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初伏中伏末伏是什麼意思+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中伏是什麼意思含義 中伏是什麼時候開始

  中伏是什麼意思含義

  中伏是三伏之一,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 。也叫二伏。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開始,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結束,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為10天,有的年份為20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

  中伏記載:

  (唐)皎然《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悽。”

  (宋)惠洪《夏日陪楊邦基烹茶分韻得嘉字》:“炎炎三伏過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

  (宋)曾鞏《苦熱》詩:“憶初中伏時,怫鬱炎氣升。”

  中伏為什麼有時候10天有時候20天?

  我國古代流行“干支紀日法”,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迴圈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庚日每10天重複一次。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10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10天,末伏也是 10天;中伏可能10天,也可能20天,因為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

  看來,庚日出現的早晚將影響中伏的長短,所以,就出現了有些年份整個伏天30天,有些年份40 天的情況。

  中伏是一年中最熱的嗎?

  取決於當年天氣情況。具體到某一年或某一地區,最高氣溫是出現在頭伏、中伏還是末伏,或是立秋末伏後會不會出現“秋老虎”,其實要取決於當時的天氣系統。通常我國大陸,主要是熱在頭伏和中伏,但東南沿海和島嶼地區大多是熱在末伏。即使是通常熱在中伏的長江中下游地區,末伏後的8月中下旬,偶爾也可出現被稱為“秋老虎”的連續高溫天氣。

  三伏天為什麼熱?

  三伏天正值七八月,我國許多地區的天氣形勢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在高壓內部下沉氣流的控制下,天氣晴朗少雲,導致地表接受的太陽輻射能急劇上升,氣溫也隨之上升。同時,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邊緣地區,一些偏南方向的氣流把海洋上的暖溼空氣吹到我國大陸,為降雨提供水汽,地表溼度增大後,散發的熱量會減少。這樣,在吸熱增多、散熱減少的情況下,地表熱量不斷累積,出現一天比一天熱的情況。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三伏天到底有多熱?

  據統計,近30年來(1991-2020年)的氣象資料,三伏天裡華北、黃淮、西北地區東部極端高溫在40℃以上,高溫持續日數達5-7天;而南方大部雖因溼度大,極端高溫沒有北方強,但極具耐力,高溫日數均在20天以上,局地甚至達35天。而不得不提的“高溫霸王”吐魯番,極端高溫曾達47.8℃(2008年8月5日),高溫日數曾持續達39天,幾乎是高溫全滿貫。

小暑大暑處暑是什麼意思 大暑小暑處暑哪個最熱

  小暑大暑處暑是什麼意思

  一、小暑的含義

  小暑,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是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鬥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於每年公曆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我國多地自此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著大風、暴雨。

  小暑開始進入伏天,天氣變化無常。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溼多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有利於農作物成長。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農作物都進入了茁壯成長階段。

  在古代,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人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懇請保佑風調雨順。並將新打的米磨成粉,製成各種美食,與鄰居鄉親分享來吃,表達對豐收的祈願。

  元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暑,表示炎熱的意思,意指天氣開始炎熱,但還沒到最熱。

  小暑三侯:溫風至:風中都帶著熱浪。蟋蜂居壁:蟋蟀開始自田野逐漸移入庭院。鷹始摯:幼鷹由老鷹帶領,從鳥巢中飛出來,開始學習飛行博殺獵食的技術。

  二、大暑的含義

  大暑,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颱風。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節氣,高溫酷熱、雷暴頻繁,雨量充沛,是萬物狂長的時節。自古以來,民間都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

  大暑氣候特徵:高溫溼熱、雷暴頻繁。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有利農作物成長。《逸周書》曰:“土潤溽暑(溽暑,指潮溼而悶熱)。又五日,大雨時行”;又曰:“大雨不時行,國無恩澤”。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氣溫最高、雨水最豐沛的時期,是雷雨天氣橫行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

  1、一候腐草為螢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乃腐草所變,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輕羅小扇撲流螢,螢火蟲在靜夜裡穿梭時,其實涼爽的秋已經不遠了。

  2、二候土潤溽暑 :天氣開始悶熱,土地也很潮溼。溽是溼,大暑時,溼氣濃重,溼熱令人難耐。東漢劉熙的說:“暑是煮,火氣在下, 驕陽在上,燻蒸其中為溼熱,人如在蒸籠之中,氣極髒,也就稱‘齷齪熱’”

  3、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時節,因溼氣積聚而時常大雨滂沱,經常有大的雷雨。

  三、處暑的含義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四個節氣。鬥指戊(西南方);太陽黃經為150°;於每年公曆8月22—24日交節。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由於受短期回熱天氣(俗稱“秋老虎”)影響,處暑過後仍有持續高溫,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之後。

  處暑節氣處在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期內,“秋老虎”一般發生在公曆8—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處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義,就是提醒人們暑氣漸漸消退,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要注意預防“秋燥”。處暑的民俗活動很多,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

  我國古時平氣法劃分的節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大暑小暑處暑哪個最熱

  大暑一年中最熱時期,處暑意味炎熱即將結束。

  所謂熱在”三伏“,通常小暑時節的後期才會進入三伏,三伏的主力時段在大暑當中。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七月份熱還是八月份熱

  每年最熱的時候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其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農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頭伏(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二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為二十天,則共有四十天。

初伏中伏末伏是什麼意思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初伏中伏末伏是什麼意思

  初伏、中伏和末伏是三伏天裡的三個連續時段。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始日(這天是這年的初伏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為20天,比如2020年。

  初伏是什麼意思

  初伏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三伏中頭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至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也叫頭伏。

