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們的祖先從原始社會進步到文明社會時,“衣食住行”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尤其是住的這一方面。有一個能遮風避雨的地方我們叫做家也是我們住的地方,景頗族文化裡,他們的建築是根據環境,地理來建造的。
走進雲南德宏州景頗族聚居的山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別具一格的景頗族竹樓。景頗族的聚居區一般是幾家或幾十家組成單元寨,由一個個單寨形成群寨。
景頗族聚居的山區,海拔一般在1500到2000米左右,這裡氣候溫和,霜期一般僅一兩個月,年平均溫度在攝氏18度至24度之間。草頂竹樓的景頗族住宅,多建於斜坡上,一邊接地,一邊架空,樓上住人,樓下飼養豬雞,大牲畜則另建廄欄。
草頂竹樓屬長條式,開門於一端,先進入過道間。不論官家或百姓家的過道間都有柱一棵,大小不一,根據人口、勞動力和房子的大小而異。大山官家的柱子,有的直徑達二三尺,柱子的粗大程度標誌著山官勢力的大小。
在過道間還放置著杵臼和腳碓,用以春米。透過此間,然後才能登梯上樓。屋內根據人口多少設定若干火塘,周圍鋪以蔑席,作為寢榻之處。景頗竹樓每間正中設一個火塘,供全家人聚坐取暖。火塘四周是家人歇息和睡覺的地方。這種草頂竹樓,每隔幾年就要修茸1次。
景頗族建蓋竹樓也和其他民族一樣,十分重視選擇地基,不在山樑正中蓋房,而選擇在當陽平緩、依山傍水的地方。建造竹樓、牆、梁、樓板、椽子護欄、樓梯和床凳,都是使用竹子(也有的人家樑柱用木料),樓下通風,涼風徐徐使竹樓頗為涼快。
竹樓的後院場地,比較開闊,日照充足,溪水環繞,土地肥沃,林木茂盛,濃蔭覆蓋,可以種菜、培竹、栽花育果。有的人家還有水井,洗衣煮飯少不了它。竹樓後邊用竹條圍圈起來,當地人叫做園子。
景頗竹樓一般分為3種:第一種是全樓式,即整間房子,全部人都住在樓上。景頗族有和睦相處的良好習慣,有的人家弟兄幾個都結婚生了娃娃還不分家,人多的達二十多口。這樣的人家,住的竹樓就不是三格,而是四格、五格、六格,有八九個火塘。
樓下大多是一人多高的空間;第二種是半樓式,即竹屋的一半用作樓屋,另外一半做伙房,或是支上一副腳碓,或者用來堆放秋糧;第三種是田棚窩鋪,用來守衛莊稼,或用來煮飯和休息。凡是上樓的人一律脫鞋,保持清潔。
景頗族竹樓,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其最動人之處也恰恰在於純樸簡素中創造出散發著泥土芬香的鄉土美和風情美。
景頗竹樓呈長條式,開門於一端,要登梯上樓,須先進入過道間。無論官家或百姓的過道間都有一棵大小不一的柱子。柱子的粗大程度標誌著勢力的大小,大山官家的柱了,有的直徑達二三尺。而現在這柱子的大小則根據人口、勞動力和房子的大小而異。
在過道間放置有杵臼和腳碓,用以舂米。從過道間登梯上樓才能進入室內。每間竹樓正中設一個火塘,供全家聚坐取暖。室內則根據人口多少設定若干火塘,火塘周圍鋪以草蓆或篾席,是歇息和寢榻之處。
景頗族建竹樓十分重視選擇地基。他們選擇當陽平緩、依山傍水的地方蓋房。竹樓的後院場地比較開闊,溪水環繞、日照充足、林木茂盛。有的人家的後院場裡還有水井。竹樓後邊用竹條圈圍起來的柵欄,當地人叫做“園子”,園子裡可以種菜、培竹或栽花育果。
景頗族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馬、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流傳,包括反映民族起源、遷徙歷史的敘事長詩及神話、故事、寓言、諺語、謎語等。
景頗族主要從事農業。景頗地區盛產珍貴的木材和各種藥材。經濟作物有橡膠、油桐、茶葉、咖啡等。景頗族普通崇信原始多神,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習俗
景頗族家庭中尚保留幼子繼承製,幼子地位高於長子,長子婚後另立門戶,幼子卻留在家中贍養父母,財產也主要由幼子繼承。
景頗族坦誠好客,一直保留著“吃白飯”的待客習慣。即在日常交往中,無論走到那一寨、那一家,都可坐下來吃飯,並可以不付任何報酬。對於任何一個不相識的人,主人都必須招待飯菜。民間普遍認為:讓客人餓著肚子走,是最不體面的事。
無論婚嫁、過節集會,走親串戚,景頗族人都要提一隻籃子,內裝水酒、熟雞蛋、糯米飯糰,民間稱“送禮籃”,主人接過禮籃後,要向隨從的客人一一敬酒,最後才能自己喝,並清點禮物,然後再把籃子還給客人,以表示禮物如數收到。
很多地區平時進餐仍然沿襲無論男女長幼均把飯菜分份進餐,無需桌椅、餐具,飯菜都用芭蕉葉包好,進食時人手一份。忌把葉包反。無論喝酒喝湯,都是就地砍一截竹筒,筒口斜削一刀,隨用隨去。
食俗
