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常用於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汙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釋義:在汙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汙穢。淤泥:河溝、池塘裡積存的的汙泥;染:沾染(汙穢)。
用法:作定語、賓語、分句。
寓意: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北宋時期,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在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他的《太極圖說》和《通書》,提出簡單而有系統的宇宙構成論。他認為菊花像不苟同於世俗的隱士,牡丹像追求功名富貴的人,而蓮花像品德高尚的賢能之士。
導語:荷花是被詩人廣為稱讚的一種花,因為它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那麼,為什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為何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為什麼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因為它具有自潔功能,其表面非常細緻,細緻程度即使放大千百倍也看不到細孔,表面結構與粗糙度皆為奈米的尺寸使得表面達到不沾水的狀態,所以灰塵、泥巴都無法吸附在表面上,汙垢會自然隨水滴從表面滑落。
蓮花上面長滿絨毛,在其凹陷部份滿布空氣,在葉面上形成一層極薄的奈米空氣層,當泥垢、灰塵、雨水等降落在葉面後,由於氣層作用,水珠形成球狀,水球在滾動中捲起泥垢。
蓮花神奇的“自潔功能”,被科學家靈活的運用到人們的生活中,生產出表面完全防水並且具備自潔功能的材料。這是一項用途廣泛的新技術,它使人們不再為建築物頂部和表面的清潔問題發愁,也不必再為汽車、飛機和各種運輸工具的清潔問題大傷腦筋,同時也能極大的從根本上降低使用費用。
荷花的品質
一、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有花中君子的美譽。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品質高潔,素來被人們所鍾愛,有花中君子的美譽。古往今來,墨客寫過讚美荷花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
還有膾炙人口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頭”,無不給人無盡享受。北宋學者周敦頤的《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把荷花高潔的品質書寫得淋漓盡致。
二、荷花還和佛教有著不解之緣,是佛教中的“聖花”。
荷花還和佛教有著不解之緣,可以說荷花就是佛的象徵,是佛教中的“聖花”。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看見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臺上,佛經說,這是釋迦佛祖修道成佛後向信徒們講經說佛的姿態。
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也結跏趺坐在蓮臺上,雙手仰掌足上,掌中託著一個蓮臺,似乎在指引眾生往通西方佛國淨土;以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淨瓶,一手一朵白蓮,彷彿在表露觀音懷著的一顆的菩薩心,全力導引信徒脫離塵世,到達荷花盛開的佛國淨土。
三、荷花也被稱為友誼之花。
荷花是友誼的象徵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採蓮懷人的傳統。此外,它在埃及也被稱作代表和平的友誼之花。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出處
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白話釋義:
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愛的非常多。晉代的陶淵明唯獨喜愛菊花。從李氏唐朝以來,世人大多喜愛牡丹。
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它的莖)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長枝。香氣傳播更加清香,筆直潔淨地豎立在水中。(人們)可以遠遠地觀賞(蓮),而不可輕易地玩弄它啊。
文章賞析:
這篇文章可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描寫蓮花高潔的形象;第二部分則揭示了蓮花的比喻義,分評三花,並以蓮自況,抒發了作者內心深沉的慨嘆。
作者對三種花象徵的不同性格進行了比較和品評:“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本來,花是不具備人格的,但在作者眼裡,蓮花近於菊,卻不像菊那樣清高冷傲,似乎是逃避現實的隱者;它更不像牡丹那樣妍麗妖冶,以富貴媚人。蓮花出於汙濁現實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顯妖冶,實為百花叢中的賢君子。
作者評花進而對“愛”也作出評價:“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深深地慨嘆:當今之世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趨炎附勢鑽刺富貴之門的小人比比皆是。
這莽莽紅塵,能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去根治這社會痼疾呢?這裡先用花進行比喻,讓花的特性喻人,雖平淡,但比喻帖切,然後借花喻人,將陶淵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榮華富貴的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
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北宋詞人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文。
《愛蓮說》是一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羅巖,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在善山與建濂溪閣,請周敦頤題詞,周敦頤作《愛蓮說》相贈,表明了他對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讚賞。這篇文章透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荷花。
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周敦頤的《愛蓮說》,意思是說荷花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
常用來比喻從汙俗的環境中走出來,卻能保持純真的品質而不沾染壞習氣。
《愛蓮說》北宋學者周敦頤作品,選自《周敦頤集》,是一篇議論散文。北宋仁宗嘉祐八年,周敦頤與沈希顏、錢拓共遊雩都羅巖,有詩刻石。後來沈希顏 ...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
出淤泥而不染,常用於形容荷花。淤泥:水底的汙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北宋時期,理學開創者周到廬山蓮花峰下的濂溪邊著書立說,他著有《太極圖說》和《通書 ...
1、出淤泥而不染是一首詞,出自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
2、《愛蓮說》原文
北宋 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 ...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是:我唯獨喜愛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出自周敦頤《愛蓮說》。
2、《愛蓮說》周敦頤·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1、出淤泥而不染,常用於形容荷花。
2、淤泥:水底的汙泥;染:沾。生長在淤泥中,而不被汙泥所汙染。
3、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4、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在汙濁的世間獨立不移,永遠保持高潔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5、北宋時期,理學開創者周敦頤在廬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意思是蓮花從積存的淤泥中長出卻不被汙染,經過清水的洗滌卻不顯得妖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出自於周敦頤的《愛蓮說》。
《愛蓮說》是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文章透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的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 ...
濯清漣而不妖。出自《愛蓮說》。是北宋學者周敦頤所作的一篇議論散文。該文透過對蓮花的形象和品質進行描寫,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表明了作者對蓮花的讚美,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灑落的胸襟。作品鑑賞:蓮花,曾是古往今來文人筆下高歌詠歎的物件, 但大多數文人都是驚歎於它的清姿素容,並將其形諸筆端;而這筆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