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純蛋黃,幾根青菜絲的詩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出自杜甫的古詩《絕句》。這首詩用自然流暢的語言寫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兩個純蛋黃,幾根青菜絲的詩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出自杜甫的古詩《絕句》。這首詩用自然流暢的語言寫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調清新,意境明麗,表達了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於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兩個燉蛋黃,幾根青菜絲描寫的詩句是兩個黃鸝鳴翠柳,“黃鸝”就是蛋黃;“翠柳”就是青菜絲。出自杜甫的《絕句》,這首詩本身非常有修飾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對仗的。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寫得非常認真的一首詩。
杜甫有一個寫詩的時候讓人“語不驚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這首詩千錘百煉。這組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春。唐肅宗寶應元年(762),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亂,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訊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杜甫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組即景小詩。
兩個時辰等於四個小時。中國古代,人們用銅壺滴漏的方法計時,把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子、醜、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對應於今天的二十四小時。半夜十一點到一點的時間為子時,一點到三點為丑時,三點到五點為寅時,其餘的以此類推。
古代的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的兩個小時,所以,當鐘錶剛剛傳入中國時,就有人把一個時辰叫做大時,新時間的一個鐘點叫做小時。以後,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一詞也就消失了,而小時卻沿用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將曆法上的十二月名稱應用到天文方位上。東南西北分別為卯位、午位、酉位、子位。所以人們便用太陽在天空的方位來確定時間。且在鐘錶剛傳入中國時,時辰被稱為大時,鐘錶上的鐘點叫小時,後來,隨著鐘錶的普及,大時慢慢消失,小時卻留傳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