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傈族的歌舞絢麗多姿,傈傈族的民族舞蹈為傈傈族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作用,而“阿尺目刮”則是傈傈族民族歌舞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阿尺目刮”是“山羊的歌舞”,這歌舞不用樂器,是一種人們自娛自樂的舞蹈,而且唱詞還十分的豐富,沒有界限,可以即興自編,是種十分有趣的歌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傈傈族的民族舞蹈“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來源據說與傈僳族群眾的半農半牧,特別喜愛飼養山羊有關。據介紹,當地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但無廟宇,宗教活動大多透過歌舞進行,也就催生了“阿尺目刮”。
“阿尺目刮”的發源地是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葉枝鄉同樂傈僳大村,這個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稜子”,呈階梯狀一層層分佈在山坡上。
樂歌以領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容的起音,其音顫抖悠揚,宛如曠野裡山羊的悠悠長鳴。參舞者分男、女兩隊,每隊有一名領唱者,其餘合唱。
唱詞內容十分豐富,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產生活,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
“阿尺目刮”是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民族舞蹈,僅流傳在以葉枝鄉為中心的瀾滄江上游地區,是一種群眾性自娛性舞蹈,其特點是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曲調可緩可急,且跳動幅度較大,給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阿尺目刮的起源
“阿尺目刮”———山羊的歌舞,是流傳於瀾滄江上游的傈僳族傳統舞蹈,“阿尺目刮”是來自遠古的歌,曲調深沉悠遠,如山羊長鳴,音色婉轉舞步多變。維西縣葉枝鄉同樂村是“阿尺目刮”的故鄉。“阿尺目刮”的歌詞內容豐富,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婚、喪、嫁、娶,節日喜慶,歡慶豐收,迎送賓客等方方面面;舞步古樸,多變,至今還保持著原汁原味的跳法。那震撼山谷的歌聲,粗獷雄建的舞姿使人回味無窮。
“阿尺目刮”是傈僳族歷史的真實寫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遷徙歷史、文化習俗等大多以民間文學和口碑相傳下來。傈僳族是追趕太陽的民族,太陽哪方落就往哪方遷徙。在三次大規模遷徙過程中,瀾滄江是西遷的主要通道,成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傳播帶。
“阿尺目刮”以熱烈奔放、粗獷有力的歌舞生動地反映了傈僳族遊牧、狩獵、採集、刀耕火種的歷史演變過程。傈僳族是酷愛狩獵的民族,對各種動物的習性都非常熟悉,特別是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與山羊結下了不解之緣。
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製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風擋雨,是傈僳族人民生產生活的必備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擬山羊習性動作而創作成的“阿尺目刮”,舞姿生動形象,情緒歡樂熱烈,富於變化,充分表現了傈僳族人民對各種動物的摯愛以及向惡劣的生存環境作艱苦卓絕鬥爭的樂觀向上精神,保留了渾厚古樸的原始藝術風格和特色。
傈僳族先民還透過對大自然長期細緻的觀察,藉助山花開放、蟬鳴鳥啼、草木枯榮、大雪紛飛、葉綠枝添來定季節。
每個民族必定都有著屬於他們自己的獨特文化,經過時間的演變,這些文化才能源遠流長。傈僳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特色的一個民族,他們有一個獨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阿尺木刮。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傈僳族文化中的阿尺木刮到底是什麼吧!
僳僳族阿尺木刮,意為“山羊的歌舞”或“學山羊叫的歌調”,流傳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僳僳族自治縣葉枝鎮的同樂、新樂一帶,是當地傳統的自娛性民間歌舞。“阿尺木刮”涉及僳僳族人民婚喪嫁娶、節日喜慶、歡慶豐收、喜迎賓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和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為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民族歌舞載入了《中國民間舞蹈整合》。2006年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阿尺目刮”是一種群眾自娛性舞蹈,流傳於以葉枝鄉為中心的瀾滄江上游地帶,其特點是不用樂器,自始至終踏歌起舞,樂歌以領唱和伴唱合成,每一樂曲開頭,都有一個無唱詞內容的起音,其音顫抖悠揚,宛如曠野裡山羊的悠悠長鳴。每隊1名領唱者,其餘合唱,唱的內容十分豐富,可從遠古洪荒的神話傳說,唱到身邊的生產生活,可承襲前人留下的唱詞,也可即興自編自唱。參舞者分為男女兩隊,如果男、女兩隊的領唱者旗鼓相當,往往一場“目刮”唱幾天幾夜尚不能絕。
