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應當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後才享樂。表現出作者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分愁,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的遠大政治抱負。經常保持這種觀點,能使我們認清事物的本質,不斷鞭策自己、警戒自己、完善自己。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的意思是:法律,是天下用來衡量是非的工具,而革新,則是天下不變的公理 。
出處:
梁啟超的《論不變法之害》。
梁啟超,字卓如,一字任甫,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
清朝光緒年間舉人,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
1、先天下之憂而憂的之是助詞,表示修飾關係。
2、出自《岳陽樓記》,這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於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為重修岳陽樓而創作的一篇散文。
3、這篇文章透過寫岳陽樓的景色,以及陰雨和晴朗時帶給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 ...
1、先天下之憂而憂的而釋義:順承。
2、原文:《岳陽樓記》
【作者】范仲淹 【朝代】宋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 ...
用法如下:
1、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因為先是以什麼什麼為先。
2、作動詞,天下憂是主謂句,之放在主語天下與謂語憂之間,取消這一句子的獨立性。
3、此處的而字應是表承接、順接的用法,意思為然後。
4、整個句子的意思就是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然後快樂。 ...
1、先天下之憂而憂下一句:後天下之樂而樂。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 ...
1、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意思:在天下人擔憂之前擔憂。
2、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出自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原句為:“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思就是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表現出作者遠大的 ...
下一句: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遂更名朱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後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陳州通判、蘇州知州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康定元年(1040年),與韓琦共任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採取“屯田久守”方針,鞏固西北邊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