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兩加十兩等於一斤。
兩:是東亞傳統的質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質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
斤:也作“觔” 質量單位:市制一為十兩(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兩斤等於一公斤。
來源:
我國秦朝以前,各國的錢幣和度量衡的單位都不統一,各國商賈和百姓之間的交易不方便。秦朝統一六國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度量衡,由李斯負責起草檔案。當時度量的標準已經基本確定,惟獨這“衡”還拿不定主意,於是去請教始皇帝。秦始皇於是提筆寫下“天下公平”四個大字。
李斯拿了四個大字百思不得其解。為防止皇帝怪罪,於是乾脆把這四個字筆畫一加,就成了“衡”的單位,一斤等於十六兩,那麼半斤就是八兩龔飢奪渴懿韭額血帆摩,正好相等。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由於十六兩制在計算的時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現在的一斤等於十兩。
三十而立。
解釋:指人在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
出處:《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結構:複句式;作分句;指三十歲。
近義詞:而立之年。
例句:老舍《正紅旗下》:“他從慶祝了自己的三十而立的誕辰起,就想自己去開個小肉鋪。”
十日並出。
基本解釋:古代神話傳說天本有十個同時出現的太陽;比喻暴亂並起。出處:莊周的《莊子·齊物論》中的“昔者十日並出,萬物皆照,而況德之進乎日者乎!”結構:主謂式成語。例句:清代夏燮的《中西紀事·天津新議續議》中“今以數萬裡外,不賓之荒服,一旦馮陵中夏,竟使爝火爭明,十日並出。”
1、即使你成績考差了也不能灰心。
2、因為這支筆是我的所以你不可以不經允許亂動。
3、如果你去晚了就買不到那本書了。
4、雖然我喜歡這臺電腦但是價錢太貴了。
5、媽媽一邊織毛衣一邊和我說話。
6、書桌上的蘋果不是媽媽買的就是奶奶買的。
7、只有實力才能證明自己。
8、我之所以這 ...
根據四則運演算法則,一加八等於九。
九加十五等於二十四。
二十四加六等於三十
則一加八再加十五,再加六等於三十。 ...
1、一般來講一次性吃十個生蠔並不會有什麼危害,所以可以放心的吃生蠔,但是,因為生蠔本身有滋補腎陽的效果,使用者在使用以後很可能會出現滋補過剩,從而導致出現異常勃起或者是同房的時候有久而不射之類的異常情況出現,當出現這種情況以後,就會對自己的身體帶來一些異常困擾,所以建議在吃生蠔的時候要注意控制量。
2 ...
一天打幾十個哈欠,這主要還是由於人體的大腦十分疲勞,打哈欠只是想提醒我們需要進入到休息狀態。哈欠是一種屬條件反射的深呼吸活動,人在疲倦時大腦神經支配的一種生理反應,在日常生活中表達沉悶、瞌睡、或舒緩緊張情緒,一次打哈欠的時間大約為6秒鐘,在這期間人閉目塞聽,全身神經、肌肉得到完全放鬆;需要臉部的肌肉運動來 ...
1、在財政資訊系統中開設一個廉政網頁;
2、結合機關開展的作風建設教育活動,在局機關內部製作一批廉政版宣傳欄;
3、向全域性幹部職工家屬寄發一封助廉信;
4、全域性幹部職工根據讀書思廉活動每人撰寫一篇廉政心得體會;
5、在全市財政系統開展一次廉政徵文比賽;
6、在全市財政系統開展一次廉 ...
1、世界再大,我眼裡只有你。
2、青色煙雨,孤影等你歸來。
3、遙遠的她不可以再歸家。
4、若情深已無用,知與誰同。
5、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6、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州。
7、今生不見,便是生生不見。
8、快樂給了你,寂寞給自己。 ...
1、串鉤:串鉤是魚鉤綁法的一種,又叫葡萄鉤、蜈蚣鉤。它將釣鉤拴成一串,故而得名。
使用方法:
1、拋竿緊線後,根據線組與河底的夾角,使用不同長度的子線;
2、前短後長的配備,可以有效地保證每把鉤都貼近或平躺在河底,增加釣獲底層魚的機率。
2、爆炸鉤:炸彈鉤,又叫組鉤、爆炸鉤、吸入鉤、集團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