“阿尺目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種,包括“左倮鄧”(舞圓環)、“臘臘鄧”(進退舞步)、“灑託閉”(三步跺腳)、“阿尺鄧”(跳山羊)、“別別瑪”(舞旋風)等,其中“瑪奪擔”(尋求愛侶)、“矣然鄧”(迎賓客、)等在特定場合才跳,不同的跳法還配有大圓圈、直縱隊、半圓弧等不同的隊形。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飾十分獨特,據清代餘慶遠《維西見聞錄》記載,表演“阿尺木刮”時“男挽髻戴簪,編麥草為纓絡綴於髮間,出入常佩利刃。婦挽髮束箍,盤領衣,系裙褲”。如今這種別具一格的服飾已不多見,現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編麥草為纓絡綴於髮間”的惟有葉枝鎮境內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熱烈奔放,風格獨特,基本上保持著傳統的民間藝術形態。目前,一些傳統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還會跳,面臨著傳承危機。
在西藏各地的山間、路口、湖邊、江畔,經常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塊和石板壘成的瑪尼堆。這些石塊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佛像、各種吉祥圖案,它們也是藏族民間藝術家的傑作。
瑪尼堆最初稱“曼扎”,意為曼陀羅,是由大小不等的石頭壘加起來的、具有靈氣的石堆。每逢吉日良辰,人們一邊煨桑,一邊往瑪尼堆上新增石子。天長地久,瑪尼愈壘愈高。每顆石子都凝結信徒們發自內心的祈願。藏族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湧現出了浩如煙海的瑪尼石刻品,凡人跡所至,隨處可見。
產生並傳承於鄉野村夫手中的瑪尼石刻,雖然很難躋身於金銅佛像、壁畫、唐卡等傳統藝術領地,但是卻絲毫不影響“朵桂”藝人(瑪尼石刻藝人)們對藝術熱情和追求。由於刻制瑪尼石是藝人們創作的純個體行為,由於世界上根本找不到兩塊完全相同的石頭,再因每位求刻者的要求不同,每塊石料的形狀各異,均要求“朵桂”藝人們必須具有很強的變通與創新能力,以及敢於求新求變自由發揮的膽識。因此,我們可以從瑪尼石刻中領略到寺院殿宇藝術裡所少有的、富於個性的、表現張力和純厚質樸的民情風俗氣息。
蒙古族一直都是一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蒙古族是遊牧民族,長期生活在草原。草原的廣闊給予了他們寬宏的胸懷和豪邁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的舞蹈也是充滿著恢宏大氣。這種個性鮮明的特色民族舞蹈常常使人過目不忘。下面就讓小編我給大家介紹下具有強烈蒙古民族特色的舞蹈吧。
一、太平鼓舞
太平鼓,系用銅圈驢皮製成,呈 ...
瑤族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民族,瑤族也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瑤族人民都喜歡跳長鼓舞,起舞時,舞者都會穿上節日的盛裝。長鼓其實是瑤族的一個寶物,那麼,大家對於瑤族的長鼓舞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學習吧!
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時,鼓 ...
是什麼造就了舞蹈這種藝術形式呢?我國古代舞蹈的起源一是來源勞動過程中的啟發,還有一種便是產生於古代祭祀過程中。景頗族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男子舞蹈刀舞就是源於祭祀這種古老的民族文化中。
景頗長刀歷史悠久,既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又是戰鬥護身的武器,在景頗人民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景頗族崇拜長刀,譽之為“ ...
採花節
??每逢傣歷"潑水節"前〈公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採來嬌嫩欲滴的鮮花到緬寺敬獻給佛,祈佛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的活動當地人稱之為"採花節"。
??採花節前,人們要沐浴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裳。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到寨子外的青山上、小河 ...
電影《1942》海報
這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故事。
1942年,河南大旱,轉眼下一年,緊接著又是一場特大的蝗災,連番的自然災害導致了一場幾乎遍及整個河南的大饑荒。飢餓如魔咒一般降臨到3000萬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萬人的生命,迫使300萬人流落他鄉。
一批批面黃肌瘦的人們,或數十口成群結 ...
八月的黑龍江杜爾伯特草原,金風秋爽,牛羊肥壯,牧民們喜慶豐收的季節到了。這時候他們便開始釀製馬奶酒, 屠宰牛羊,縫製新衣,準備各種美味的食品,舉辦 不同規模的“那達慕”(蒙古語“娛樂”、“遊藝” 的意思),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射箭、摔跤、 賽馬等傳統體育比賽。
“那達慕”,一般進行五至七天。每逢此 ...
篝火舞又稱圈舞,是山上鄂溫克族的自娛性舞蹈。一般由七人至二十人手拉手圍成圓圈。隨著引唱者高吭的歌聲,大家共起舞。載歌載舞,男女均可參加。
最初,篝火舞只是夜晚人們牽手成圈圍著燃燒的火堆轉跳,發展到後來,這種舞蹈已經不限於圍繞篝火跳了,也可以在晴朗的白天於林中空地上轉跳,或者圍繞一棵大樹轉跳等等,因此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