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光合作用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

光合作用的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

  能量變化是: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穩定的化學能儲存在甲醛中。

  光反應階段物質變化是:水光解成氧氣和還原氫,ADP加磷酸生成ATP。光能轉換成活躍的化學能儲存在ATP中。

  暗反應階段物質變化是:二氧化碳固定成碳3化合物,在還原成甲醛化合物,ATP轉化成ADP。

自然界的變化可以分為什麼變化和什麼變化兩類

  1、自然界的變化可以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物理變化,指物質的狀態雖然發生了變化,但一般說來物質本身的組成成分卻沒有改變。例如:位置、體積、形狀、溫度、壓強的變化,以及氣態、液態、固態間相互轉化等。

  3、化學變化是指相互接觸的分子間發生原子或電子的轉換或轉移,生成新的分子並伴有能量的變化的過程,其實質是舊鍵的斷裂和新鍵的生成。化學變化過程中總伴隨著物理變化。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 一天中氣溫是如何變化的

  導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關注天氣的變化,特別是氣溫的變化。有些朋友想學習更多關於氣溫的知識,那麼,大家知道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是什麼?一天中氣溫是如何變化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好好看看。

  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

  氣溫日變化是指一天內氣溫的變化情況,而氣溫年變化則是指一年中氣溫的變化情況。一般情況下每一年的同一天的氣溫變化可能是不同的,而連續幾年中的氣溫年變化情況也不一定相同。

  相同點:

  兩者都是氣溫的週期性變化,都是隨地理緯度、季節、地表性質、天氣狀況等變化而變化的。

  不同點:

  (1)氣溫的日變化:由於大氣中的熱量累計相對於太陽輻射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一天內,氣溫的最高值一般出現在午後2點左右,比中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太陽輻射最強的時間落後2小時左右。由於夜晚地面在沒有太陽輻射熱能補充的情況下,不斷放出長波輻射熱能,日出前地表儲存的熱能達到最少,隨之氣溫也達到最低值。一天中的氣溫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稱為氣溫日較差。

  (2)氣溫的年變化:一年中氣溫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現的時間分別比太陽輻射最強和最弱的時間落後1—2個月,大陸上的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份(海洋上為8月份),最低氣溫出現在1月份(海洋上為2份月)。一年中月平均溫度的最高值與最低值的差值稱為氣溫年較差。

  一天中氣溫是如何變化的

  在一天中空氣溫度有一個最高值和一個最低值,兩者之差為氣溫日較差。通常最高溫度出現在午後兩點,即地方時14時-15時,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後(兩分日地方時6時左右)。

  受季節和天氣的影響,出現時間可能提前也可能落後。比如,夏季最高溫度大多出現在14-15時;冬季則在13-14時。由於緯度不同日出時間也不同,最低溫度出現時間隨緯度的不同也會產生差異。

  氣溫日較差小於地表面土溫日較差,並且氣溫日較差離地面越遠則越小,最高、最低氣溫出現時間也越滯後。在農業生產上有時需要較大的氣溫日較差,這樣有利於作物獲得高產。

  因為,日較差大就意味著白天溫度較高,而夜間溫度較低,這樣白天葉片光合作用強,製造碳水化合物較多,而夜間呼吸消耗少,積累較多,作物產量高,含糖率高,品質好。

  某地氣溫除了由於太陽輻射的變化而引起的週期性變化外,還有因大氣的運動而引起的非週期性變化。實際氣溫的變化,就是這兩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如果前者的作用大,則氣溫顯出週期性變化;相反,就顯出非週期性變化。不過,從總的趨勢和大多數情況來看,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的週期性還是主要的。熱量平衡中各個分量,如輻射差額、潛熱和顯熱交換等,都受不同的控制因子影響。

  這些因子諸如緯度、季節等天文因子有著明顯的地帶性和週期的特性。而下墊面性質、地勢高低,以及天氣條件,如雲量多少、大氣乾溼程度等,均帶有非地帶性特徵。同時,不同地點,這些因子的影響也不相同,因而在熱量的收支變化中引起的氣溫分佈也呈不均勻性。

