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元宵節是怎麼來的
元宵節,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為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
而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關於元宵節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其一,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其二,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據瞭解,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於形成元宵節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那麼,關於元宵節的傳說又是如何
元宵節的傳說一:
相傳,遠古時候玉皇大帝為了一統天下,特派灶神菩薩長駐人間瞭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稟。有年夏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薩向玉帝回稟道:“人間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飯。每日辛勤勞動,從不歇息,長此下去,我擔心庶民們會因過度疲勞累壞身體,不能生產,必將影響貢獻。”玉帝聞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師下凡,給百姓們吃些藥,叫他們慢慢地發起病來,自然就會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師下凡照此辦理。
夏曆臘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師就偷偷在百姓們的飯鍋裡丟下了瘋人藥,藥一下鍋就變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顆顆,百姓們吃了,果真慢慢地“瘋”了起來:女的縫新衣、繡花鞋,男的殺豬、宰羊,都不想下地幹活。過了臘月二十四日,瘋人藥性大發。人們就東家請人吃飯,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臘月三十日中午,百姓們都拿出各種好吃的食物,圍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來。從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紅著綠到處玩耍。有的畫著花臉,敲鑼打鼓四處遊街;有的邀邀約約帶著禮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薩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們全瘋了!光吃光耍,一樣活不幹,這樣下去,如何得了。”玉帝聞奏,十分驚詫,即命群臣再議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瘋病,可令藥王菩薩設法。”玉帝准奏,即令藥王菩薩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藥王菩薩就將百姓的夜餐變成了湯圓,裡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劑,百姓們吃了,第二天早上瘋病全好了,家家照舊男耕女織,恢復了往常的勞動。
就這樣週而復始地延續下去,就形成了過年的習慣。
元宵節的傳說二: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清明的由來與傳說 清明怎麼來的
清明的由來與傳說 清明怎麼來的
要說清明節,得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今已失傳的節日一一寒食節說起。寒食在清明前兩日或一日,又稱“冷節”、“禁菸節”。
介子推是當年晉國的賢臣,侍奉公子重耳。晉國發生內亂,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國外。介子推不畏艱難困苦跟隨重耳流亡十九年,曾經割自己腿肉熬湯,獻給重耳。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重賞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惟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收拾好行裝,同母親悄悄地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魄莫及,親自帶人去尋找介子推。
然而綿山山高路險,林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不見介子推的蹤影。大火熄滅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被燒死了,而且從樹洞裡找出一封血書。介子推在血書中表示,自己割肉奉君已盡為臣之道,主公就不必再找他了。如果主公能夠時時自省,為政清明,那他在九泉之下也就能欣慰地眼目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的死諫,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號令全國禁止用火。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那棵老柳樹又長出了新芽,便賜名為“清明柳”,並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什麼意思
清明是農曆三月的一個節氣,因此時正值暮春,天氣明朗,空氣潔淨,故名“清明”。
清明節又稱三月節,踏青節,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農事紀慶節日。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惟一俗演為節日的節氣。
故我國的清明節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從節氣來說,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制定的。由於它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依照它安排農事活動:《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幫謂之清明。”清明一到,大地氣溫回升,雨量增多,凍地開始融化,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
清明節古詩
清明時節,楊柳依依,桃花李花,競相開放,這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節。寒冷蕭瑟的冬天過去了,春天的景象給人以生命的感悟和美的享受。因此,清明歷來是郊遊、踏青的季節。同時,清明節也是祭祀祖先和逝去親人的季節。古往今來,有許多清明詩一方面描寫了人們郊遊賞花的情景,另一方面也寄託了對祖先及親人的讚頌和思念。
宋之問(約656112),一名少連,字延清,唐代詩人,曾作《途中寒食》一首: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詩作借寒食節之景,表達了對自身境遇的傷感,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清明政治及“明君”的懷想。
韓翊(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唐代詩人,他的《寒食》詩則別有意味: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此詩一作《寒食即事》。春天的長安城中,熱鬧繁華,處處飛花,寒食節東風吹拂著御柳。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嫋嫋的輕煙飄散到五侯的家中。處處“飛花”,不但寫出春天的萬紫千紅、五彩繽紛,而且確切地表現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時節,嫋嫋東風中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後二句寫出寒食節時宮廷生活裡的一個插曲,頗有意趣。這首詩寫了寒食節京城裡的融融春意,含蓄自然,富有情韻。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唐代詩人。他的詩多登臨紀行之作,寫抑鬱怨憤之思,不事雕琢,清新可喜。
《閶門即事》一首生動描摹了清明時節“春草青青萬頃田”的欣欣向榮景象和寒食禁火的人文習俗: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閶門是蘇州的一個城門。作者在詩中描繪了當時農民被大量招募去當兵,使得蘇州許多田地荒蕪,無人耕種,甚至清明節燒火做飯的炊煙都沒有幾處,這就或多或少地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壓迫,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某種同情。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在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充套件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關於元宵節的來歷,民間還有幾種有趣的傳說:
關於燈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 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 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訊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 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元宵節的來歷50個字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元宵節的來歷50個字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元夕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另有一說是元宵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歲時雜記》說,這是沿道教陳規。
傳說:
一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 ...
元宵節的由來50字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元宵節的由來50字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元宵節的由來50字一: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的來歷50字二∶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 ...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簡短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元宵節的傳說故事簡短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簡寫
傳說故事一:
傳說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
元宵節的由來: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所以他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從此之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即元宵節 ...
元宵節的由來與傳說
1、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
元宵節到喜事到,大展宏圖,鴻運當頭的星座
元宵節馬上就要來到了,正月十五紅紅火火鬧元宵,每家都是喜開顏,能順利的把喜事迎接到身邊。在如此紅火的日子裡,就有著一部分很幸運的星座,把屬於自己的好運,吉星高照迎接到身邊,喜氣沖天,有著最順利的事情發生,不管是在事業還是在感情中,都有著進一步的發展,每天都有著新的收穫。今天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在十二星座中, ...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驚蟄是怎麼來的
驚蟄的由來與風俗 驚蟄是怎麼來的
由來:
驚蟄在歷史上曾被稱為“啟蟄”。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名諱為“啟”,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意思相近的“驚”字。進入唐代以後,“啟”字的避諱已無必要,但由於也有用不慣的原因,大衍曆再次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