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八九十歲被稱為什麼之年

八九十歲稱為什麼之年?

  1、古代八九十歲被稱為耄耋之年。

  2、耄耋之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ào dié zhī nián,形容年紀十分大的時候。出自曹操《對酒》:“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3、在戴聖寫的《禮記·曲記篇》中有這樣的一句話:“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在古代還有耄耋之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

八九十歲被稱為什麼之年

  1、八九十歲被稱為耄耋之年。

  2、耋,年紀為八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3、語出《漢·曹操·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七十歲到九十歲是什麼之年

  七十歲為古稀之年,八十歲為杖朝之年,八十到九十歲為耄耋之年。根據《論語》、《鹽鐵論·孝養》、《禮記·曲禮》等,各個年齡階段的稱謂如下:20歲(男)——弱冠;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知命之年;60歲——花甲70歲——古稀之年;80歲——杖朝之年;80~90歲——耄耋之年;100歲——期頤。


是什麼

  八十歲是仗朝之年。在《禮記王制》中寫到八十杖於朝,意思是八十歲可拄杖出入朝廷。然後唐朝韓偓在《乙丑歲九月在蕭灘鎮書四十字》詩寫到若為將朽質,猶擬杖於朝。於是後世將仗朝用作八十歲的代稱。   耄耋之年是指八十、九十歲。耄耋兩個字都有年老的意思,放在一起泛指八九十歲的老年人。六十歲花甲,因為中國古代採用的天干 ...

叫什麼

  1、老人80歲可以叫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   2、耄耋:泛指晚年。耄,八九十歲的年紀。耄,七八十歲的年紀。耄耋指八九十歲。毛傳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後人因稱八九十歲的老人為“耄耋”。 ...

叫什麼

  1、男子20歲時被稱為弱冠之年,女子20歲被稱為桃李年華。   2、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冠禮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賜上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 ...

是什麼

  1、男生20歲叫做弱冠之年或者加冠之年,女生20歲叫做桃李年華。   2、10歲:幼學。《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擷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3、12歲:金釵之年。   4、13歲:豆蔻。豆蔻指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比喻人還未成年,故 ...

是什麼

  視性別而定,女子二十歲稱桃李年華,男子二十歲稱弱冠之年,都是年齡的稱謂,是古時候指代年齡的稱呼。   桃李年華是二十歲女子的代稱,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出自明朝徐渭的《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男子二十歲稱弱冠,這時會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是 ...

叫什麼

  1、60歲:花甲之年。   2、耳順、耳順之年、還歷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歲。因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論語·為政》),所以後代稱60歲為“耳順之年”。   3、高齡:敬辭,稱老人的年齡,多指六十歲 ...

古代男子二稱為什麼

  古代男子二十歲被稱為弱冠之年。   古代男子冠禮   古代男子年至二十便要在宗廟中行加冠的禮數,以示成年。但在身體素質上還達不到強壯,故稱弱冠。冠禮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為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分別代表擁有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權力。行加冠禮首先要挑選吉日,選定加冠的來賓,並準備祭祀天地、祖先的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