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知道你的葫蘆絲的什麼調子,二葫蘆絲的音孔由下往上順序排列 背後的孔為第七音孔 ,蒙上全部的音孔吹出來的聲音是低音5;
2、開啟第一音孔吹出來的是低音6,依次是低音7,然後開啟下三音孔吹出來的音就是正常1的發音,再依次往上開啟音孔就是2音3音5音;
3、當全部音孔都開啟吹出來的是6音,4音比較特別,把第五音孔開啟其餘的都蒙上就是4音。
1、要知道你的葫蘆絲的什麼調子,二葫蘆絲的音孔由下往上順序排列 背後的孔為第七音孔 ,蒙上全部的音孔吹出來的聲音是低音5;
2、開啟第一音孔吹出來的是低音6,依次是低音7,然後開啟下三音孔吹出來的音就是正常1的發音,再依次往上開啟音孔就是2音3音5音;
3、當全部音孔都開啟吹出來的是6音,4音比較特別,把第五音孔開啟其餘的都蒙上就是4音。
1、要求手指自然放鬆,成弧形持葫蘆絲,雙臂和肘部肌肉要放鬆,指肚接觸孔應有周邊緣感,吹奏時在氣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麻感,其音色富有彈性,過於壓緊則手痠,音窒,對演奏不利。另外手指開孔時,不宜抬的過高,否則會使手指僵硬,影響演奏速度。一般手指抬到距離音孔上方2---3釐米即可。
2、風門。指吹奏時上下嘴唇之間氣息經過的空隙處。風門可大可小,是隨著音的高低而變化的。吹奏低音時縮小風門 ,吹奏高音時放大風門。風門的位置不可偏左偏右,應在嘴唇的正中處,上下嘴唇要含住葫蘆絲吹孔,這要根據葫蘆絲的吹孔製作情況來決定是否上嘴唇要比下嘴唇略有突出(一般正常情況下上下嘴唇應一致),兩腮不可鼓起,要用力向裡收。
3、口風。經過風門吹出來的氣息就是口風。口風有緩急之分,口風的選擇可以對吹氣的強度和用氣量起到控制作用,由於葫蘆絲屬於豎吹型簧管耦合震動類樂器,主要由簧片和竹管組成耦合震動而發音,吹奏時用嘴含住吹孔,用超吹的方法,氣流透過氣箱(葫蘆),使簧片的簧舌部分震動,並激發管內空氣柱的共鳴而發音。演奏時一般不使用基因(用緩吹方法吹出的筒音)。風門的緩急變化是高腹部、橫隔膜及胸腔的活動來配合控制的,三方要控制好。
4、嘴勁。嘴勁的大小是依據風門的大小和口風的緩急來確定的。一定要注意嘴勁和風門口風的密切配合。雖然在吹奏葫蘆絲時口風、嘴勁均有緩急之分,但由於吹奏葫蘆絲是採用超吹的方法,所以緩急是相對的,是有極限的,也就是說它在一定的範圍內變化。其原因是由葫蘆絲自身的條件而限定(音域過窄)。
開啟第一音孔吹出來的是低音6,依次是低音7,然後開啟下三音孔吹出來的音就是正常1的發音,再依次往上開啟音孔就是2音3音5音;當全部音孔都開啟吹出來的是6音,4音比較特別,把第五音孔開啟其餘的都蒙上就是4音。
葫蘆絲,又稱“葫蘆簫”,是雲南少數民族樂器,葫蘆絲髮源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主要流行於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雲南德宏、臨滄地區,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葫蘆絲可分為高、中、低音三種類型。其音色獨特優美,外觀古樸,柔美,典雅,簡單易學,小巧易攜帶,受到廣大音樂愛好者及中外遊客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