾)參加選秀,她本抱著來充個數的念頭,可皇帝(陳建斌飾)偏相中了她的智慧、氣節與端莊,最後三人一同入選。但因華妃(蔣欣飾)囂張,步步緊逼,眉莊被冤,陵容變心,天真的甄嬛慢慢變成了後宮精明的女子。
2、皇帝發現年羹堯(孫寧飾)的野心,令甄父剪除年氏一族,甄嬛終於鬥倒了華妃。但不久又遭人暗算,父親(沈保平飾)也被文字獄牽連而遭牢獄之災,生下女兒後,心灰意冷的甄嬛選擇出宮修行。在宮外幸得十七爺(李東學飾)悉心照顧,二人相親相愛,只等有機會遠走高飛。
3、後因誤傳十七爺死訊,甄嬛為保全腹中骨肉,設計與皇帝相遇,重回宮中。因生下雙生子,甄父的冤案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甄嬛多次躲過皇后(蔡少芬飾)的陷害,最終扳倒皇后。可造化弄人,享盡榮寵的甄嬛,最終卻只能看著心上人十七爺死在自己懷中。皇帝駕崩後,弘曆登基,甄嬛被尊為太后。
1、智取生辰綱:楊志為了重回朝廷而接下了護送生辰綱的重任。為了避免不測,他處處小心。開始趁涼行路,後來到了荒涼的山路地帶,為安全起見,改為天熱時趕路。這本是順應地勢的防範之策,卻得不到軍漢的理解。
2、最後,連老都管、虞候都開始抱怨,於是軍漢們便不聽楊志的打罵,堅持在強人出沒的黃泥崗的樹林裡休息。這時 ...
1、《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全書圍繞“官逼民反”這一線索展開情節,表現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壓的“好漢”揭杆而起,聚義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義失敗的全過程。
2、北宋末年,政治腐敗,社會黑暗,官逼民反。其中一支是由宋江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他們盤踞 ...
1、宋朝統治者腐朽兇殘,太尉高俅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雲直上,無惡不作。他的幹獨生子高衙內橫行霸道,為了霸佔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的漂亮妻子,他誣衊林沖帶刀進入軍機重地白虎堂圖謀不軌,把林沖發配充軍,還想在野豬林半路把他殺死,幸虧花和尚魯智深仗義相救。
2、蔡太師過生日,他的 ...
1、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2、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 ...
1、公元1735年乾隆(霍建華飾)即位,與他少年相知的側福晉如懿(周迅飾)也依禮進宮為妃。從此,二人在宮廷裡演繹了一段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
2、新帝登基,如懿因與乾隆青梅竹馬的情分成為嫻妃,由此受到眾人排擠,而太后(鄔君梅飾)又與如懿家族有世仇,如懿危機四伏。此時,乾隆也同樣面對太后掌權和 ...
水滸傳的故事早就在民間傳誦。南宋時,王的《東都事略》等,書已有零星記載。宋末遺民龔聖與作有《宋江三十六贊》;無名氏的《大宋宣和遺事》記述了宋江等人的事蹟。元代有25種水滸題材的劇目,水滸故事傳到元末大致形成了今本《水滸》的規模。 ...
1、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2、武藝高強。不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
3、為人正直,剛正不阿。
4、主張正義,嫉惡如仇。
5、對腐敗政權、貪官汙吏認識深刻,不抱幻想。
6、生活嚴謹,作風正派。
7、不貪財、不好色。
8、能體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