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山理論發源地是安吉餘村。
2、兩山理論包含著“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個層次,從不同角度詮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雙方具有統一性,兩者互相依存,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1、兩山理論發源地是安吉餘村。
2、兩山理論包含著“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絕不是對立的”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三個層次,從不同角度詮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雙方具有統一性,兩者互相依存,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1、“兩山”理論體現了生態系統論。生態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有機系統,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在一定時期處於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人類只有與資源和環境相協調,和睦相處,才能生存和發展。
如同古人所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深刻揭示了這種“天人合一”的生態關係,他說:“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
由此使我們認識到,山、水、林、田、湖作為生態要素,與人存在極為密切的共生關係,共同組成了一個有機、有序的“生命共同體”,其中任何一個生態要素受到破壞,人類都難以生存和發展。
2、“兩山”理論體現了敬畏自然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常懷敬畏之心。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習近平指出,“要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
他進一步指出:“如果破壞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壞了水,山就變成了禿山,水就變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變成了沒有養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溝壑縱橫”。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瞭生態環境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是對生產力理論的重大發展,飽含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謀求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價值理念和發展理念。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片面強調人對自然的主體作用,什麼“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什麼“戰天鬥地”,什麼毀田造房、毀林造廠、填海造地等,須知對每一次這樣的陶醉,最後大自然都報復了我們。其實,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類生存須臾離不開自然環境。保護好自然,就是保護好人類自身。
3、“兩山”理論體現了民生福祉論和綜合治理論。習近平多次強調,“環境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作為重大民生實事緊緊抓在手上。”因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係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係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安吉兩山理論是金山、銀山。十五年來,安吉歷屆縣委以“兩山”理念引領高質量綠色發展,努力把安吉的綠水青山持續不斷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金山、銀山。對安吉來說,綠水青山是最大優勢,“兩山”轉化是奮鬥歷程,成果共享是發展宗旨,“兩山”理念所蘊含的“優勢論”“奮鬥論”“為民論”,為安吉“兩山”實踐提供了戰略指引、不竭動力和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