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貞觀十七年,唐太宗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畫像上的人被世人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這二十四位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勣、秦瓊。
1、虞世南,字伯施,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生於公元558年,公元638年去世,享年八十一歲,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壽命最長的人;
2、虞世南生性沉靜寡慾,執著且向學。李世民滅竇建德後,引虞世南為秦王府參軍,與房玄齡等共掌文翰,為十八學士之一。貞觀年間,歷任著作郎、秘書少監、秘書監等職。他雖容貌怯懦、弱不勝衣,但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
3、唐太宗稱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為五絕。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其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為唐代
長孫無忌,字輔機,河南洛陽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高氏為漢族(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長孫無忌出身於河南長孫氏,唐高祖起兵後,無忌前往投奔,並隨太宗征戰,成為其心腹謀臣,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吏部尚書、尚書右僕射、司空、司徒、侍中、中書令,封趙國公,在凌煙閣功臣中位列第一。他在立儲之爭時支援高宗,後被任為顧命大臣,授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顯慶四年(659年),無忌被許敬宗誣陷,削爵流放黔州,最終自縊而死。
這二十四位功臣是: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司空、梁國公房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特進、衛國公李靖、特進、宋國公蕭瑀。
還有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 ...
李世民唐朝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是為《二十四功臣圖》,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
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有程咬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為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 ...
一、清朝沒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像為唐朝所建。
二、唐朝二十四功臣像分別為:
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司空、揚州都督、河間元王李孝恭。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司空、梁國公房玄齡。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 ...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是: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
昭勳閣二十四功臣,指的是在宋理宗寶慶二年,皇帝把一份功臣名單交給畫師,名單上總共有二十四個人,皇帝命令畫師把這二十 ...
多爾袞,大清開國第一臣;洪承疇,背明降清、功罪難評的清朝宰輔;范文程,輔佐二帝的開國名臣;鰲拜,恃功專橫、朝綱獨斷;吳三桂,出爾反爾、起兵反叛的逆臣;明珠,得隴望蜀,功過參半;張廷玉,歷仕三朝、名垂青史;隆科多,盛極而衰的顧命大臣;年羹堯,戰功揚名、恃寵身敗;鄂爾泰,改土歸流、撫鎮邊疆;劉墉,正直廉明、一 ...
秦瓊排名靠後主要是因為他只是武功高強,是個合格的戰將、猛將,而並不是統領一方的統帥,更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秦瓊屬唐初的猛將型人才,既和政治家靠不上邊,也算不上統帥級的軍事家。僅憑匹夫之勇便取得青史留名的巨大成就,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其武勇適應了唐初統一戰爭的需要,可見擁有相對專業的特長並適應時代的需要,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