  初伏,按中國的日曆法來說,這是真正暑天的開始。百姓常說: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天是一年內氣溫最高、溼度最大的季節,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均固定為10天,中伏有的年份10天,有的年份20天。伏期開始稱入伏或交伏,伏期結束稱出伏。中伏天數的多少視交伏早晚而定,一般7月28日以前交伏,中伏為20天,7月29日交伏,中伏為10天。

  中伏是什麼意思

  三伏的第二伏。也稱二伏。通常指從夏至後第四個庚日起到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時間。唐皎然《五言奉和陸使君長源水堂納涼》:“六月正中伏,水軒氣常悽。”宋惠洪《夏日陪楊邦基烹茶分韻得嘉字》:“炎炎三伏過中伏,秋光先到幽人家。”宋曾鞏《苦熱》詩:“憶初中伏時,怫鬱炎氣升。”參見“三伏”。末伏是什麼意思

  1、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最後的一伏。

  2、通常也指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起到第二個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時間。

  3、也作終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為止。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

  夏至後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是第三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因為有閏月的關係,夏至到立秋之間有的年份出現4個庚日,有的年份出現5個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數不確定,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天數是20天。

  俗話說熱在中伏,據瞭解,今年二伏從7月23日開始,總共20天。在三伏的30天裡,一般來說,中伏的20天是最熱的時候。中伏最突出的特點是“熱”,而且是“溼熱”,“桑拿”天氣讓人難以喘息,彷彿置身於一個大蒸籠。

  中伏為什麼最熱

  入伏之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地面吸收的熱量較多,散發出來的熱量較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中伏,地面積累的熱量達到最高值,天氣就最熱。

  加之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有利於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天氣就更熱。

  在三伏天飲食方面,古時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麵食是當時人們的美食,可以促進食慾,而且這個季節正是新小麥收完的時候,二伏天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逐腠理之外邪。

  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麵條出鍋後用涼開水過幾遍。麻醬要用水稀釋,醬油要用熱花椒油炸一下,醋裡滴上幾滴香油,把這些佐料澆到面上,再配上黃瓜絲、菠菜等,澆上蒜泥,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

  炎夏暑熱,要少食高脂厚味、辛辣上火之物,飲食清淡可起到清熱、祛暑、斂汗、補液等作用,還有益於促進食慾。新鮮蔬菜瓜果,如西紅柿、黃瓜、苦瓜、絲瓜之類清淡宜人,既能保證營養又可預防中暑。

  三伏養生側重不同

  初伏防中暑

  入伏的頭兩日氣溫極高,因此初伏的保健重點在於防中暑。此時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境中久留,外出應打遮陽傘、戴遮陽帽,勿做劇烈運動,保證午睡。最好全天少量、多次補充水分,且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要迅速移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如果是體弱多病的人或老年人、小兒中暑,則應立即送院搶救。

  中伏防溼邪

  伏天“溼熱交加”,溼邪最易傷脾,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四肢無力,食慾不振。進入中伏,要格外注意飲食,既要清淡,又要富有營養易於消化,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

  食物是祛暑溼的好幫手,可用扁豆、薏米等健脾利溼之品熬粥,或者用鮮藿香、佩蘭各10克,飛滑石、焦大麥各20克,甘草3克,水煎代茶飲,均於祛溼有效。

  末伏防上火

  末伏是立秋後,“秋老虎”正凶時。雖然暑熱天已經結束,但“秋老虎”的餘威不可小視,應注意預防“上火”,並注意清心安神。雖然早晚較涼,但白天仍舊熱浪襲人,要特別注意補水,以免出現口乾、鼻幹、咽乾、皮膚乾燥等不適。

  由於熱擾心神,在注意防暑降溫的同時,還應有意識避開不良情緒的干擾。


初伏中伏哪個 三伏天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三伏天最熱的時候是什麼時候   中伏。入伏後,地表溼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另外,夏季雨水較多,空氣溼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三伏天悶熱的重要原因。在七八月份, ...

初伏中伏哪天 三伏天中伏

  初伏中伏末伏哪天最熱   中伏最熱。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   夏至後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是第三伏。每一個庚日相隔10天,因為有閏月的關係,夏至到立秋之間有的年份出現4個 ...

初伏中伏統稱 初伏中伏有什麼含義

  初伏中伏末伏統稱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統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每年出現在陽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三伏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國陰曆氣候規律,前人早有規定:“夏至後第三個庚日開始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頭伏和末伏各十 ...

初伏中伏各多少天 初伏中伏哪個

  初伏中伏末伏各多少天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需要查曆書計算,簡單地可以用“夏至三庚”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即從夏至後第3個“庚”日算起,初伏為10天,中伏為10天或20天,末伏為10天。”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 ...

202x初伏中伏哪個 202x年三伏天時間表

  導語:三伏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這是人們對夏天最熱的一個時間段的稱呼。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那麼,下面就來說說,2022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今天小編帶你見識2022年三伏天時間表,每天每個人都要進步一點點哦。   2022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   中伏最熱。俗話說熱在中伏,2022年中伏從7月26日 ...

初伏中伏哪個

  熱在三伏指的就是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是一年最熱的季節,既然分成三伏,那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中國人倡導養生,在這麼熱的初伏中伏末伏分別如何養生才更有利於健康呢?在初伏中伏末伏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最好避免中午外出,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   初伏中伏末伏哪個最熱初伏   初伏又叫入府,人稱 ...

2020中伏還是 三伏天中伏

  2020中伏熱還是末伏熱三伏天中伏最熱嗎   中伏熱。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意思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屬“三伏”,“三伏”中又以“中伏”最熱。   原因:   這時的陽光已經南移,太陽的直射是“夏至”,夏至過後,太陽便開始了由北向南的緩慢移動。但這是太陽釋放的熱量已達到極致,地球的表面陰氣已全部抵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