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的發現與確立,擴大了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的領域,說明在長江流域同樣存在著燦爛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那麼他和同處於母系氏族公社繁榮階段的半坡氏族生活方式上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遺址發掘發現的文物遺存具有數量巨大、種類豐富的特點,為研究距今七八千年前氏族公社繁榮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提供了比較全面的材料。如兩次發掘出土的陶片達40萬片之多,用同樣的發掘面積作比較,是其它新石器時代遺址所不及。又如出土的紡織工具有紡輪、繞紗棒、分徑木、經軸、機刀、梭形器、骨針近10種,根據這些部件,可以復原當時的織機,其它的遺址就沒有這麼具體。它的文化特色主要還在稻作農業、幹欄式建築、紡織和水上交通方面。
河姆渡遺址兩次考古發掘的大多數探坑中都發現20-50釐米厚的稻穀、穀殼、稻葉、莖杆和木屑、葦編互動混雜的堆積層,最厚處達80釐米。稻穀出土時色澤金黃、穎脈清晰、芒刺挺直,經專家鑑定屬栽培水稻的原始粳、秈混合種,以秈稻為主(佔60%以上)。
伴隨稻穀一起出土的還有大量農具、主要是骨耜,有170件,其中2件骨耜柄部還留著殘木柄和捆綁的藤條。骨耜的功能類似後世的鏟,是翻土農具,說明河姆渡原始稻作農業已進入“耜耕階段”。當時的稻田分佈在發掘區的北面和東面,面積約6公頃,最高總產為18.1噸。
河姆渡遺址兩次發掘範圍內發現大量幹欄式建築遺蹟,特別是在第四文化層底部,分佈面積最大,數量最多,蔚為壯觀。建築專家根據樁
木排列、走向推算,第四文化層時至少有6幢建築,其中有幢建築長23米以上,進深6.4米,簷下還有1.3米寬的走廊。這種長屋裡面可能分隔成若干小房間,供一個大家庭住宿。清理出來的構件主要有木樁、地板、柱、梁、枋等,有些構件上帶有榫頭和卯口,約有幾百件,說明當時建房時垂直相交的接點較多地採用了榫卯技術。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蓆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透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幹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溼多雨的氣候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今天在中國西南地區和東南亞國家的農村還可以見到此類建築。
建造龐大的幹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複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有專人策劃,計算後進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現場指揮,否則七高八低,彎彎曲曲的房子是不牢固的。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現代人一樣較高的智商。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他們使用骨器、木器、石器和陶器,種植水稻,飼養家畜,建造木結構房屋,過著定居生活。那麼他是母系社會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河姆渡一帶系沼澤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時,木樁上架設縱橫交錯地龍骨(地梁),其後於地樑上鋪設10多釐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樑、敷櫞、蓋頂。地板起防溼、御蟲蛇作用。其下可用來豢養家畜。地板上為起居住室。從柱子高度看,人還不能直立進出,但較巢居已大有進步。
房屋規模大小及內部結構,視居住成員多寡而定,從住宅營建看,河姆渡人已較熟練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等建築構件技術,樑柱間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與晚期木構大致相同,木構件上刻有雙圓、直線、斜線、植物莖葉等裝飾圖案。
因工具限制,加工顯得較粗糙。銷釘的使用和企口板的發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較熟練掌握房屋建築技術,體現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會毅力,為中國古典建築木結構技術對世界建築史的獨特貢獻奠定基礎。遺址還出土6支木質船槳,1支外形基本完整,輪廓清楚,分槳柄、槳葉兩部分,一塊原木製成,形如長柄樹葉,柄上刻滿線條組合圖案,輕巧實用,與現代遊船划槳大體接近,是目前中國已發現船槳中最古老一支。
船槳及一隻陶舟均證明河姆渡人已開始用船、筏載人荷物、浮水採集。第三、四文化層中還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錘、鏟、矛、碗、筒、小棍、器柄、紡輪、蝶形器等,不少器物為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所少見或未見。用於生產的佔大多數,木錘系加工錘擊工具,木予是狩獵扎戳武器,木碗為生活用品,木質器柄則是石器工具發揮更大效用的附屬件小木棍既是農業點穴播種工具,也是採集野生植物時挖根刨莖的採集工具。
河姆渡與半坡人相比河姆渡出現的時間更早,具體如下。
1、河姆渡原始農耕:
時間:距今七千年
工具:使用磨製石器,骨器、木器
生產:原始農耕,種植水稻,飼養家畜,製造陶器
生活:定居,住杆欄式房子,挖掘水井
文化:製作簡單的玉器,原始樂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時間:距今約五六千年
工具:普遍適用磨製石器,木器、骨器(如箭頭、魚叉、魚鉤)
生產:原始農耕,種植粟,蔬菜、打獵捕魚,飼養豬狗等動物,懂得紡線織布,製衣,製造彩陶。
生活:定居,住半地穴式房子,屋內有灶炕,供炊煮和取暖。
相同點:
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幾乎是同時出現的,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
都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這一時期,人們過著定居生活,進入原始農耕時期,並且普遍使用石器,進入了新石器時代。
不同點:
河姆渡文化出現在長江流域,半坡文化出現於黃河流域。
河姆渡居民種植水稻,而半坡居民種植粟。
...
相同點:
1、都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繁榮時期(都處於原始社會後期)。
2、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發展。
3、都會建造房屋,過定居生活。
4、都使用磨製石器。
5、都會製造陶器。
不同點:
1、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處於黃河流域,河姆渡人處於長江流域。
2、種植的農作物不同:半坡人 ...
中國考古學家夏鼐把這一發現稱為建國以來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成果,並指出河姆渡文化發現的意義在於表示長江下游地區在新石器早期的重要性。那麼河姆渡遺址在哪個省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河姆渡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1954年前屬於浙江慈溪市)座標範圍東經120至121度,北 ...
出現於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築方面,遺址中發現大量"幹欄式房屋"的遺蹟。
1973年,第一次發現於浙江寧波餘姚的河姆渡鎮,因而命名。它主要分佈在杭州灣 ...
河姆渡文化的三大發明,如下。
1、榫卯結構房屋。榫卯結構,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
2、二經二緯編席法。將紗線從一邊到另一邊做橫向往復運動,或圓周運動。配合織針運動 ...
河姆渡遺址出土了許多紡織工具,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紡輪,有300多件,質地以陶為主,還有石質和木質,形狀以扁圓形最常見,另有少量剖面呈梯形狀。織的方面有經軸、分經木、繞紗棒、齒狀器、機刀、梭形器等,紡織專家認為這是原始踞織機的部件。出土的骨針有90多件,最小的骨針長僅9釐米,徑大0.2釐米,針孔大0.1釐米。 ...
河姆渡遺址簡介如下:
河姆渡遺址發現於1973年,遺址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疊壓著四個文化層。經測定,最下層的年代為7000年前。透過1973年和1977年兩次科學發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玉器、木器等各類質料組成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品、裝飾工藝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遺物、幹欄式建築構件,動植物遺骸等文物近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