景頗族閒時一日三餐,忙時一日兩餐。主食大米,喜食乾飯和竹筒飯。所種植的蔬菜大都是不需精耕細作的瓜、豆、青採、洋芋(土豆)等,輔以竹筍、水芹、野蒜等。
肉食以豬肉和雞肉居多,農閒時進行漁獵,如捕獵野豬、麂子、山羊、野牛、野雞、鳥雀,捕撈魚蟹、田螺。景頗族飲酒多是自制的低度酒,稱水酒,成年男女更喜燒酒。
景頗族喝酒十分注重禮節,熟人相遇互相敬酒,不是接過來就喝,而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裡一點再喝。大家共飲一杯酒時,每個人喝一口後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過的地方,再轉給別人,如有老人在場,先讓老人喝。
典型食品主要有:竹筒烤魚、撒皮、舂鱔魚、砂鍋燉竹鼠。
節慶
“目瑙縱歌”,是雲南省德宏景頗族群眾性的歌舞活動,也是景頗族人民祝頌吉祥幸福、歡度豐收的傳統節日。“目腦”是景頗語的音譯,意即“大夥跳舞”,一般在農曆正月十五之後舉行,為期2-3天,每逢“目腦縱歌”節,儀式往往從清晨到夜晚,甚至通宵狂歡。每次目腦都要殺牛祭祀,然後牛肉大家分食,並伴以歌舞活動,參加者多時成千上萬。
此外,還要祭“能尚”宸廟,祭“能尚”每年兩次。一次在春播,祭品比較隆重,屆時要殺牛、豬、雞等,以慶賀豐收。
景頗也過“吃新谷”節,“吃新谷”都選在農曆八月的一個龍日,屆時把新谷炒幹、舂成米,與老米合在一起做飯,以喻老米、新米接續不斷。吃新飯時,要把飯菜和酒灑到地裡一部分,獻給地鬼,然後全家共餐。
景頗族是雲南特有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縣的山區及怒江州滬水縣的片古崗地區,少數散居在騰衝、耿馬、瀾滄等縣。緬甸也有景頗族聚居。
景頗族有景頗和載瓦兩種方言,彼此通話困難。景頗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景頗語文。景頗族有豐富、優美的口頭文學流傳,包括反映 ...
在我國民間燈綵藝術瑰寶中,有種至今鮮為人知,別具一格的燈綵,它就是火老虎燈,起源於臨川騰橋的羅家村。其製作與眾不同,獨特之處是先用竹篾紮成長170公分,高50公分,前寬50公分,狀似農家盛飯用的罩籮形內架,再用薄篾編成竹蓆鋪於上面,然後全身插上約40個長約4寸一頭開口的竹夾,再將長約6寸長的引硝(灌滿柯 ...
李勒丁老人特意換上了莊重的服裝準備取火取火時,雙手必須用力來回摩擦不停,直至取出火種為止,切不可中途停止,否則將前功盡棄。竹筒取火成功了選擇合適的竹筒是取火成敗的關鍵德宏景頗族的竹筒取火,可以認定為鑽木取火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時至今日,景頗族的竹筒取火依然充滿了神秘。李勒丁:竹筒取火“古董級”人物
70 ...
目瑙節上的景頗族姑娘景頗族的目瑙縱歌又稱“總戈”,意為“歡聚歌舞”,流傳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景頗族聚居區,是景頗族最為隆重的傳統民族節日,其產生年代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景頗族是一個跨境而居的民族,在緬甸北部和印度北部居住的近百萬景頗族也都舉行目瑙縱歌活動。
目瑙縱歌的最主要活動是跳目瑙縱歌 ...
景頗族一般行土葬,但也用火葬的。
成年人死後,家屬立即在家門前敲響鋩鑼,並且鳴槍數響,向鄰居近親報喪,人們聞聲立即前來幫助料理喪事。當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參加“布滾戈”(一種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這種舞要跳通霄,並且要連跳數夜。
屍體在家裡停放五、六天。入棺前要洗屍 ...
主要聚居在德宏州。景頗族中有景頗、高日、蒙友、載佤、浪峨、布拉等支系,主要使用景頗和載佤兩種方言。椐本民族歷史傳說,景頗族先民最早居於青藏高原,約在一千多年前沿金沙江,怒江和思梅開江南遷,到十七世紀以的後才逐步定居在緬甸北郊和德宏等地。唐代的“裸形”、“尋傳”部落即其先民。
景頗族人以驍勇膘悍、頑強剛毅 ...
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在雲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不僅居住在“竹”樓裡,還吃著“竹”筒飯、喝著“竹”筒酒,真是比神仙還逍遙。來到版納,最令人心動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麗別緻的竹樓。從外形上看,它像開屏的金孔雀,又似鶴然起舞 ...