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冬至到底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冬至和立冬是一個節日嗎 立冬和冬至是不是傳統節日

  冬至和立冬是一個節日嗎 立冬和冬至是不是傳統節日

  冬至和立冬都我國傳統節日。立冬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立冬不僅是收穫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也是寒風乍起的季節。有“十月朔”、“秦歲首”、“寒衣節”、“豐收節”等習俗活動。此時,在北方,正是“水結冰,地始凍”的孟冬之月,在南方卻是小陽春的天氣。

  立冬是十月的大節,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卹,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禦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在漢族民間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立冬習俗有的改了,也有沿襲至今的。卜歲霞浦叫“問苗”,這天農民相率到龍首山的舍人宮田祖前卜問來年的豐歉,舉行豐收聯歡晚宴,有些鄉村演戲謝神慶豐收。“立冬”日殺雞宰羊或以其他營養品進補稱“補冬”。

  冬至大如年:

  古代農耕社會的人們在安居樂業之餘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拜神祭祖豐盛祭貢品發展出節日宴飲活動,也漸漸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即所謂節慶民俗。早期的節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終追遠、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則蘊含著祗敬感德、禮樂文明深邃文化內涵。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冬至祭祖、宴飲活動,相沿成習,遂成冬至風俗。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先民們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在我國南方部分地區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很多地方至今仍保持著冬至祭天祭祖的傳統習俗。

  立冬冬至都吃餃子:

  立冬在北方則有吃水餃的風俗。在北方,立冬的規矩是吃餃子,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立冬時,包餃子,味道既同大白菜有異,還要蘸醋加爛蒜吃,才算別有一番滋味。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要吃餃子也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冬至到底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冬至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屬於二十四節氣的一個。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臘八節是不是傳統節日之一

  導語:臘八節在每年農曆臘月初八,而一般傳統節日都是以農曆時間為準,如此,臘八節臘八節是不是傳統節日之一呢?到底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答案是“是”。臘八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臘八節到來之際,很多地方會吃臘八節傳統食物臘八粥,不過,各地口味不同,你們那得臘八粥是怎麼樣的呢?

  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是。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已有與“臘”相關的臘祭的習俗,節期在臘月,具體日期並不固定,該臘祭習俗被後人視作“臘八節”的來源之一。在我國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

  據西漢戴聖所編的《禮記·郊特牲》輯錄,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漢改為臘。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有在臘月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習俗,祈求豐收和吉祥。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還有一種說法,即“臘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報功也。”因“臘”與“獵”通假,“獵祭”亦為“臘祭”。因在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稱臘祭這一天為臘日。漢代之前臘祭的具體日期並不固定,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臘祭的物件,則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門、戶、天窗、灶、行(門內土地)”。不過在這天並不喝臘八粥。

  臘八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銷骨立,遂發現苦行不是究竟解脫之道,決定放棄苦行。此時遇見一牧女呈獻乳糜,食後體力恢復,端坐菩提樹下沉思,於十二月八日“成道”。為紀念此事,佛教徒於此日舉行法事,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吳自牧《夢梁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事,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後,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臘八”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關於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喝臘八粥這一習俗的來歷,是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關的。因此清代蘇州文人李福曾有詩云:“臘月八日粥,傳自梵王國,七寶美調和,五味香糝入。”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名喬達摩·悉達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年輕時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為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麻。後來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奶與穀物共煮而成)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古印度人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六年苦難,也為了紀念佛祖在農曆的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吃雜拌粥作為紀念,所以說臘八節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臘八也就成了佛祖的成道日。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臘八這天,各寺院舉行法事,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實等煮粥供佛,名為臘八粥。也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缽,沿街化緣,將收集的米、慄、棗、果仁等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大家認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貧窮人家稱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滿足來寺院參加紀念法事的信眾需要。有些信眾專門奔“粥”而來,認為臘八供養佛陀的粥吉祥,不僅自己食用,還帶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復一年,寺院做臘八粥的傳統便廣泛傳播到民間,由此在我國北方地區逐漸形成了過“臘八節”的風俗。

  吃臘八粥注意事項:

  一、豐富食材巧搭配,營養安全記心間

  選購有竅門。消費者應到商超、農貿市場等正規渠道選購無黴爛、無變質、無哈敗味的食材。如購買已搭配好可直接熬製的包裝食材,應注意觀察產品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

  二、科學熬製很重要,避免營養丟失掉

  家庭熬製臘八粥簡單易行,但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一)在食材處理時,要對不同食材依據其特點進行清洗、浸泡、剝皮、去核、精揀等操作。例如豆類等不易煮爛的食材,需要在煮前充分浸泡,煮後才會更加柔軟可口。

  (二)民間有熬煮臘八粥時加食用鹼的習慣,認為這樣熟得快並且粥的稠度好。但是這種做法容易造成B族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流失。專家建議熬製臘八粥時不要加鹼,巧用電飯鍋和電壓力鍋的“雜糧粥”功能,就可輕鬆煮出美味的臘八粥。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享用美味講究多

  臘八粥食材豐富,搭配合理,營養均衡,尤其適宜於年老體弱或病癒後脾胃虛弱者。但是不同體質人群在食用臘八粥時,也應有所注意。

  (一)糖尿病患者對於含糖的臘八粥要適量食用,儘量選擇不加糖的臘八粥。宜用燕麥、大麥來增加粘稠感,同時可適當多放些雜豆類食材,幫助控制血糖上升速度。

  (二)對於消化不良者,臘八粥中應少放黃豆、黑豆等豆類,因為豆類中含有脹氣因子,如食用過多,會造成腸胃不適。

  (三)對於肥胖人群,要少加白米等容易消化的食材。最好不加糖,多加芸豆、紅豆等種皮相對厚一些的澱粉豆類,使粥的質地軟而不爛,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飽腹感。


夏至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夏至節氣是中國傳統節日

  夏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夏至,不僅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還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夏至是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有一種觀點認為傳統節日中的端午節就是源自夏至節。   夏至是24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這一天稱作“夏至”。《恪遵憲度抄本》中說: ...

六一兒童節是傳統節日嗎 六一兒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六一兒童節是傳統節日嗎 六一兒童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六一兒童節不是傳統節日,也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端午節、七夕節(中國情人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六一國際兒童節,又稱兒童節,是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為了反對虐 ...

二月十四情人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214情人節是傳統節日

  二月十四情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嗎   2月14日情人節算是國際節日,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情人節又稱聖瓦倫丁節或聖華倫泰節,日期在每年公曆的2月14日,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之一,起源於基督教。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著名的浪漫節日。情人節現已成為歐美各國青年人喜愛的節日,其他國家也已開始流行。由於能表達共同的人類 ...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嗎 七夕節是不是中國傳統節日   七夕節是傳統節日,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日期為農曆的七月初七,相傳是牛郎和織女相會的日子,又被稱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是我國的非文化歷史遺產,也是我國的具有特殊意義的傳統節日。   七夕節的傳說   七夕節的傳說一:乞巧節   這是河南魯山的傳說, ...

202x年元旦能做什麼 202x年元旦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2022年元旦不能做什麼?   2022年元旦在 農曆:二0二一年十一月廿九日 公曆:2022年01月01日,星期六【今日黃曆所忌】   結婚 出行 宴會 交易 赴任 安葬 提親 求婚 訂婚 開工   開張 開業 開倉 開渠 上樑 穿井 上官 醞釀 補垣   出貨財 學技藝 開鑿池塘 乘船渡水   從2 ...

屬於中國傳統節日的是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 ...

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與由來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