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餐飲之禮:講究衛生、愛惜糧食、節儉用餐、食相文雅。
2、言談之禮:用語文明、心平氣和、耐心傾聽、誠懇友善。
3、待人之禮:尊敬師長、友愛夥伴、寬容禮讓、誠信待人。
4、行走之禮:遵守交規、禮讓三先、扶老助弱、主動讓座。
5、觀賞之禮:遵守秩序、愛護環境、專心欣賞、禮貌喝彩。
6、遊覽之禮:善待景觀、愛護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7、儀式之禮:按規行禮、心存敬畏、嚴肅莊重、尊重禮俗。
1、“八禮四儀”中,“八禮”指“儀表之禮”、“儀式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遊覽之禮”、“餐飲之禮”。
2、“四儀”指入學儀式(7歲)、成長儀式(10歲)、青春儀式(14歲)、成人儀式(18歲),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學生文明禮儀日常行為表現情況將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評優評獎的依據之一。
八禮四儀是江蘇省教育部下發的規定,這是教育改革所得出的一個結果,目的是提高中學生的文明素養。
素養是由訓練和實踐而獲得的一種道德修養。禮儀之邦,首先講的是道德,再素質。區分道德和素質是很重要的,一個把辦公室收拾得乾淨整潔的人可能在領導面前造謠生事。一個隨地吐痰,滿口粗話的人可能在你旅途最困難的時候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兩者並不完全關聯。衡量一個民族,素質和道德也必須分開考量,混為一談是很愚蠢的行徑。
1、“八禮”為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遊覽之禮、儀式之禮。“四儀”主要是在學生7歲、10歲、14歲、18歲時,學校要為其組織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
2、“八禮”具體內容如下:
儀表之禮,面容整潔、衣著得體、 ...
八禮為: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遊覽之禮,儀式之禮。四儀:是在學生於7歲,10歲,14歲,18歲時,學校要為其組織入學儀式,成長儀式,青春儀式,成人儀式,以此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強化文明禮儀素養。 ...
1、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節日起源有很多種說法,也有很多關於這天的傳說和傳統。
2、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
1、命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東西。雖人各有志,往往在實現理想時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反而會使自己走向與志趣相反的路,而一舉成功。我想我就是這樣。——松下幸之助
2、在科學的入口處,正象在地獄的入口處一樣,必須提出這樣的要求:“這裡必須根絕一切猶豫;這裡任何怯懦都無濟於事。”。——馬克思
3、 要從容地著 ...
1、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係,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顧頡剛。
2、意氣風發,走在前方。歡樂的結束了,我們將以新的精神面貌跨進學期。在這個學期裡,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3、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對於預習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弄 ...
1、垃圾分類是將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分門別類的投放,並透過分類地清運和回收使之重新變成資源。
2、從國內外各城市對生活垃圾分類的方法來看,大致都是根據垃圾的成分構成、產生量,結合本地垃圾的資源利用和處理方式來進行分類。如德國一般分為紙、玻璃、金屬、等;澳大利亞一般分為可堆肥垃圾, ...
1、金竹千年不變節,雲松萬年不彎腰。
2、花以芳香而美,官以清廉而貴。
3、志不可無,傲不可有,財不可貪,欲不可縱。
4、納諫求賢,有容乃大;激濁揚清,無欲則剛。
5、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6、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7、大節不可失,小節不可縱。
8、心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