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地攤經濟,是指透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李克強。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辦明確,在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不將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6月1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山東煙臺考察時表示,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
地攤經濟,是指透過擺地攤獲得收入來源而形成的一種經濟形式。地攤經濟是城市的一種邊緣經濟,一直是影響市容環境的關鍵因素,但地攤經濟有其獨特優勢,在金融危機背景下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就業壓力。
共享經濟這個詞最早由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社會學教授馬科斯費爾遜(Marcus Felson)和伊利諾伊大學社會學教授瓊斯潘思(JoeL Spaeth)於1978年發表的論文(Community Structureand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來的。
概念:
一般是指以獲得一定報酬為主要目的,基於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閒散物品、勞動力、教育醫療資源。有的也說共享經濟是人們公平享有社會資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獲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更多的是透過網際網路作為媒介來實現的。
特點:
包括一個由第三方建立的、以資訊科技為基礎的市場平臺。這個第三方可以是商業機構、組織或者政府。個體藉助這些平臺,交換閒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或者向企業、某個創新專案籌集資金。經濟牽扯到三大主體,即商品或服務的需求方、供給方和共享經濟平臺。共享經濟平臺作為連線供需雙方的紐帶,透過移動LBS應用、動態演算法與定價、雙方互評體系等一系列機制的建立,使得供給與需求方透過共享經濟平臺進行交易。
代表:
共享經濟將成為社會服務行業內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共享WiFi的代表必虎WiFi,共享出行的代表UBER、滴滴打車;共享空間代表Airbnb;共享度假的代表VaShare;遊戲有steam、AUV共享遊戲;面向全球的線上工作平臺AAwork;共享資金價值代表Prosper;共享飲食的Eatwith等。2013年3月9日,《經濟學人》雜誌在其封面文章第一次詳細描述了“共享經濟”的場景後,共享經濟的模式已在深深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生活。
中國教師節的由來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作出決議,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我國的教師節。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無類”、“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被中國人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出現過兩個版本的教師節。
第一個是1931年教育界人士自發組織設立、旨在呼籲改善教師待遇的“6月6日”版教師節。
第二個是1939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設立的“農曆8月27日”版教師節。然而前者國民黨政府不予承認,後者因為戰爭等原因並未在全國推行。
有意思的是,在那個教師節難以推行的年代,一位湘贛邊界因為交不起住宿費而每天行走20多里路往返於家校之間的小學生,40多年後卻成了我國現行教師節的“倡議設立第一人”。
當年的那位農家學子就是後來成為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的王梓坤。
那麼,現行教師節設立之前,教師的節日是怎麼慶祝的呢?
1951年,本著“教師是工人階級隊伍一員”的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和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商定,不設立單獨的教師節,將對教師節日的慶祝納入“五一”國際勞動節慶祝活動當中。
直到1981年12月,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仲勳在接見參加全國中小學工會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的代表時,與時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方明和教育部副部長張承先提及了另外單獨設立教師節之事。習仲勳聽取兩人建議,建議教育部和全國教育工會一起寫報告請示黨中央。1982年4月,由張承先和方明共同簽發的“關於恢復‘教師節’的請示報告”送中央書記處,建議以馬克思誕辰日5月5日為教師節。
關於教師節定在什麼日子最合適,方明還徵求過謝冰心、葉聖陶等老前輩的意見。冰心先生建議定在每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葉聖陶先生建議定在每年秋季學生入學的日子,讓學生在新學年的開始就記住教師的辛勤和光榮。
在80年代改革開放大潮下,國家日益尊師重教。
鄧小平同志在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的:“近幾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到農村黨支部,有越來越多的同志,懂得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懂得教育的重要。這是我們黨的一大進步——·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教育工作不僅要抓,並且要抓緊、抓好,嚴格要求,少講空話,多幹實事——·要經常深入學校,傾聽廣大師生的意見和呼聲,為他們排憂解難。”(《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
1985年9月10日,是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
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5年3月18日,全國人大八屆三次會議
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8年8月29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
透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中國教師節是誰提出來的
教師節是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王梓坤提出來的,他也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後提議設立教師節的第一人,教師節是一個感謝老師一年來教導的節日,旨在肯定教師為教育事業所做的貢獻,不同國家的教師節時間不同,尊師重教歷來是中國的優良傳統,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於父”,1985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會議決定將每年的9月10日定為教師節,2019年9月10日是我國第35個教師節,它已經有35個年頭了。
教師節是時任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的王梓坤提出來的,他也被認為是新中國成立後提議設立教師節的第一人,目前成為我國重要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