  溫度

  人類對氣溫的影響:

  (1)城市下墊面(大氣底部與地表的接觸面)特性的影響

  城市內大量人工構築物如鋪裝地面、各種建築牆面等,改變了下墊面的熱屬性。城市地表含水量少,熱量更多地以顯熱形式進入空氣中,導致空氣升溫。同時城市地表對太陽光的吸收率較自然地表高,能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進而使空氣得到的熱量也更多,溫度升高。

  (2)城市大氣汙染

  城市中的機動車輛、工業生產以及大量的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大量地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3)人工熱源的影響

  工廠、機動車、居民生活等,燃燒各種燃料、消耗大量能源,無數個火爐在燃燒,都在排放熱量。

  (4)城市裡的自然下墊面減少

  城市的建築、廣場、道路等等大量增加,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相應減少,放熱的多了,吸熱的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就被削弱了。


光合作用物質變化是什麼

  光合作用過程中的物質變化是: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   水在光反應階段分解釋放氧氣,同時生成ATP和還原性氫。二氧化碳在暗反應階段先與五碳化合物結合生成三碳化合物,然後還原為有機物,同時有五碳化合物和水生成。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類等生產者和某些細菌,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水或是硫化氫 ...

冬至的氣候變化計算方法

  冬至日期的計算 [Y*D+C]-L   公式解讀:Y=年數後2位,D=0.2422,L=閏年數,21世紀C=21.94,20世紀=22.60。   舉例說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計算結 ...

立秋二候白露生 2021年三候的具體時間氣候變化

  二十四節氣分佈在一年四季中,隨著氣候的變化逐漸降臨到人們的生活中。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盛夏過後,立秋也悄悄來臨。立秋雖然帶有秋字,但並不算是真正的步入秋天。相反,在立秋初期,依舊處於酷暑階段的時候還是十分悶熱,人們依舊需要做好防暑的準備。   一候氣候依舊炎熱   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中下旬就是立秋時節的到來。 ...

氣壓年變化緯度有關係嗎

  地球的周圍被厚厚的空氣包圍著,這些空氣稱為大氣層。空氣可以像水那樣自由的流動,同時它也受重力作用。因此,空氣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被稱為大氣壓。在地球表面,由赤道到兩極,隨地理緯度的增加,地球的自轉和極地半徑減小,地球對大氣的吸引力逐漸增大,空氣密度增大。同時,由於兩極地區溫度較低,所以空氣中 ...

為什麼中國畫的用筆用墨變化非常多?

  1、中國畫講究“用筆”“用墨”包括(落筆),(行筆)、(收筆),墨色的(濃淡),(乾溼)的變化的運用。在筆墨技巧上以線造型為主,以點、面造型為輔。用點線面來描繪物件的形貌、沒骨、質地、光暗和情態神韻。物象的型、質和形象是透過輕重、粗細不同的各種線的組合,以及大小虛實等不同的點、面配合下體現出來的。   2 ...

發生變化物質的焓變是什麼意思

  1、發生變化的物質的焓變是指在化學反應中,發生變化的物質的熱力學能狀態。焓變即物體焓的變化量。焓是物體的一個熱力學能狀態函式,即熱函:一個系統中的熱力作用,等於該系統內能加上其體積與外界作用於該系統的壓強的乘積的總和。   2、焓變是制約化學反應能否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個是熵變。熵增焓減,反應自發;熵 ...

居延海湖泊面積的變化原因

  居延海是一個奇特的遊移湖。位置忽東忽西,忽南忽北,湖面時大時小,時刻變化。“居延”是西夏語,為“流動的沙漠”之意。此湖後因湖面縮小分裂成兩個湖泊,西湖名嘎順諾爾,亦稱嘎順湖,蒙古語意為“苦海”,即西居延海。東湖名蘇古諾爾,也稱蘇古湖,蒙古語意為“苔草湖”,即東居延海。   原因:從居延海到黑河源頭氣溫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