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變化
空氣的兩種主要成分N2和O2,1大氣壓下沸點分別約為-196℃和-180℃。
先把空氣進行壓縮降溫液化然後逐漸升溫,先變成氣體溢位的是氧氣,用這種方法來分離氧氣。
氧氣(oxygen),化學式O2。化學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常溫下不是很活潑,與許多物質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溫下則很活潑,能與多種元素直接化合,這與氧原子的電負性僅次於氟有關。
分離液態空氣製氧氣是物理變化不是化學反應,透過氣體不同的熔沸點,使氣體在不同的溫度下汽化製得各種氣體。空氣的兩種主要成分氮氣和氧氣,標準大氣壓下沸點分別為零下196攝氏度和零下180攝氏度。先將空氣進行壓縮降溫液化,然後逐漸升溫,先變成氣體溢位的為氧氣。
日出前最低,因為植物和動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氧氣,放出二氧化碳。
日出後氧氣含量慢慢增加,因為植物的光和作用,直到一個最大值,此時趨於呼吸和光和的動態平衡。
日出後,開始增加,一直到下午(15點左右)達到最大值。
日落後植物停止光合作用,氧氣含量開始減少,然後又到黎明。
1、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2、氧氣(oxygen),化學式O2。化學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
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
4、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 ...
傍晚。
早上氧氣是最少的,因為樹木在整個晚上都在進行呼吸作用,不斷消耗氧氣而沒有進行光合作用補充氧氣,因此清晨空氣中的氧氣是最少的。而在傍晚時分,經過一天的光和作用,樹木釋放了大量的氧氣,卻消耗了相對較少的氧氣,因而氧氣含量較高。清晨空氣清新的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氣,使人感覺清爽,雨後空氣因為含有 ...
1、高錳酸鉀製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2、高錳酸鉀(KMnO4,相對分子質量=158.034),無機化合物,深紫色細長斜方柱狀結晶,有金屬光澤。正交晶系。1659年被西方人發現。中文俗稱:灰錳氧。 ...
1、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
2、氧氣(oxygen),化學式O2。化學式量:32.00,無色無味氣體,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
3、不易溶於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佔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
4、常溫下不很活潑,與許多物 ...
1、組裝儀器,檢查裝置氣密性,依據是連線好裝置後將導管伸到水槽中,用手輕握試管,觀察有無氣泡產生,有氣泡產生則表示氣密性良好。
2、先塞上一團棉花再放入高錳酸鉀,避免加熱時產生的氣流將藥品衝散。
3、點燃酒精燈加熱高錳酸鉀,先預熱試管,再集中加熱。觀察水槽有無連續氣泡,如果有即可開始集氣。 ...
1、氧氣在空氣中的含量約佔21%,這個是在大氣層比較穩定的情況下的佔比。
2、據瞭解,地球的大氣層形成初期是不含氧氣的,這裡充滿了甲烷、氨等氣體,根本不適合生物生存。後來大氣層氧氣的出現才有了現在的生機,據說氧氣最早出現是源於非生物參與的水的光解,還有一個是生物參與的光合作用。 ...
1、氯酸鉀製取氧氣化學式:2KClO3=(MnO2△)=2KCl+3O2↑;此反應屬於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他物質的分解反應,在此反應中,氧元素變成氧單質,化合價發生變化。
2、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該化學反應方程式是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3、氯酸鉀和二氧化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