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兵”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全民皆兵”是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平戰結合要求國防建設和部隊教育訓練必須從戰爭實際出發,必須以人民戰爭基本理論和要求為基礎,平時工作與戰時準備結合起來,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全民皆兵”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全民皆兵”是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平戰結合要求國防建設和部隊教育訓練必須從戰爭實際出發,必須以人民戰爭基本理論和要求為基礎,平時工作與戰時準備結合起來,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1、 解釋: 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2、 出處王朔《痴人》:"我知道這種勾當已發展到五花八門、全民皆兵的程度。"
3、 是毛澤東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提出的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和全民防衛思想,平戰結合要求國防建設和部隊教育訓練必須從戰爭實際出發,必須以人民戰爭基本理論和要求為基礎,平時工作與戰時準備結合起來,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訓練;
4、 最早出現於1958年7月22日透過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決議中,強調除基幹民兵的紡織和裝備必須加強外,無論城市、農村,無論學校、企業、機關、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齡的公民,必須逐步做到人人接受軍事訓練,人人學會使用普通武器,徹底解決平時養兵少、戰時用兵多的矛盾。
全民皆兵的意思是指把能參加戰鬥的人民全都武裝起來,隨時準備殲滅入侵之敵。
全民皆兵一詞最早出現於1958年7月22日透過的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擴大會議決議中。決議提出,必須積極積蓄和壯大後備力量,貫徹執行把預備役和民兵合二為一、實現全民皆兵的方針。為實現全民皆兵,決議改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兵組織暫行條例》附則明確的工廠、礦山、商店、公私企業等單位和大、中城市市區內不建立民兵組織的規定,強調除基幹民兵的紡織和裝備必須加強外,無論城市、農村,無論學校、企業、機關、街道,凡符合一定年齡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